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6

福爾摩沙~時事論評1071輯

勞基法修正案~民進黨政客,要裝死到什麼時候?
美國不願台灣加入WHA,醫界罵:出人命是川普負責嗎
◎ 陳郁仁/台北報導

第142屆世界衛生組織(WHO)執委會將於本月22日召開,綠委劉世芳、莊瑞雄等人今舉行記者會,呼籲外交部積極洽請友邦在執委會提案,讓我國加入世界衛生大會(WHA)。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執行長林世嘉說,外交部老是說美國不希望我國提案,但若發生SARS等疫情人命,「是川普(美國總統)要負責嗎?」林世嘉說,國際已經漸漸淡忘我國不是WHO會員這件事情,我國友邦請史瓦濟蘭、多明尼加是執委會成員,應該要請他們幫我國提案加入。過去外交部、衛福部都說可以在場外2對2會談,「這都是打假球」,大家在那邊講完話,就結束了,國際不該以任何理由,阻止台灣加入WHA。
綠委劉世芳說,台灣人的健康不需要中國點頭,中國籍的秘書長已經在去年卸任,政府應該積極作為。綠委王定宇也說,提案或許不會過,但這是每年累積的成果,凸顯中國打壓台灣,否則中國會照顧台灣這種荒謬的想法,就會被外界所接受。儘管立委呼籲要在執委會提案,但外交部仍堅持己見,外交部國組司副司長王良玉說,執委會比較偏技術性官僚,外交部經過考量,打算把主力放在參與WHA的推案,針對這議題,外交部沒有鬆懈過。林世嘉私下受訪則表示,外交部說法不合常理,若執委會不開始提案,之後根本無法推動加入WHA。

美國不願台灣加入WHA,醫界罵:出人命是川普負責嗎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1月18日
許又方:大學排名重要嗎?
許又方/東華大學教授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 許又方~2017年12月06日
私大何去何從,看看人家國外怎麼做
謝國榮/高苑科大行銷系助理教授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 謝國榮~2017年12月06日



退將赴中聽習近平演說,他喊冤「被設計了」
◎ 時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國民黨退休高官及軍中退役將領,去年11月赴中國聽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談話惹議,當時與會的將領跳出來說,「被設計了」。中國去年底舉辦孫中山先生150年誕辰紀念大會,藍營大老及退將共32人、53顆星星,不僅聽習近平演說,現場響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時,也隨全場起立,當時綠委痛批,「從武德淪喪到接近叛國!」
《風傳媒》報導,空軍前總司令沈國禎首度坦言,「我們很多人是被設計了」,因總政戰部前主任許歷農一再來電邀請,不好推辭,預訂4天行程,來回機票早已訂好且自付,返台前一天,臨時告知安插行程,第5天整團被帶到北京去。莫名進了北京人民大會堂,聽了習近平談會,隨後「奏中共國歌時全場起立,我也不可能坐著」。他說,未來不會再去中國參與這類活動。

退將赴中聽習近平演說,他喊冤「被設計了」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4月01日
【專論】桃園是解放軍攻台的首選地點
民報 新聞 易思安 ~ 2018年01月22日
☆ ☆ ☆
中華民國海軍桌曆 2018年
時代力量接下民進黨送的四個禮物之後
◎ 郝明義/全面檢視『前瞻計畫』連署發起人之一

