❀❀❀1 |
賴清德及柯文哲都犯了戰略性錯誤
◎ 林維治/藥師、時事評論者
※
最近台灣的一些領袖級人物,紛紛對中國表態,也順便幫國人上了堂中文課──何謂「親中、和中、友中、傾中」。筆者人微言輕、恬不知恥,卻也想來湊湊熱鬧。賴市長說:「國民黨傾中,但是他親中」。柯市長說:「兩岸一家親」。筆者認為,台灣與中國之間的信任基礎薄弱,尤其對政治性議題,更是極其敏感,而賴與柯都是領袖級人物,親中與兩岸一家親的說法都過度簡化,易造成台灣人民的困惑與不安。
台灣在終止動員戡亂,結束兩岸敵對狀態後,國民黨政府於1992年與共產黨展開了首次會談(辜汪會談),國、共兩黨可說是「一見如故」。2015年,台灣在國民黨的馬英九執政下,再次與共產黨進行第二度會談(馬習會),國、共兩黨可說是「再見『傾』心」。所以,賴市長認為國民黨「傾」中,用詞還算貼切。但本人認為,國民黨是「泥中」,因為國民黨的「熱中」程度,已到了忘我境界。
馬英九執政時期,兩岸互動頻繁,國、共兩黨齊聚時,國民黨常對著共產黨唱「你是我的兄弟」這首歌。然而,對認同台灣的國人來說,國民黨是表裡不一,公開場合唱「你是我的兄弟」,關起門來時,馬上改唱「你儂我儂」。最近,某位共產黨的高級將領也證實了這一點。
當國民黨對著共產黨,深情款款地唱著:「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如火,蒼海可枯,堅石可『爛』,此愛此情永遠不變」,並向共產黨真情告白:「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時,卻得到共產黨「『爛泥』扶不上牆」(強國)的回應。對國民黨來說,共產黨有如中國的西施;但在共產黨眼裡,國民黨卻只不過是爛泥。
■ 兩岸一家親:說法不妥
柯市長的兩岸一家親說法,過於曖昧含糊,最好改為:「兩岸一家,親如兄弟」。在台灣,許多認同中國的人,是基於血緣因素。但家人關係中,有上對下的長晚輩關係、有兄弟姊妹的平輩關係、也有夫妻間的配偶關係。兩岸若是夫妻狀態下的家人關係,會讓國際間以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即使是親兄弟,也是會各自分家。所以,兩岸目前的現狀,比較近似兄弟間關係。
■ 親中之言:時間不宜
在中國頻頻挖我邦交國牆角,並阻止我加入WHA之際。賴市長近日說他「親中」,會讓人有「向強敵示弱、討好」的感覺。尤其賴市長親中之言,是在柯市長的兩岸一家親之後,會使得親中的「親」,容易被詮釋為「視為家人」,而不是「親善友好」。眾所周知,賴、柯兩人志在千里。賴市長平日謹言慎行,近來,在極短的時間內,兩次對外提到親中,可見,此言絕非脫口而出。而柯市長的兩岸一家親,更是早在前年的雙城論壇,就已經提出。筆者也在當時,寫了一篇「九二共識成了兩岸一家親的嫁妝」之文章,來提醒柯市長。
中國長期以來,從不曾放棄以武力解決兩岸問題,也不承認中華民國。事實上,這些都是他的手段,目的是要矮化台灣,成為地方政府。對中共而言,國民黨是竄逃到台灣的敗軍敗將,中華民國已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成為前朝,而台灣『曾經』是中國的一省。因此,海峽兩岸開放以來,中國一直不願接受對等談判,兩岸也不斷地進行外交爭奪、攻防戰。
國民黨從反攻大陸,到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在捍衛中華民國。然而,一旦失去政權,國民黨在面對國外時,完全棄守中華民國。近來,還發明了九二共識這個「魔術箱」,把中華民國在全世界眼前變不見了!卻跟台灣人民說,中華民國一直都存在啊。可見,國民黨從過去的國共內戰,一直到台灣的政黨輪替這段時間,其實是在爭奪權位,不是為國為民,也不是捍衛中華民國。
國民黨從反共,變親共,不但分散了台灣內部的力量,還增加了中國的戰略縱深,成為中共對抗台灣的籌碼。更可悲的是,它現在還位居台灣的最大在野黨。台灣有一個取名叫中國國民黨,且主張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的最大在野黨,那要叫國際間,如何幫台灣爭取應有的國格?叫國際間,如何幫台灣人民爭取應有的世界公民權益?台灣有一個親共,且願意自我矮化的最大在野黨,中共怎麼會現在就釋出善意,接受與蔡政府對等談判?賴、柯兩位有意在未來爭取大位的市長,應該要認清兩岸的情勢。
有許多台灣人民,無時無刻地在散播失敗主義,認為台灣實力每況愈下,無法對抗如日中天的強鄰-中國。但台灣在華人國家中的民主價值及影響力,國際間能輕忽嗎?台灣的公民素質、醫療技術、經濟等實力及在國際上的付出與貢獻,全世界能視若無睹嗎?更重要的是,台灣執全球牛耳的戰略地位。試問,全世界有哪一個國家親中,會讓美日兩國承受不住?或許,大家會說是蘇俄,但我認為是台灣。
因為,即使中俄結盟,以美日兩大軍事強國,加上第一、第二島鏈的軍事同盟國,要對付中俄結盟,是綽綽有餘。但不要說台灣是在被中國併吞的情況下,即使台灣獨立於中國,只要兩國關係好到,台灣人民及政府願意讓中國軍隊駐守台灣,日本承受得了嗎?本人在「王毅憲法之說及川蔡熱線後的亞太戰略」一文中有提到:「一旦台灣走向親中,那麼日本在亞洲要維持親美的路線,將極為嚴峻,日本在台灣親中後,也可能從親美改為親中。到那時,中國在全球的影響力,將超越美國,這應該也是絕大多數美國人,當今的最大噩夢」。
在以上的亞太戰略形勢下,筆者認為,現在不是向中國表態親中、友中或和中;也不是講兩岸一家親的時候。賴、柯兩位市長應該要振臂高呼:「現在是終結中國國民黨,催生台灣國民黨的時刻,2018年讓國民黨進一步敗選,習將對國民黨徹底死心,並調整對台策略,真正對台釋出善意,兩岸才能真誠、和平地對等談判」。
※
賴清德及柯文哲都犯了戰略性錯誤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6月21日
☆ ☆ ☆
☆ ☆ ☆
☆ ☆ ☆
☆ ☆ ☆
❀❀❀2 |
最前瞻的基礎建設計畫:遷都
◎ 戴世瑛/律師
※
民進黨定調,下周將處理「前瞻基礎建設條例」。但依據台灣民意基金會發表的民調,五成民眾不支持「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認為4200億的軌道計畫應該暫緩者高達六成四。眼看著法案又要強渡關山,個人憂心,繼「一例一休」後,「前瞻」可能成為壓垮蔡總統聲望的「另一根稻草」。其實,綜合鄭秀玲、何飛鵬、郝明義等賢達的不同意見,不外質疑此計畫:
▶ 一、過於保守,格局不夠,未因應新科技所帶來的經濟變革。
▶ 二、目標不清,資源錯置,策略思考欠缺周延,對經濟不振、產業老化、低薪沉淪、能源結構、公共建設老化等,未提出解決或改善辦法。
▶ 三、政策形成不明,不符政府運作體制,未經公民參與的民主程序機制,導致難以評估總體效益、兼顧需求平衡。
▶ 四、恐有跟國土規劃脫節、資源浪費、地方財政破產、侵犯居民人權等後遺症等。
如果有心,調閱一下行政院網站上的前瞻計畫核定本來看,不難發現:從項目到內容,整部計畫書寫得零散蕪雜,不知重點何在?也難怪會被外界批為「不具前瞻」、「選舉綁樁」、「蚊子館工程」了!前瞻計畫難道真一無是處,必需全盤推翻?倒也未必。查找各方建言,我認為最值參考,能與現有計畫相接軌,也能解開上述多數疑慮的,是早在十多年前就曾提過,近期由土木工程專家,也是內政部前部長李鴻源所倡議的「遷都中台灣」。
從總體國土規劃角度言,台北的地理氣候條件,並非理想,存有地震、土石流、火山爆發等災害隱患。復經後天超限開發,人口過度集中,更衍生加劇了環境惡化、南北交通擁塞、城鄉發展失衡、貧富差距拉大、「房事」困擾青壯世代等問題,甚至殃及東北與宜蘭一帶。以「遷都」來調整國土規畫利用的失衡失當、緩和人口與交通擁擠、平衡北、中、南部發展差距、減輕房價物價壓力、分散安全風險,本不失為良策。
積極來看,光「遷都」一題,本可鼓勵推動都市建設更新,大幅刺激創造圈內工作、交通、居住、文化、教育、醫療和娛樂等內需。加上中部天氣穩定、日照充足、地盤堅固、腹地廣大,發展航太、綠電、光電、汽車、自動化機械等原有的競爭優勢。再藉「遷都」之名,公、私部門配合投入雲端運算、人工智慧、大數據等領域的投資,強強連結合併。一方面針對未來經濟發展,樹立目標方向﹔一方面振興產業,協助其升級轉型,料應可增加不少生產,提升國民所得。