星期五忙了整天,晚上我約了兩位朋友小聚。濕冷的冬夜,熱湯熱食,加上朋友講了些有意思的故事,身體和心情都很放鬆。快結束的時候,我滑了下手機,看到下午時代力量在立法院反鎖的過程,以及後來五位立委走上凱道禁食,而民進黨的立院總召也說任何的阻撓都是徒勞無功。在接下來的一天裡,我一直在想到底該說些什麼,最後想到了寫這篇文章。兩年前的此時,同樣是冬雨寒濕的時刻,正是大選前夕。當時我發起一個叫「年輕力量進國會」的活動。
因為我相信:「2016大選的意義,不僅在於執政的政黨可能輪替,而更在於立法院所代表的國會可能如何改革。對於國會改革,許多人都相信:國民黨需要教訓、民進黨需要制衡、代表年輕世代的第三力量要展現。」也因此,我們支持時代力量和綠社盟的候選人,也一一進行了採訪。當時,和綠社盟相較,時代力量和民進黨跟蔡英文密切聯手,因此獲得民進黨許多資源的挹注,聲勢看好。也因為如此,不少人那個時候就已經開始擔心,時代力量現在就形同民進黨的側翼,將來又要如何制衡民進黨?
我在採訪黃國昌的時候也問了他這個問題。他的回覆很簡要:「未來,蔡英文要做的事,如果理念符合,我們會支持。如果他們濫用行政權力,我們就理性監督。」他的話說得四平八穩。但到底什麼是理性監督?有什麼界限?如果過了那個界限又會有什麼行動呢?這些問題在我心底迴盪著,只是在選舉還在進行的當時,我覺得也不適合再追問。時代力量進入國會之後,以《勞基法》第一次修法,及《前瞻條例》與前瞻計畫立法為例,我觀察到他們在許多事情上對民進黨是有保持著「理性監督」的方向,但是聲量和力道閃爍不定。
這裡面可能有兩個原因。第一:他們相信「委員會中心主義」,想走政策辯論之路,因此不想跟國民黨立委名為武鬥實際只淪為鬧場,名為抵制結果卻實際放水的行為起哄。第二,因為國民黨是站在民進黨對面的主角,他們擔心原來支持民進黨的人認為他們是跟國民黨起舞,成了國民黨的同路人。也因此,老舊思維製造出來的前瞻計畫明明對年輕世代的負面影響最大,時代力量最有立場發聲,但也在不少地方給人自縛手腳之感。也因此,當《前瞻條例》被民進黨強行過關時,他們說是國民黨從發言到衝突要負起最大的責任,不免令人覺得突兀。
前瞻計畫過關之後,有個民調說時代力量的支持度大幅下跌,有走上台聯後塵,泡沫化的危機。我自己的解讀是:如果民調屬實,這可能正是他們左右為難的結果。我自己的看法是:時代力量終歸要走自己的路,要做和民進黨有別的市場定位區隔。他們有得天獨厚的市場定位機會,不加善用,實在太可惜。但即使我和黃國昌很熟,也從沒有和他說過我的看法。因為畢竟,機會大風險也大,事涉他們政黨發展或存亡的抉擇,加上我相信他們有條件比我更看得清狀況,因此從沒多言。
我說時代力量有得天獨厚的機會,以及他們有條件比我更看得清狀況,是因為他們代表的就是海洋世代。近幾年,我一直說台灣社會的核心問題,不在政黨之爭,而在(一條大致以三十五歲為界的年齡線畫出的)不同世代的「陸地思維」對「海洋思維」之爭。這是因為:今天台灣所面臨的問題,不論政治、經濟、環境、教育、兩岸等,每個領域都積累到了一個臨界點。而三十五歲年齡線所畫分的不同世代,對如何面對這些問題、解決這些問題,有著明顯不同的立場和思維。(請參考附圖。)
三十五歲以上的世代,前後輩之間雖然也有觀念的不同,但基本上只是「量變」,彼此有傳承的脈絡,因此我稱之為「陸地思維」。而(主要)從解嚴那一年出生的新世代,他們生長、面對的世界和環境,和過去截然不同,因而立場和思維也截然不同,我稱之為「海洋思維」。近十年來,國民黨一路喪失支持,正是因為看不清海洋思維的上升,繼續堅持僵化的陸地思維而垮台。民進黨因為在兩岸關係上的台灣主體意識,而和海洋思維相呼應,因此得到年輕世代的支持而上台。
年輕世代以為民進黨也是海洋思維,但他們上台只是短短一年半之間,從踐踏立法程序的粗暴,到前瞻計畫、《勞基法》、《礦業法》的立場,證明他們在政治、經濟、產業、環境、土地等等議題上沒有一樣不是陸地思維和價值觀,和過去的國民黨別無二致。多年來,許多人一直以為台灣社會問題的解方在政黨,換了一個政黨就可以解決問題。但是三次政黨輪替之後,大家都應該明白問題的核心不在政黨之爭,而在不同世代的思維之爭、價值觀之爭。
如果我們不在新舊思維中抉擇,而只在藍綠之間抉擇,那就好像海水漲潮,我們應該思考應該搭輪船還是汽車的時候,卻繼續在爭論到底該選用哪個廠牌的汽車。而任何廠牌的汽車都是沒法在海裡行走的。兩年前,我因為看到時代力量和綠社盟裡許多參選者是海洋世代,希望他們進入國會,以新的思維為年輕世代發聲,並推動國家的改革。後來只有時代力量達標,擁有了相對而言比較豐厚的資源和發聲位置,因此我認為他們擁有得天獨厚的機會。
也因為畢竟我是個六十多歲的人,自己也在陸地思維的世代中生長,所以我相信他們自己在海洋思維的環境生長,有條件比我更看得清年輕世代需要的是什麼,以及應該如何為之奮鬥。《勞基法》第二次修法,時代力量有了和第一次修法時不同的表現。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徐永明在發言台上一站十一個小時。但也因為如此,有人說時代力量是作秀,質問他們從什麼時候開始關心起勞工。上周五,他們在立法院反鎖自己,有人說他們鬧一場鎖不成的反鎖,根本只是搶戲。
這兩天,我也看到一些人說:時代力量在走左派路線,結果會加速台灣和中國的統合。當然,我也看到有人說:為什麼要這麼早就抗爭?為什麼不回到立法院,在議場進行理性的辯論?我認為藍綠之爭是個假議題,左右之爭是個虛議題。從左派右派之分,就知道講這些話的政治人物根本是陸地思維。穿透藍綠、左右的背後,是台灣三十五歲年齡線所區隔的前後世代的思維之爭,以及思維背後的價值觀之爭。
時代力量在他們「忍無可忍,退無可退」的聲明裡,要求撤回《勞基法》修法的訴求裡,除了「聆聽勞工的聲音,踐行審慎的評估」的立場之外,最後提出了「我們應該給年輕的新世代,一個看得到的未來」。他們正式代表年輕世代向蔡英文喊話,是躑躅再三之後,終於向前跨出了一大步。至於他們是不是應該回到國會進行「理性的辯論」?我看黃國昌昨天的回應很清楚:如果理性,勞動部怎麼能看到自己做的民調都是大部份人不同意這次修法,卻還是硬要修?如果理性,怎麼會在委員會討論的時候,八條才只討論了兩條,民進黨就要中斷,不惜破壞立法程序也要硬行送出委員會?
至於為什麼要這麼早就要上街抗爭,是否要搶國民黨準備夜宿立院兩晚的戲,我沒看到他們回答,但是我自己看到答案。在這次反《勞基法》修法上,他們不能再讓還是老一輩把持的國民黨主導。因為國民黨不但是陸地思維的建立者,在失去政權之後也擺脫不了陸地思維,因此至少在經濟、產業政策上有著和民進黨千絲萬縷的共同利益,不免持續成為民進黨套、殺、養的對象。前瞻條例和前瞻計畫,國民黨會做出被人抨擊是看似抗爭,實則護航放水的許多行為,不是沒有原因。不論是為年輕世代的未來發聲,還是為了避免接下來的行動進退失據,時代力量搶在周五行動,有策略面的必要。
民進黨不愧是街頭運動出身。時代力量五名立委在周五夜走到總統府禁食靜坐,並號召大家也去參加,遭到堅壁清野。他們的立院總召說得很好:「他們被孤立了。」確實如此,總統府四周拉出了一個巨大的管制區。管制區由公園路到愛國西路到桃源街到衡陽路。這麼大一個區域只有五名立委和他們的助理,以及少數媒體可以進出,其他任何人都不放行。時代力量以為周末可以號召一起參加的人,以及網路上聲援要去參加的人,遠在幾條街之外就被封鎖。
能突破封鎖趕來陪伴的,只有寒冷的冬雨。所以在星期天早上他們目前持續了三十六個小時的靜坐裡,我們再次看到一種魔幻寫實的場面:台灣最核心的交通要道一片清空,總統府前面的凱達格蘭大道,左右的重慶南路,宛若空城,只有寥寥無幾的人在寒風細雨的小棚子之下。想出這樣對付時代力量的人一定很得意,可能更讓他們暗喜的是在這麼低溫的天氣下濕冷的雨不斷,因此昨天不時要問是否需要救護車送他們離去。但聰明的民進黨可能不知道,時代力量已經接受了他們送來的四樣禮物:「旗幟」、「舞台」、「機會」、「時間」。
旗幟:時代力量終於有機會大方地樹起為年輕世代發聲的旗幟。
舞台:台灣有史以來空前巨大的管制區,不是把他們孤立了,而是把他們送上了任何政治人物都夢寐以求的超級大舞台。
機會:時代力量強調的國會改革,以及民進黨在選後食言,在國會裡一再破壞立法程序的問題,終於有機會透過這次《勞基法》修法,讓許多人有感。
時間:不論對年底的市議員選舉,或是兩年後的國會改選,時代力量因為提前行動,都節省了繼續躑躅猶豫的時間,而可以放手一博。