何況,台中市已是第二大城,前瞻計畫預算中,台中市爭取「大台中山手線」、「捷運藍線」、「捷運綠線延伸彰化」等軌道建設,均獲採納,原是大贏家。只要明確核心綱領為「遷都」,據以調整,保留台中港離岸風電產業專區,繼續清泉崗升格國際機場等建項,裁汰較大爭議部分,不必全然否定撤回現有計畫,改以「前瞻基礎建設計畫2.0版」或「前瞻基礎建設修正計畫」,重新包裝推出,亦無不可。
縱真出於選舉算計,從歷次大選各黨都喊出「決戰中台灣」,即不難想見「遷都中台灣」,對吸引選票與決定勝負,能夠發揮的巨大影響力。還記得2015年10月間,參選人朱立倫不也提過建設中台灣,作好變成「台灣首都」的準備?或許有人反對,認「遷都」一舉,牽動國內政治、經濟、社會各層面,衝擊現狀過大。且耗費過鉅,非一蹴可幾。況現有計畫再修,刪減其他區域分配預算,勢必引發反彈。
但需強調,久處低迷的台灣,亟待大開大闔建設,以振奮民心。「遷都」當然是長遠大計,遠非一般性建設可比。除前述有形效益外,透過「遷都」,進行經濟、社會與政治再造,宣示新政府改革企圖心,其所帶來凝聚群眾向心力、吸引國際關注,與強化國家認同等無形效益,原難以估算。國外如巴西建都巴西里亞,日本將政府資料移轉關西大阪等﹔或如對岸,近來在「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與加速高鐵建設下,有人已提出「十年中國看深圳,百年中國看上海,千年中国國看陝西」,預言大陸政經發展重心未來將逐步移轉,皆是可參援之例。
再想想幾百年前入主台灣的荷蘭人,還曾選擇台南作為首府。如今台北成為行政中心,不過是19世紀末清朝在台灣設省後的事。僅僅向南遷移百餘公里,可懼之有?其他縣市分配資源,如因此落空,短期間或有不平。但如果考量決定「遷都」後,所能獲得廣大中部群眾的熱烈迴響,則一來一回間,民意支持度或許不減反增。
況且,在首都南遷的外延效應下,各地區域發展得以平衡,其他縣市長期仍將受惠,客觀理性評估下,諒反對聲浪不致太高。總之,拉高視野,擴大格局,針對迫切需求,切入核心問題,有所聚焦,有所取捨,才能提高前瞻計畫的成功機會。至於「遷都」是否可行?相關的民主討論決策機制,為符「前瞻」,不妨就交給即將建置完成的中選會電子投票系統,以網路公投來決定吧!
※
最前瞻的基礎建設計畫:遷都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6月30日
☆ ☆ ☆
☆ ☆ ☆
☆ ☆ ☆
☆ ☆ ☆
❀❀❀3 |
看看德國,想想自己
◎ 展昭 /大學教授
※
《美聯社》(AP)8月2日報導指出,德國檢方認為,現年96高齡的納粹集中營守衛,即廣為人知的「奧斯威辛集中營會計」,應該入監服刑;儘管他年事已高,還是有能力接受監獄刑期,只要獄方提供適當的醫療照顧措施。據《德國之聲》(DW)對於該項判決的報導,這位前納粹德國親衛隊下士奧斯卡·格勒寧(Oskar Groening),是納粹期間殺害30萬猶太人的幫凶,並處以「協助屠殺罪」,判處4年監禁。
庭審當中,格勒寧承認自己管理過被綁架到集中營的猶太人錢財,並對他們進行監控,也曾搜刮猶太人行李內財物並上繳納粹。法院認為,格勒寧在集中營的工作行為,有助於納粹「殺人機器」繼續運轉。因此,雖然被告沒有直接參與殺人,仍逃脫不了「協助殺人」罪行。2016年11月,德國聯邦法院在終審程序之後,駁回他的上訴,維持一審原判。
德國對納粹黨徒的追究,沒有時間限制,不僅贏得國際人士讚揚,也獲得受害最深的以色列人與全球猶太人的肯定與諒解。相較之下,蔣介石、陳儀與其他一些國民黨高官,在228事件與白色恐怖中曾經犯下許多違反人道的嚴重罪刑,為何相關人士不僅沒有被審判與追究刑責?獨裁者至今還被歌功頌德,不僅在首都市中心蓋全世界最雄偉的紀念堂,在郊外也有所謂陵寢,兩地一年四季都有國家衛兵站崗守護,是否很荒謬?是否浪費民脂民膏?納稅人為何不抗議?
每當國民黨被揭瘡疤時,老是要求國人放下恩怨,要往前看,不要往後看,也嘲笑民進黨人在消費228家屬,這些話如果說給德國人聽,後果將會如何?如果這種發生在自己家鄉的重大歷史事件可以忘記,那麼我們念歷史又做什麼?為何國民黨老是提南京大屠殺,卻沒有勇氣面對228?如果沒有民眾無數次的抗爭,國民黨政府會主動將228歷史寫在教科書中嗎?若沒有民進黨執政,會有228國家與人權紀念館嗎?