進入國會一年半之後,時代力量終於真正走上了自己的路。有人說時代力量完了。沒有民進黨的禮讓、支援的資源,下次完了。確實,一如冬雨夜裡的氣溫,這條路會十分寒冷,甚至再冷十倍。所以時代力量光靠民進黨送的四樣禮物還不夠。只靠這四樣禮物,不但不夠,還可能稍瞬即逝。他們必須自己創造出一樣給自己的禮物,那就是清楚地為台灣的年輕世代講出大家的「夢想」。要改變未來,需要新的夢想;台灣的年輕世代想要創造自己的未來,就得講出自己的夢想。
在陸地生長的人,只知道應對地震的變局;在海洋生長的人,必須自己思考如何面對巨浪滔天的變局。在年輕世代裡,時代力量身為擁有最多資源的組織,有機會也有責任為大家說明年輕世代所看到的國家與社會的結構性問題,引領大家從結構上思索如何以新的生活觀、價值觀來面對巨大的浪濤,不只是不要繼續在海裡丟鉛球,還更要從風浪中航向新的未來。一方面,年輕世代如此才會相信時代力量真心為他們考量、為他們發言,成為他們的後盾;另一方面,時代力量也需要年輕世代的支持與監督,才可能謙虛地聆聽,繼續邁出下一步,真正全面海洋思維。
譬如,我看到網路上有人說:他們要在這麼冷又下雨的天氣裡持續抗爭,怎麼要禁食呢?這怎麼有體力?的確是。他們這次既然採取了行動,就不該禁食。透過禁食、絕食來企圖讓當權者聆聽,也是傳統的陸地思維。海洋世代,在寒風冷雨中行動,正該讓自己保持最充分的體力。有人說:革命像生產,有血有嬰兒。時代力量不是在革命。但在這冬雨裡,他們應該相信自己在耕耘。所以,有雨有果實。畢竟,未來是年輕人的,不是老人的。

郝明義:時代力量接下民進黨送的四個禮物之後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 郝明義~2018年01月07日
☆ ☆ ☆
中華民國海軍桌曆 2018年
戴伯芬:大學退場不僅是教育問題
◎ 戴伯芬/輔仁大學社會系教授
在高教土石流下,「私立大專校院轉型及退場條例」草案終於進入行政院議程,教育部私校退場基金50億元的預算被行政院長賴清德退回,希望研議外國名校來台辦學之可能性。「私立大專校院轉型及退場條例」草案以輔導私校轉型與活化資產為主軸,值得肯定,大學退場有幾個關鍵問題仍需要深思。
首先,私校退場基金是教育部用來做為活化學校資產和解決失業教職員、學生轉學問題的周轉金。不過,活化學校資產是學校財團法人的責任,教育部要做的是如何防止不法董事會掏空校產、債留政府的問題;另外,私校教師勞動權保障涉及公保與勞保或國民年金制度轉銜問題,勞團疾呼多時,卻不見教育部與勞動部有所作為,造成大批教師淪為年金孤兒;至於新生開學日被迫轉學的窘境,原是可以事先預防的,涉及教育部是否建立預警機制?願不願意核實對於列管學校扣減系所招生員額?這些都與制度改革有關,不是用錢就可以解決的。
有關私校土地權歸屬問題需再釐清。台灣有近7成私校來自1960年代大量擴張的專科學校升格,其中不乏戰後接收日本軍方以及公有土地,再加上1990年代台糖等大型公有土地釋出,有不少學校以租借公有土地之名而設分校,如永達即有屏東及高雄仁武分部。這些基於教育目的而變更地目的公有土地在停辦教育事業之後,是否仍可以學校法人為經營主體轉型為社福或文化用地?還是要歸還原土地權屬單位?或者要依《私立學校法》回歸地方政府?大面積的公有土地轉型與再利用涉及國土規劃以及都市計劃調整,不單只是教育用地活化再利用問題。
過去教育部在管理學校的諸多案例顯示每每以「大學校內自主」為理由而消極不作為,未能積極捍衛大學公共化底線,自主性變成縱容私校經營者之藉口。教育部介入私校經營監督管理的合法性在於排除私校經營團隊的世襲、人事徇私任用以及學權保障。唯在民國97年《私校法》修法之後,凡學校法人及所設私立學校有內部弊案爆發、嚴重脫逸法制規範情事發生時,只能移請司法機關處置,造成監督機關有責無權,無力確保私校的民主性、透明性與公共性,因此,有修法規範之必要。
私校問題千瘡百孔,大學財團法人轉型為社福以及文化事業時,已經遠遠超過教育部的管轄範圍,唯有全盤思考高等教育轉型所面對的難題,盡速建立行政院跨部會的專案小組,才有可能處理此複雜問題。生源減少、學校過剩是高教當前的現實處境,不論土、洋或公、私立大學都難以抵擋人口結構轉型的衝擊,即便擁有全球最大高教市場人口的中國也不例外,近來已經陸續關掉許多省立大學系所。私校退場只是無法避免的課題之一,如何有效調整教育的人力、設備以及土地資源,遏止學位通膨、假辦學真圖利以及大學圈地等等流弊,才是行政院未來的更大挑戰。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10月12日
石岡居民:野味的自行車道,台灣之光的驕傲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4月12日
【民報張肇烜專欄】荷蘭來的畢耀遠神父:台灣是我的故鄉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4月09日
自由共和國》自律、自重的司法文化,才是司改的成功關鍵
黃瑞華/最高法院法官、林孟皇/台灣高等法院法官、 陳欽賢/台南地院法官
自由電子報 即時新聞~2018年01月22日
【專文】論郭廷亮與辜仲諒
民報 新聞 展昭 ~ 2018年01月22日
讓陳水扁自在些過他的生活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1月22日
☆ ☆ ☆
中華民國海軍桌曆 2018年
談加薪,張忠謀:政府勸加薪有違自由市場規矩
蕭文康/台北報導