面對蔣介石所曾經犯下的罪刑,一些國民黨人士老是說蔣介石的「偉大事蹟」,說他保衛台灣免於被中共赤化,蔣介石如果這麼厲害,為何亡命逃來台灣?保衛台灣的是海峽天險與美國的第七艦隊,更何況當年中共也沒有像樣的戰艦、運輸艦,也沒有傘兵、運輸機或戰鬥機,如何有渡海攻擊台灣的能力?當年中共部隊攻擊金馬所搭的船只是艘破爛漁船,又如何有能力渡海攻台?中共之所以攻擊金馬,是因為金馬是中國領土,且與大陸近在咫尺,豈容「叛亂團體」據地為王並隨時趁機偷襲他?
■ 面對過去,轉型正義的必要性
面對以前國民黨政府所曾經犯下的暴行,一些國民黨人士就說,以前日本佔領台灣時也曾經屠殺許多台灣人,台灣人為何不追究?問題是,當年下令殺人的長官早已作古,也沒有任何政治人物的紀念堂與銅像留在台灣,日本人又早已撤出台灣,並留下許多建設與產業給台灣,已是過去式,我們還能追究什麼?
反觀國民黨對台灣的殘害,不僅是過去式,也是現在進行式,如以前蔣介石屠殺與迫害那麼多人,我們不僅幫他豎立銅像,又派國家衛兵去保護他的紀念堂與「陵寢」,鈔票、硬幣也都是他的肖像,現在國民黨黨產與其附隨組織之龐大不法財產也遲遲不歸還給國家與人民,這些不該追究嗎?
除了台灣228事件與白色恐怖之外,林義雄家屬與陳文成命案難道不也是國民黨幹的嗎?為何不追究到底?為何還有人逍遙法外?這些人現在恐怕都已移民海外當寓公,每年享受台灣人給的優惠終身俸,是否豈有此理?德國納粹黨屠殺猶太人事件遠在228事件、白色恐怖,以及林義雄家屬與陳文成命案之前,德國人尚能對當時的納粹黨幫兇追究到底,我們卻對這些發生事件時間不遠的國民黨幫兇束手無策,繼續用納稅人的錢供養他們,是否很不像話?納稅人同意嗎?
每當國人要進行轉型正義,追究國民黨以前所犯下的罪刑時,一些國民黨高官與富商總是說,轉型正義能當飯吃嗎?對經濟發展有何幫助?為何不全力拚經濟?這些話說給德國人聽又會如何?德國已經進行長時間的轉型正義,追究許多納粹黨幫兇,有影響其經濟發展嗎?可見國民黨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總之,看看德國,想想自己。
※
看看德國,想想自己
民報新聞展昭~2017年08月08日
☆ ☆ ☆
☆ ☆ ☆
納粹戰犯處置與福爾摩沙種族屠殺的追究
民報新聞 謝德謙~2017年08月08日
☆ ☆ ☆
【終戰紀念日系列之二】日本兵,中國兵,或是傭兵
民報 新聞 李堅 ~ 2017年08月07日
【終戰紀念日系列之五】臺灣人所經歷的二次大戰(下)
民報 新聞 陳怡宏 ~ 2017年08月10日
【終戰紀念日系列之五】臺灣人所經歷的二次大戰(上)
民報 新聞 陳怡宏 ~ 2017年08月10日
【終戰紀念日系列之三】惦記埋骨異鄉的台籍老兵
民報 新聞 ~ 2017年08月08日
☆ ☆ ☆
❀❀❀4 |
總統幫年輕人,從這兩件事開始
◎ 謝金河/財信傳媒董事長
※
上周六起了一個大早,專程坐高鐵返回老家雲林西螺,為地方的大專青年重組聯誼會授旗,同時,我以「在全球新經濟浪潮中,年輕世代如何展翅前進」為題,為地方父老及年輕朋友發表演講,看到地方近千人的父老及年輕朋友前來聆聽,內心十分激動。1977年,我剛進大學不久,在地方籌組了一個大專青年聯誼會,號召西螺大專生投入地方服務工作。
這群年輕人後來成為西螺在地發展的種子部隊,之後再蛻變成螺陽文教基金會,為西螺老街重建而努力,同時,我們也有團隊成員蕭澤梧先生連任兩任西螺鎮長,為地方奉獻心力。經過40年,當年的大專青年逐漸變老,但是我們希望代代相傳,重啟在地經營的新動能。這次回鄉,我很開心看到新生一代希望再起的一股力量,只是時空背景有了重大改變,這一群年輕世代跟40年前我們要展翅向前的時代相比,至少他們面臨幾個障礙。
一是高昂的房價。80年代初期,我剛踏出校園不久,在台大公館的汀州路上大約以每坪7萬元左右買下人生第一間套房,那個時候,父親幫我繳了頭期款,此後我用薪水繳房貸,很快擁有人生第一間套房。現在年輕人買房痛苦指數不斷攀高,我經常看到的數字是不吃不喝15年才能買一套房。
全世界房價高漲,讓年輕人對未來充滿無力感。30幾年前,台北市房價每坪大約7、8萬元,現在一般中古屋至少也要7、80萬元,豪宅更是動輒2百萬元起跳。這30年來,薪資的成長遠遠趕不上房價的上漲,而高房價引起的世代不正義,也都成了各國政府的最頭痛問題與挑戰。