台積電(2330)董事長張忠謀早上參加工商協進會早餐會後,針對媒體詢問對於行政院長賴清德的評價上,他認為賴清德「做的非常好,表達能力很強,做事非常積極,我們應該鼓勵他」,和蔡總統比較上,張忠謀說2人職位不同,蔡總統是總統,2人職位不同不能比,但2人都盡他們專長來做事,覺得是很好的配合。
另針對空污法未來是否會造成電廠在必要降載而會擔心缺電問題?張忠謀指出,昨天在報紙上看到,但所有都市都有過這問題,倫敦和洛杉磯過去幾十年也是糟的一蹋糊塗,後來也是想辦法把空污減少,現在北京也有這問題,是現代文明的問題,張忠謀也認為空污最大原因不是見得是電廠問題,有很多是來自於的汽機車排放廢氣。
此外,對於一例一修修法問題,張忠謀認為台積電在這方面很好沒問題,是否支持修法?他則強調對台積電影響不大,去年未修法之前對台積電也沒問題,所他個人這次沒有在這方面有太多研究。至於政府希望振興並提高薪資一事,張忠謀說,台積電每年都在提高,且一直很高,但他認為薪水應該也是自由人力市場的事情,政府勸企業提高薪水有違自由人力市場規矩,政府不必勸企業也會提高。
他進一步談薪水問題時指出,加薪是屬於自由市場,假使現在自由市場沒辦法加薪,但總不能說自由市好的時候要自由市場,不好時就不要自由市場,現在人的流動率是有增加,所以假如一個自由市場不太景氣的話,人流動率會增加,意思是台灣薪水低,也許就會有人力到中國或美國去,人力市場是自由市場不限於本地,應該是全世界,對岸因為在語言和文化因素,因此人力到中國有相當流動性。

談加薪,張忠謀:政府勸加薪有違自由市場規矩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12月12日
幼托不足應鼓勵企業設置
阿牛悲劇不是個案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4月04日
【壹週刊】泰坦教你跳舞,3招愈晃愈神氣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4月02日


父失業負債,攜18歲腦麻女車內尋短雙亡
◎ 王勇超、吳慧芬/高雄報導

高雄市鳥松區一對父女,疑因債務及經濟等壓力自殺身亡。今天上午一名陳姓男子(54歲)與女兒(18歲),被發現在鳥松區大同路排水溝旁的車內引廢氣自殺,晨運民眾發現後報警處理,警方目前已經通知家屬到派出所協助調查。初步了解,死者是陳父與其患有腦麻症的女兒。今天凌晨六時許,在鳥松區大同路公墓進行道路施工的工人,發現路邊一輛發動中的銀色汽車,排氣管接到右前乘客座車窗,駕駛座一名男子、後座一名女子動也不動,嚇得報警處理。
警方及救護人員到場發現兩人已經死亡,循車號查出死者是陳男及女兒,通知陳妻(54歲)前來確認身分,陳妻情緒崩潰大哭,陳男住屏東哥哥隨後趕到,情緒悲傷。高市社會局表示,陳家共育有兩子一女,長子19歲,次子11歲在小學就讀,長女為與父親同在車內自殺死亡的18歲女孩,本就讀高中三年級,陳家女孩因自小腦麻、多重障礙,每月領有4872元身障津貼。
陳家先前無家暴或向該社會局申請急難救助紀錄,也非列管低收入戶,現發生父女雙亡悲劇,社會局已派社工前往關懷,並協助家屬辦理後事。現場未留下遺書,陳妻初步表示,陳男失業一陣子,有背負近1百萬元債務,因為債務問題無法處理,很早之前就曾透露尋短念頭,還曾說過,如果要走,就要帶腦麻女兒一起走。警方已將死者大體移往高雄市立殯儀館,進行刑事相驗程序。

父失業負債,攜18歲腦麻女車內尋短雙亡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4月05日
蔡英文要柯P先確認「台灣價值」再合作,柯P這樣回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1月23日
台灣發債陋習獨步全球,標普:大隱憂
王立德/台北報導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1月19日
台船遭爆綠營人馬進駐,經營不善出現鉅額虧損
財經中心、郭美懿、江俞庭/台北報導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1月17日
☆ ☆ ☆
中華民國海軍桌曆 2018年
役政署長進軍營遭攔,司機辱哨兵:你們吃狗屎的
◎ 即時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有網友爆料,內政部役政署長22日下午硬闖軍營,甚至辱罵哨兵「你們都是吃狗屎的!」內政部役政署長林國演昨晚表示,座車上有進出通行證,卻被哨兵擋下,才會態度不好。網友在臉書「靠北長官」爆料指出,內政部役政署長林國演22日下午搭車要進入成功嶺,駕駛不滿哨兵攔查,竟嗆聲:「我比你們指揮官大」、「你這樣妨礙公務」,還威脅「你有當不完的兵」,之後硬闖營區,直到輔導長同待命班衝出來,署長才交出證件登記,沒想到署長駕駛竟下車辱罵:「你們都是吃狗屎的!」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林國演說,內政部在成功嶺營區有替代役訓練班,當天趕著參加結訓,車上有通行證,還被擋下,駕駛趕時間,與哨兵對話態度不好,自己才下車告知身分,結果還是被刁難。對於駕駛罵哨兵「你們都是吃狗屎的!」林國演說,駕駛已60多歲,跟哨兵溝通是役政署長要辦公,對方卻無法溝通,才會態度不好。

役政署長進軍營遭攔,司機辱哨兵:你們吃狗屎的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12月24日


他半夜吼叫不滿保全帶警上門,竟砍死保全
◎ 顏凡裴/台北報導

新北市汐止區38黃姓男子,因常深夜吼叫遭鄰居抗議,習姓社區保全曾為此帶警察登門按鈴,不料黃男因此心懷怨恨,去年10月竟拿料理刀猛砍習男,導致習男送醫不治,士林地檢署今依殺人罪將黃男起訴。起訴指出,黃男因罹患思覺失調症,時常在深夜時分在住處鬼吼鬼叫,住戶不堪其擾,紛紛向保全反映。習姓保全登門按鈴想勸說黃男,但黃男不開門,習男只好將狀況告知管委會成員,並會同警察及里長再度前往黃男住處按門鈴,最後黃男仍然沒開門,但就此對習男懷恨在心。
去年10月12日下午,黃男拿著料理刀到社區大廳,朝習男頸部砍殺數刀,其中一刀從左頸砍到左胸,傷口深達7公分,習男用盡餘力逃到對街藥局旁,因傷重倒地,不斷向路人重複「O號O樓黃X」等關於黃男的姓名及住址,最後被送醫急救仍宣告不治。黃男行兇後還冷靜回家清洗料理刀,企圖掩蓋證據,警方獲報後調閱監視器畫面,加上路人轉述,立即前往黃男住處,發現門口拖鞋也沾有鮮血,但黃男始終不願應門,警方只好破門而入,將它逮捕到案。
黃男到案後,矢口否認犯行,堅稱人不是他殺的,對於案情內容,他一概答非所問,檢方出示監視器畫面、檢驗報告,他竟答「你們認為怎樣就怎樣」。據了解,黃男應訊時不但對案情避重就輕,甚至還謊稱妻子早已死亡,但和案情無關的問題,卻能對答如流。檢察官認定黃男罪證明確,今依殺人罪將他起訴。

他半夜吼叫不滿保全帶警上門,竟砍死保全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1月19日
被家暴還不離婚,呂秋遠:你需要的不是律師
照服員的告白:誰來疼惜台灣的老人?一場84億元的長照煙火秀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1月19日
☆ ☆ ☆
中華民國~台灣主權1062輯
中華民國~台灣主權1061輯
福爾摩沙~台灣情1071輯
陸戰隊怪喀 ▶ 部落格文章輯
☆ ☆ ☆
中華民國海軍桌曆 2018年
關注無家者,英國如此做,台灣也可以!
◎ 李柏毅/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博士生、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

提到「國家危機」,你的直覺會是什麼?在去年底的英國國會,一個跨黨派組成的委員會發佈了一篇報告,指出英國「無家可歸」(homelessness)的議題已成為「國家危機」(national crisis),並認為過去政府在協助無家可歸者重返社會的努力是失敗的。為什麼會是失敗的呢?該報告指出,自2011年以來,無家可歸者(rough sleepers,泛指在街道等室外空間過夜者)人數激增134%,有列入政府統計的人數就高達9000人,而另有78000個家庭(其中包含12萬名兒童)只負擔得起臨時住所,處在隨時無家可歸的風險中。
與台灣的情況較為不同的是,在英國街道上的無家可歸者,有更多的年輕臉孔。而在「看不見的無家可歸」(hidden homelessness)的調查裡,更可發現到,41%的年輕人(16~25歲)曾經因為找不到可負擔的住屋,而成為沙發衝浪客(sofa-surfer)。聽起來很嬉皮、浪漫,但卻是出於英國(特別是倫敦)高租金、無就業成長的經濟復甦等結構下的無奈。
在街道上經常可見無家可歸者的倫敦市,市政府在過去一年內推出了「永不忽視無家可歸者」(We’ll never turn our backs on rough sleepers)的專案,並與18個從事無家可歸者援助工作的慈善團體(包含台灣人熟知的大誌雜誌基金會 The Big Issue Foundation),組成「倫敦無家可歸者慈善組織團體」(London Homeless Charities Group),並發動募款、分工合作,運用每年一千三百萬左右英鎊的政府預算(其中九百萬英鎊來自市府、其餘來自中央),運作約十項無家可歸者的援助工作。
例如,一旦市民發現街道上有無家可歸者、卻不知該如何提供協助時,市民可上網到「StreetLink」填寫資料(如時間、地點等),讓收到資料的政府及提供外展服務的慈善組織提供後續服務。另外,光在2017年,倫敦市府就發動了三項新計畫,分別是協助甫成為無家可歸的人們,快速地在英國境內建立友善人際網絡連結的「Safe Connections」、透過社會效益債券籌資,提供服務給處在最艱困處境的無家可歸者的「the Social Impact Bond for Entrenched Rough Sleepers」,以及提供轉介服務給那些在公車或地鐵上過夜的人們、確保他們不會在街道上過夜的「Night Transport Outreach」。
此外,倫敦市府也意識到應用民間智慧的重要性,2017年也發動了規模達一百萬英鎊的「Rough Sleeping Innovation Fund」,提供9個計畫所需要的資金,協助無家可歸者儘速脫離流浪生活。其中包含了關注女性無家可歸者的「Homeless Women’s Health Project」、關注無家可歸者腦部傷害的「Homelessness and Acquired Brain Injury Project」、提供關於心理健康相關技能訓練,給從事無家可歸者服務的第一線工作人員的「Saving Lives」等。
近日台灣氣溫驟降,許多遭逢重大不幸、又求助無門的人們,流浪在冰寒的街頭,便成為沒有選擇之下的結果。而冬季隨時處在零度上下的英國,政府與民間組織早已戮力合作,即便成效仍有限,但已開始提供各種資源、並大力宣傳計劃的目的與重要性,爭取更多人們的支持與行動。一個進步的國家,是一個不會漠視人們艱困處境的國家。請讓我們一起努力,了解更多無家可歸者流浪的原因、展開行動,並要求政府正視問題根源、並做出改變。
當你發現在街頭上的無家可歸者時,你可以這麼做「街頭急救懶人包:一秒之差的兩個阿伯」。也可以轉介以下資訊給身邊的社工師:社團法人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成功運營「街遊」、「起家工作室」、「自立支援中心」等專案的非營利組織,正在招募社工師。或是關注連續舉辦第三年的「無家者人權尾牙」。