二是低薪,找不到出路。80年代,我從大學畢業進入職場,很快遇上竹科的創業浪潮,那個時候PC崛起,台灣的半導體才剛剛起步,很多交大、清大畢業生投入創業的行列。在竹科興起的年代,那個時候的員工分紅配股制度讓年輕人有機會從夥計變成老闆,一個大學畢業生要進入公司,隨著公司成長配股,不到10年就可擁有上千萬元身價,有志氣的人又可拿著這個錢繼續再創業。
但是這個制度傷害股東權益,後來分紅配股費用化,再加上選擇權課稅問題,這條年輕人創業的最快便捷列車被堵死了,現在年輕人陷入低薪,而且沒有打破藩籬的任何機會。蔡總統上任後的一例一休,想幫年輕人擺脫低薪困局,似乎愈幫愈忙,沒有帶來任何實惠。我認為眼前最能幫助年輕世代的有兩個途徑,一是適度放寬員工分紅配股機制,讓優秀的年輕人才進入公司後,很快可以從分配股票中累積財富,不再是純粹領死薪水。目前的選擇權機制,可以讓員工緩課期限酌量延長,同時在稅制上,可以對優秀年輕人創業採取獎勵措施。
而解決房價問題,我建議政府可從建立台灣房地產的實坪交易機制。這些年我走訪全世界很多國家,考察房地產市場發現,除了中、港、台三地,大多數國家房地產買賣都是採取剔除公設比的實坪交易制度,台灣的公設比都在3成以上,如果要幫助年輕人,從透明房市交易、房地產實坪交易開始,建商要讓利給年輕人。要幫年輕人找出路,解決低薪問題,方法還有很多,但是,我建議小英政府不如從員工配股及買屋實坪交易這兩步做起,一定會讓年輕人對未來比較有感。
※
謝金河專欄:總統幫年輕人,從這兩件事開始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7月29日
☆ ☆ ☆
☆ ☆ ☆
☆ ☆ ☆
福爾摩沙的最後一道防線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7月31日
☆ ☆ ☆
☆ ☆ ☆
❀❀❀5 |
面對中國,應儘速清理國內戰場
◎ 自由電子報 社論
※
中巴建交事件,國人莊敬自強、處變不驚,比兩蔣時代還要鎮定。除了藉機恐嚇的統派政媒,社會人心、金融市場等並沒有特別波動,唯有對「萬惡共匪」更加討厭。這些現象顯示,國人對我們國家的處境,比以前有更客觀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國人的台灣認同更加凝聚,不為「中國代表權」的假戲所擾。當然,一連串的外交突襲,對台政策軟的變硬、硬的更硬,顯露中國企圖對台灣(不僅中華民國)步步進逼,政府不可掉以輕心,穩中突圍才能化險為夷。
這幾天,對於克服外交危機與追求正常國家,有識之士提供許多高見,想必國安團隊也在集思廣益,如何落實小英所宣示的:「主權不容挑戰,主權也不容交換」。而外交戰線之外,國內的重頭戲也沒有暫歇。立法院日前召開臨時會,小英要求前瞻條例與年金法案務必通過。反年改團體則積極動員抗議,一路從施暴官員、立委到堵塞交通,揚言要打持久戰。而前瞻計畫的經濟效益,至今疑慮仍所在多有,國家資源是否錯置?細部規劃是否足夠前瞻?政府的對策是下鄉說明,但若疑慮未獲正解便倉促上陣,後遺症恐怕也是堪憂。
另,婚姻平權釋憲案出爐之後,行政院同性婚姻法制研議專案小組決議,同性婚訂婚年齡十七歲、結婚十八歲等規定。原住民團體在凱道抗議傳統領域劃設辦法百天遭驅離後,目前轉至台大醫院捷運站附近繼續訴求。新北市遊覽車駕駛員工會,則以包圍交通部、癱瘓桃園機場交通,凸顯客運業全面退出遊覽車業等訴求。影響範圍更大的一例一休,大中小型不同產業都同一標準,連台北美國商會都稱之為開倒車,眼見六月底輔導期即將屆臨,但是否修法府院透露的訊息仍不一致,令業界莫衷一是。
以上許多內部紛擾,堪稱一年來的家常便飯,也是拖累小英的絆腳石。中國這次出手,一方面固是川普政府正逢多事之秋,讓北京逮到測試華府紅線的機會,一方面也是小英民氣低落,北京正可施展內外夾攻的壓力測試,或圖迫使小英往同屬一中挪移,或圖迫使小英躁進而淪為麻煩製造者。
老實說,中美台三角關係兩大一小,台灣可以操之在我的主要在內部,少子、老齡、低薪、民粹等問題更需要務實解決。遺憾的是,一年多來,改革進步戰場頻開,執行者眼高手低,導致反作用力互相串連,反倒是提振產業經濟,一直未成為執政焦點,令人對民進黨完全執政無感。中巴建交事件,小英呼籲「一致對外」,乍聽之下遂略顯中氣不足。