李柏毅:正視「國家危機」~關注無家者,英國如此做,台灣也可以!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1月21日
【轉型正義】花亦芬:促轉會首務 打開政治檔案潘朵拉盒子
李秉芳/專訪
民報 新聞 ~ 2018年01月19日
謊言下迷路的台灣
林文恕/退休化學博士 2015-04-29
民報 新聞 林文恕 ~ 2015年04月29日
蔣介石帶來的是禍害
民報 新聞 陳茂雄 ~ 2017年04月06日
【光復劫系列3】越南人民做到了,台灣人民還須繼續打拚
民報 新聞 王秋森 ~ 2017年10月26日
【光復劫系列2】一個因光復而淪陷,一個因戰敗而得利
張正修/開南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日本東京大學碩士
民報 新聞 張正修 ~ 2017年10月25日
【光復劫系列1】一個沒有主角的故事
民報 新聞 李堅 ~ 2017年10月24日
☆ ☆ ☆
福爾摩沙~台灣情1065輯
福爾摩沙~台灣情1064輯
福爾摩沙~台灣情1063輯
福爾摩沙~台灣情1062輯
福爾摩沙~台灣情1061輯
陸戰隊怪喀 ▶ 部落格文章輯
☆ ☆ ☆
中華民國海軍桌曆 2018年
鍾志誠從羽球教練到賣咖啡,放眼全亞洲
◎ 黎百代/桃園報導


桃園男子鍾志誠高職畢業後,到紐西蘭留學念大學,為了融入當地生活圈,他參加從未涉略的羽球社團,為了不讓外國人看不起,他努力拜師學習,成為當地知名青少年羽球教練。他之後為了幫忙父親公司返台,而三年前母親的一場重病,讓鍾志誠開始思考自已人生方向;前年底母親過世,讓他毅然放下家中事業開起咖啡館;對於親友質疑,鍾說:「我喜歡和人接觸,會在這條路上不斷努力。」歡迎大家來品嚐咖啡交朋友!
家中經營物流業的鍾志誠(46歲),中壢高商會統科畢業後就到軍中服役,1994年服完兵役後為了拓展視野,出國到紐西蘭就讀奧克蘭大學會計系,由於人生地不熟,為了加快融入當地社區,他大二時選擇加入社區羽球社團,希望能很快認識朋友,並讓英語能力提升。「我把羽球想得太簡單了!」鍾志誠回憶,原以為羽球是項簡單的運動,沒想到竟然一上場就被洗臉,一位身形微胖的對手,站在原地回球就能讓他疲於奔命,他笨拙模樣讓在場社團隊員笑到捧腹大笑,甚至有外國人還以不雅的措辭,來形容他打球的樣子。
鍾說:「輸人不輸陣!」讓他發憤決定找老師學習,找了一段時日,有次看到一名來自中國的女老師,對上紐西蘭國羽球國手,這名女老師用太極的手法以柔克剛,將身形高大的對手打得無法招架,他認為這種打法適合東方人,當下決定拜師學藝,隨著每天苦練,球技也突飛猛進。鍾志誠說他也加入大學羽球社團,並開始四處參加紐西蘭國內業餘比賽,他只花了一年時間,在業餘A、B、C、D四級分級中,就從最初階D級晉升到A級。
2000年開始,鍾志誠打而優則教,他開始在紐西蘭奧克蘭市開始執教,教導青少年羽球,他所教的子弟兵也在當地各項羽球賽事中,屢屢斬獲佳績。鍾志誠說,曾有一名國手出身的外國教練,認為他根本不夠格當教練而下挑帖,為了證明自已的實力,他除了花錢找國家級選手對練,每天到沙灘練腿力、基本步法到力竭才回家,比賽當天打到對方節節敗退,連對方找來的一百多名助陣學生,看到最後也只剩十多名。
「2006年每個月執教學生已超過300名」鍾志誠說,他的學生數量不斷增加,培育出不少優秀選手,學生之中也有多名當選紐西蘭國家隊選手,就在羽球教學事業如日中天之際,在台灣的父親希望他返台協助,在親情的召喚下,他放下羽球教學工作回到台灣。「人生總是不斷在向前!」鍾志誠說,返台後幫忙家中物流事業,但心中總有其他的想法,母親重病後又讓他重新思考人生規劃。

母親過世後,他決定遵循心中想法為自已而活,想到在奧克蘭唸書時,透過友人介紹,認識當地一位知名咖啡烘焙師,兩人之後成為好友,返台後也一直互有連絡,多次和這位朋友懇談後,決定再飛到紐西蘭學習所有烘焙知識,三個月前正式在桃園青埔開業賣咖啡。「為客人煮一杯好喝的咖啡!」鍾志誠說開店後每件事都親力親為,人生再出發要更加努力,從煮咖啡、送貨、擦桌椅一樣工作也沒有少,因為所烘焙的咖啡豆品質不錯,已有業者找他合作,為大陸的店面提供咖啡豆原料。鍾說,未來他的目標是亞洲市場,希望能將他的咖啡產品賣到全亞洲。

【勵志片】物流少東從羽球教練到賣咖啡,不認輸的他放眼全亞洲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1月21日

殘疾女獨力照顧幼子與老母,暖警幫申請救濟還送棉被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1月19日