現在,中國擺明了,外交戰場將烽煙四起,不論這是否台海新常態,小英皆當儘速清理國內戰場。首先,改革,絕不可向反改革勢力低頭,站穩主流民意這一邊,剋期讓改革塵埃落定,拆除反改革者的表演舞台。其次,進步議題,社會爭議一時難解,應該穩紮穩打循階而上,避免正反雙方繼續磨損。再者,拒絕少數運動、利益團體綁架,活絡產經才是硬道理,排除令人詬病的投資障礙,吸引內外資金投資台灣,經濟發展與永續發展並重,創造就業所得有感政績,進而鞏固改革進步的支持力道。
僵硬休假的小確幸,衝擊投資經營也不利就業所得,不啻本末倒置。雖然不如馬英九那樣視兩岸關係高於一切,但小英仍不免予人兩岸關係高於產業經濟國計民生的觀感。如今中國既已不可期待,更應將執政焦點拉回國內。可以說,「安內攘外」成了當前的重要功課。面對運動、利益團體,應該宏觀全局拒絕少數綁架,不容再發生空服員罷工訴求照單全收的錯誤示範,暴力、癱瘓交通等違法行為更應依法究辦。
工總理事長許勝雄稱「勞基法是兩百個沒上班的人決定二千三百萬人怎麼領薪水」,而台北美國商會抱怨去年白皮書八十項建議沒一項解決,如此下去台灣命脈將何所繫?台灣宛如慢性病人,不能再開「左」的猛藥了。甚盼小英展現不同以往的領導力,趕快打通台灣經濟困頓的活路,力抗中國壓力才有足夠的本錢。
※
社論》面對中國,應儘速清理國內戰場
自由電子報 自由評論網~2017年06月17日
☆ ☆ ☆
☆ ☆ ☆
☆ ☆ ☆
☆ ☆ ☆
❀❀❀6 |
洪仲丘啟示錄
◎ 謝國榮/高苑科大行銷流通系助理教授、曾任小金門砲兵營長
※
洪仲丘案宣判,旅長沈威志少將無罪,其餘被告皆被輕判與緩刑,但是仲丘已冤死,不能再復生,誰要負起責任呢?洪仲丘是士官階級,按規定是不可以逕送禁閉室,但在洪仲丘將臨退伍之際,然而一紙禁閉的公文,未附完整的審視附件與程序,以最速件逐級呈給沈旅長做最後的批示,可見違反禁閉室的規定與亂整洪仲丘之企圖非常明顯。
縱使法院對沈旅長做出最終無罪之定讞,身為一個部隊之最高長官,違反規定之公文是你所批示,而收到洪仲丘求救簡訊卻置之不理,洪仲丘卻因你的怠忽職守而死。高華柱部長因負起政治責任而引咎請辭,沈少將你的道義與政治責任何在呢?你向家屬誠心道歉,一點都不會影響你軍人的人格,反而會讓人民對你產生敬意,才是真正武德與人道精神的表現。
軍隊「 霸凌 」的定義是:「以言語或行為污辱或凌虐他人,或導致危及其生命安全」。 霸凌可以區分好幾種方式:毆打、虐待、咆哮等。軍隊本來就是一個封閉團體,加上軍人是以服從為天職,遇到不合理的咆哮或威權式的霸凌,無法不從。軍隊與其他職業不同,軍隊無私人空間、無法有效對外界聯繫、無法自由使用電話、電腦與網路,遇到霸凌事件,更無法有效及時地尋求外界的諮詢與求救。
洪仲丘在禁閉的環境裡,孤立無援,在軍隊層層的嚴密組織之下,加上法治與人權觀念的淡薄,正好提供了霸凌文化的溫床。「紀律」或「 霸凌 」只是一線之隔或一念之間,「紀律」應建立在士官兵的身心與道德的素質上,而「 霸凌 」則相反,它傷害了紀律基本的精神。默許或鼓勵他人 霸凌,本身亦就是一種霸凌,同樣要接受譴責或法律的處分。
以色列軍隊(IDF)的剽悍與勇猛,令敵國喪膽。一位以色列的軍官曾告訴我,最重要的訓練前提必須是安全的。以色列軍隊的核心價值是「人性尊嚴 」 ( Human Dignity ) :要求每個軍人,不分階級、膚色、性別與種族,一律平等對待每一個人,予以人性的尊嚴。軍人自我期許的「個人典範」 ( Personal Example ) :要求每一位軍人不只是成為軍隊的楷模,更是人民的典範。
美國軍海豹部隊,訓練嚴格,舉世聞名。海豹部隊禁止任何人對士兵的肢體碰觸 ( 除緊急搶救狀況 ) 。如果要處罰士官兵做體能訓練,例如:做仰臥起坐十下,發命令者必須要一同做十下,以杜絕任何可能的霸凌行為。美軍的每一位軍士官,在晉升前,必須要接受訓練課程,包含一般法律與軍法的課程,才能有效的確保這些領導的軍士官具備守法的素養。
我的長官張洪瑜將軍曾告訴我:「不要把兵當兵看,把他們當自己的兄弟來對待。」如果上自將領,下自軍官,每個人都不要把士官兵當兵看,而當成自己的親生兄弟一般,當不會發生像洪仲丘案不幸的事件。面對洪仲丘案,人民普遍對國軍失去信心,國軍應謀求根本改革之道,應從軍校的教育開始做起。筆者參訪與研究歐美的軍校教育,除了強化法律課程之外,我們的軍官與士官學校需要新增「軍事倫理學」、「軍事社會學」、「軍事管理與領導統御」等課程,並要學習如何回應人民的期許。
軍校的教育必須要與部隊的實務與現況,緊密相結合,不可脫節。軍校生亦可以參考德國軍校的模式,必須要到部隊去實習,體驗要成為一位勝任的領導軍士官之前,需先體驗如何去當一名士兵。誠摯地希望我們的國軍,要改革需要從軍校的教育改革做起,強化人權與法治觀念,重新建立榮譽感與價值觀,恢復人民對國軍的信心。
※
洪仲丘啟示錄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6月29日
☆ ☆ ☆
☆ ☆ ☆
☆ ☆ ☆
☆ ☆ ☆
❀❀❀7 |
總統您要帶領台灣走向何處呢
◎ 謝國榮/高苑科大行銷流通系助理教授
※
美國大聯盟紅襪隊林子偉比賽時表現優異,他球棒的底座竟貼著中華民國國旗的圖樣,畫面傳來,讓很多台灣人激動不已。他是高雄那瑪夏鄉23歲布農族的少年郎,在海外都如此地深愛著中華民國的國旗。我曾兩次去美國威廉波特看世界少棒台灣代表隊的冠亞軍比賽,看見大會正式升起中華民國國旗及演奏國歌,讓現場許多台灣的僑胞們感動落淚。「中華民國」與「中華民國國旗」相信是絕大多數台灣人民凝聚國家意識的象徵與最大的公約數。
歷經父執輩從大陸戰亂轉進台灣,我們聽著上一代口述大陸淪陷與金門炮戰的危急存亡,等我們年少時,家家戶戶生活清苦,台灣又歷經退出聯合國與台美斷交,台灣頓時成為國際孤兒,處在那風雨飄搖之際,有錢人紛紛逃離台灣,掀起移民美國潮。匆匆已過了半世紀,台灣如今正邁向茁壯與繁榮、自由與民主,兩岸關係由冷戰對抗,到和平交流與外交休兵,這種歷史的契機,實屬得來不易,行遠致穩,珍惜尚且都還來不及,小英政府何忍破壞,總統您承諾好的「維持現狀」呢?
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莫健今年四月訪台,特別提醒蔡總統台灣年金改革所引起的社會紛亂現象,可能影響台灣的軍心。五月我訪問歐洲時,與一位以色列的教授格蘭談及此議題,他表示:「我曾在以色列軍隊服役三年,如今我兒子與女兒也正在當兵,我們政府給軍人退伍之後的退休俸與福利,絕對不會打折或減少,因為那是一種政府莊嚴的承諾。如果政府對軍人輕易撕毀承諾,哪麼以後誰會來當兵呢?」
以色列歷任總理,所有內閣部長,每個人都當過兵,甚至打過仗,出生入死,戰功彪炳。舉國都高度尊崇軍人,軍人的榮譽是國家核心的榮譽!對照台灣的三軍統帥及許多政客,沒有當過兵,根本不知道軍人的犧牲與辛苦,甚至不屑軍人的人格與尊嚴。民國94年修正之《憲法》增修條文第 10條明訂:「 國家應尊重軍人對社會之貢獻,並對其退役後之就學、就業、就醫、就養予以保障」。
政府對於軍人的權益具備有憲法位階之保障。《勞基法》第2條的「勞工」(軍人)、「雇主」(政府)、「工資」(軍人薪資)及「勞動契約」(軍人服役、派職、薪資、退休俸給等法規) 之定義,都符合軍人的職業。然而,政府只要軍人長期犧牲奉獻,卻不可以比照勞工領加班費。軍人24小時值勤與待命,若以《勞基法》的標準來看,在雇主指揮監督之下都算是工時,換算成一般勞工的工時,約三倍之多,因此軍人待遇應遠高於目前的薪資三倍之水準。
所以,台灣人民在享受軍人保護下的安全時,我們給予退役軍人較佳的退休俸與福利,應不應該或值不值得呢?然而,這一兩年報考軍校的學生人數銳減,募兵制成效亦不彰,請問誰來當兵與保國衛民呢?目前三軍部隊缺基層的軍士官的人數非常嚴重,影響戰力與國安。政府冒然推動年改的後遺症與擴散效應,政府不容輕忽。
民進黨政府篤信「台獨黨綱」的意識形態,大搞「去中國化」及「去中華民國化」,不僅扭曲了歷史觀,也傷害了國人對國家的認同與傳統文化的情感。小英政府執政一年了,個人與政黨的利益,遠高於國家與人民的利益之上,所推行的「一例一休」政策搞得天怒人怨,而「前瞻計畫」被評為假建設之名,行綁樁之實,然後巨債留子孫。
「反核」與「擁核」的政策反覆無常;「年金改革」高舉正義之名,甘冒違憲之虞,大刀砍向軍公教警;兩岸關係急凍,斷交煙火四起,台灣國際處境日漸孤立無援。同時,國內百業蕭條,經濟不振,外資投資低迷,人才出走,失業與低薪問題依舊!請問總統,您要帶領台灣走向何處呢?