精障女持鐵鎚攻擊雙親,父傷重不治
◎ 王昭濱/新北報導

新北市一名患有精神疾病的黃姓女子(34歲),因不滿父母要求他去就醫及找工作,今天上午在板橋金門街家中,竟然持鐵鎚攻擊雙親,造成黃父(67歲)命危,母親也受傷,警方到場後當場將黃女制服,但她在面對警詢問時竟稱「要把父親殺了。」警方表示,黃女精神狀況不佳,已帶回警局戒護,而黃父因腦部重挫,在送醫搶救後,醫院在下午4時左右宣布黃父因顱內嚴重出血,傷重不治。鄰居表示,案發當時,有聽到黃母一直大喊黃父名字的,察覺有異才趕緊打電話請消防局破門,黃母則說,當時女兒攻擊她後,她就退出門外,結果就將房門鎖上,剩下黃女與黃父在房間中,未料黃女竟持鐵鎚朝黃父頭部猛烈攻擊。

【人倫悲劇】精障女持鐵鎚攻擊雙親,父傷重不治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1月19日
【台灣味】蘭陽必敗伴手禮:金柑金棗糕與它們的產地
民報 新聞 吳亮衡 ~ 2018年01月13日
【大廚不藏私】八寶芋泥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1月22日
在龍發堂消失之後
陳昱名/高醫大學高齡長照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1月13日
☆ ☆ ☆
1923年,我祖父(新竹市青草湖閩南人)在日本東京,認識孫大砲、蔣介石,也贊助中華民國財力。他們同意我祖父輩,收回台灣後,讓台灣獨立!
1925年,跟堂兄輩取【台灣獨立建國名】Formosa Taiwan、【文字】羅馬拼音、【語言】原住民語(擇一或混合)。
我祖父日本東京‧青山學院大學商科畢業後加入CIA,美國受訓完回台灣任職總督府,轉移不少日本灣生資金到林獻堂、陳炘的【大東信託株式會社】,當台灣獨立建國基金!
當時,CIA在台灣的活動?美國轉出入【大東信託株式會社】支持反抗日本團體的資金流向、目的?後來的發展?

1943年12月「開羅宣言」及1945年7月「波茨坦宣言」,蔣介石事前都同意讓台灣地位未定!
1945年8月二戰結束,蔣介石設置台灣行政長官公署,以陳儀為長官~在台灣發行台幣,不用國民政府在大陸流通的法幣。
1945年9月,美國 SWNCC 還討論軍事佔領台灣!
1946年12月,有一份發給相關人士參考的CIA解密檔案:預測到台灣人,即將對陳儀當局發動大規模反叛行動。
1947年二二八事件後,蔣介石同意在限定時間之內,中美共管台灣。
1949年,美國的除蔣計畫 ~ 1959年,美國的兩個中國計畫。
1971年,美國國務院解密電文《台北5869號》,從台北駐台大使馬康衛發往美國國務院。蔣介石取的台獨國名是「中華台灣共和國」(雷震在《自由中國》雜誌救亡圖存一文中的建議)。
1974年,我加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獨立運動,1976年任新竹教會青年會會長(當時是 彭德貴牧師)。
1982年,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勛,曾對蔣經國統戰,但未成功。
1977年~1984年,我在海軍陸戰隊,也參與 蔣經國培養台灣青年交接政權的計畫(葛理瀚佈道大會後才接觸蔣經國)。
1985年3月間,張安樂在美國一場座談會時,公布江南案相關細節。張安樂後來澄清,蔣孝武錄音帶是他杜撰的,與江南案無關。
蔣介石,為什麼只談反攻大陸?美國、中共,只在台灣設計胡適、孫立人嗎?設計的目地呢?
☆ ☆ ☆
福爾摩沙~時事論評1071輯
福爾摩沙~時事論評1061輯
陸戰隊怪喀 ▶ 部落格文章輯
☆ ☆ ☆