※
總統您要帶領台灣走向何處呢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6月30日
☆ ☆ ☆
☆ ☆ ☆
☆ ☆ ☆
☆ ☆ ☆
❀❀❀8 |
攬才還是肥貓計畫?
◎ 戴伯芬/輔仁大學社會系教技授
※
教育部推出玉山計劃,以每年500萬加碼「玉山學者」,擴大施行彈性薪資,全面提升教授學術研究加給。目的是為了減少台灣學術人才的流失。以美國來看,教授在學界隨時流動,且依市場需要、個人學術表現,薪資也經常上、下浮動,好的教授有能力在自由流動,但是台灣學術界向來不動如山,近來才出現流浪教師。
不動的「學豪」階級:學豪階級指的是攻佔學術山頭而稱霸的學者,職級最高的是終身特聘講座,薪資為一般教授2至4倍,因為是終身職,永遠不必退休,支領全薪。只要是中研院院士、教育部國家講座、教學部學術獎者,皆有資格申請,以台大來看,每年總量200人,約十分之一的教授具此資格;其次是講座教授,為一般教授的2倍;第三是特聘教授,為一般教授的1.3倍。
台灣的教授在薪資之外,還有各種「項目」,包含主持各種研究計劃、演講費用以及宿舍等福利,再加上以台灣名教授之姿到中國「集中講學」的額外收入。以台大校長級來看,每年可以獲得科技部3000萬以上的豐厚研究經費(相當於諾貝爾獎金),養成龐大學術生產線為其生產論文。即使年金改革10年後的所得替代率從9成5降到6成,台灣的學豪絕對追得上世界級水準,所以他們死守崗位,不會流動。
流動的「學貧」階級:學貧階級包含各式專案、約聘教授及以鐘點計費的兼任教授。單以薪資來計算,兼同樣課程時數,收入所得與專任教師差3.5倍。他們不但薪資低,且在學校節省勞健保費考量下,正失去做為兼任教師的機會,因此不得不流動。近來中國為了加速挖角台灣學者,開出以下行情:博士級(助理教授)年收入13-20萬人民幣、安家費15萬、科研自動費15萬;副教授年收入15-25萬,安家費20萬、科研自動費30萬;教授年收入20-30萬,安家費與科研自動費面議。
這樣的價碼對於上述學豪而言是不具吸引力的,但是卻吸引大批找不到全職工作的學貧階級。2017年5月27日上海舉行了首屆「英才匯聚、滬上築夢-台灣優秀博士上海高校交流會」,以年薪台幣135萬,約台灣助理教授1.5倍年薪,媒合50名台籍博士赴上海任教。相較於過去,中國地方政府不再迷信名牌大教授,將獵才觸角轉向有志難伸年輕優秀台灣博士。
隨著大學教師薪資彈性化方案的執行,「學豪」與「學貧」兩個階級差距越來越大。不流動的學豪階級以要動為名,一天到晚喊加薪,實則不動如山;而被迫流動的學貧階級,沒有辦法養家活口,不得不離鄉背井地工作。玉山計劃以攬才為名,獨厚不動的學豪階級,卻不思挽救流動的學貧階級,難道是行政院大砍年金之後,教育部端出安撫受害教授的肥貓計劃?
※
戴伯芬:攬才還是肥貓計畫?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8月10日
☆ ☆ ☆
☆ ☆ ☆
☆ ☆ ☆
☆ ☆ ☆
❀❀❀9 |
☆ ☆ ☆
☆ ☆ ☆
☆ ☆ ☆
福爾摩沙~台灣情1065輯
福爾摩沙~台灣情1064輯
台灣1062輯
台灣1061輯
陸戰隊怪喀 ▶ 部落格文章輯
☆ ☆ ☆
❀台灣1061輯10★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