勞基法修正案~壓迫無力的社會底層勞工
※ ※ ※
※ ※ ※

2018/1/10

中華民國1062輯❀

舊金山和約前,蔣介石同意讓台灣地位未定
☆ ☆ ☆
推動台灣中立和平的省思
◎ 施正鋒

大約在兩年半前左右,前副總統呂秀蓮徵詢推動台灣和平中立的意見,我們當時以研究所修習國際法的記憶,略有保留,理由是中立必須獲得周邊強權的首肯,中國可能會同意嗎?然而,純粹就知識的思辨而言,別人的倡議不能率爾作印象式的否定,有必要進一步作深入的探討,否則,難免有「以專家學者假內行欺哄外行人」的嫌疑。因此,我們半年後召開了「認識中立國」學術研討會、岀版專書,由學者就國際法、及國際政治著手,再加上十國的中立經驗,包括大家耳熟能的瑞士,及大家比較陌生的哥斯大黎加、跟土庫曼,還有美國跟日本。
由於「東方的瑞士」是國人嚮往的境界,中立和平的可欲性大致並未遇到反對,一般關注的是可行性;同樣地,歐美等國友人也表示樂觀其成,關鍵在於我們自己的信念跟努力。當然,選擇性報導與惡意扭曲在所不免,我們唯一能做的是持續說明及溝通,特別是澄清疑點。近日,我們透過閉門會議、及開放論壇,開誠布公,聽取了一些建言,歸納所關心的不外中立的內涵(what)、理由(why)、如何(how)、以及何時(when)。我們在這裡嘗試作粗淺的申論,就教大家。
首先,我們所期待的中立是指面對在臣服投降與軍事同盟之際,希望能維持中立自主,又稱永久中立;第二種是戰時的中立態度,是指其他國家爆發戰爭之際,不捲入他人的爭端;第三種是消極被動的中立化,被迫不能有所立場。很明顯的,我們所期待的中立是第一種,那是國家生存有所為的大戰略選項。所以,這不是選擇自我孤立,而是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也不是冷戰時期遊走美蘇、兩邊討好的不結盟運動,而是不願意被迫選邊站;更不是想要把台灣變成非武裝區,畢竟,自來成功的中立是自我武裝中立,自廢武功只會自取滅亡。
再來,有些人認為中立與獨立是相互排斥的,那是無稽之談,畢竟,中立作為手段,是為了確保國家的實質獨立。戰後,奧地利、以及芬蘭如果沒有採取中立,蘇聯絕對不會將坦克車撤走,形同被強權瓜分、或是佔領,那種法理獨立是自我欺騙;事實上,當年麥帥眼見紅軍對日本蠢蠢欲動,曾經也有中立之議。
另一種說法是台灣如果沒有法理獨立,根本沒有資格談中立,那也是眜於事實;戰後,印度、及菲律賓都還沒有獨立,都受邀參加聯合國創設的談判。至於在光譜的另一端也有人認為,台灣目前已經獨立(不管是法理、還是實質),又何必費事?當然,如果大家滿足於當下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那就另當別論,否則,中立還有一個更崇高的目標,就是追求和平。
其次是中立獲致的途徑,議者以為必須透過多邊條約、或者雙邊條約,其實不然,儘管國際法對於中立國的舉止有一定的規範,卻沒有一定的模式。譬如瑞典跟愛爾蘭長期採取中立政策,雖然沒有正式行諸於文件,世人皆知;相對地,土庫曼的中立是經過聯合國大會的決議加以背書,這是比較新的發展。在光譜兩端的中間,還有多種對外表達的方式,包括總統宣示、國會決議、入憲、以及公民投票,這些可以多重交叉使用,更可以內相互強化。
接下來是外在條件,也就是美國跟中國會接受嗎?更具體的問法是,兩國在何種條件下可能會接受台灣中立?在國際事務上,國家的上策是對我有什麼好處、中策是不要有壞處、下策則是想辦法將壞處降到最低。對於中國來說,最壞的情況是台灣人公投選擇變成美國人,既然台灣當下是美國的勢力範圍,中立是次佳的選項。相對地,對於美國來說,反正現實上不可能跟台灣結為軍事同盟,只要不淪為中國的附庸,台灣的中立實際上是比較傾向美國,就跟戰後歐洲國家中立是大軍壓境下的權宜,大家相安無事。
最重要的還是台灣內部的共識,特別是對於中華民國有感情的人,擔心這是別有所圖的假中立。其實,只要不是中國統一的信徒,不管是華獨、天然獨、還是台獨,共同點是不願意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既然美國愛理不理、中國咄咄逼人,如果中立可以有助於法理及實質獨立,又可以確保和平,應該是務實的選項。為了避免誤解,或可將「和平中立」改為「中立和平」?

推動台灣中立和平的省思
民報 新聞 施正鋒 ~ 2017年04月19日


蔣介石事前同意讓台灣地位未定,你知道嗎?
◎ 黃華/前國策顧問

《黃華 二~1 》台灣地位未定
舊金山和約的第二條,日本只聲明「放棄對台灣澎湖的領土主權主張」並沒有交代要交給任何國家,使「台灣地位未定」,這些事情發生前,都是經過蔣介石的同意,你知道嗎?請先看以下這些文件:
■ 一、簽約的方針
1950年4月17日,對舊金山和約簽約的方針,蔣介石手令如下:
① 簽訂日本和約之盟國,對我為盟國之一員,不喪失我盟國之地位。
② 不損害我在台灣之統治權,不干涉我台灣內政。
③ 台灣、澎湖不受任何軍事干涉或侵犯,俾得鞏固我反攻大陸之基地。
④ 依照以上三項原則,進行簽訂對日之和約。至於台、澎之地位問題,事實上今已由我國收回實行統治,則名義之爭執似無必要也。
⑤ 因預防英、印等國之反對我加入簽約,美國亦臨時動搖,不能主持正義時,故我政府應同時準備宣言,不承認其各國與日所訂之和約,申明各國出賣中華民國,違反聯合國之基本精神,無異喪失其聯合國本身之立場,美國更應負其領導無能之責也,此項宣言稿,應即著手草擬呈閱。中正,四月十七日。(取自「總統府」 檔案)
■ 二、會談用意
▶ 第一次會談–––1950年10月20日
顧維鈞:台灣問題美已提交聯合國討論,用意如何?
杜勒斯:美國用意在將台灣地位暫時凍結,凍結台灣地位,就是維持中國國民政府的地位,希望貴國在聯合國不要反對。如果美國將台灣視為中國領土,不僅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問題必須立即解決,而第七艦隊保台亦失去依據。
▶ 第二次會談–––1950年12月19日
顧維鈞:十月間所談對日和約問題,經詳陳政府考慮,答覆為:關於台灣等領土問題,我方認為,只須日本依照波茨坦宣言投降條件,聲明放棄對該項領土主權,由同盟國自行處理,無須日本各別追認撥歸何國。
杜勒斯:這也是美國的主張。
而且91天後,經過互相換文手續,正式成為舊金山約的附件。從以上這些文件,可以確定:台灣的中華民國自始沒有「台澎」主權!也幸好因此,1971年聯合國的2758決議文,雖然PRC取代了ROC在聯合國的席位及國際法上的其他權利,但台灣可以不被取代。但是,也因此,中華民國不可以擁有台灣主權!那是有害無益!
蔣介石在台灣,犯了許多滔天大罪!「二二八大屠殺!」「戒嚴高壓統治、白色恐怖!(我就受害被關23年政治獄)」等等許多許多!但就這件事,我算他是做對了!因為這樣,不論PRC或ROC都沒有台灣主權!(正因為沒有,所以PRC才會要求建交國同時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他為何不會去要求人家承認『廣東、或福建、或上海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也因為這樣,台灣人民尚有一條「自決建國」大道!這是聯合國人權宣言保障的基本人權!也是聯合國成立的主要宗旨之一!而且聯合國在1960年12月14日<關於准許殖民地國家及民族獨立的宣言>的大會第1514號決議之二:「所有的人民都有自決權!」但是,這要靠:「絕大多數台灣人民團結一致去做!」才能成功。
不可依靠「中華民國政府」或「中華民國國民」!陳水扁總統要做,被美國認為找麻煩!蔡總統要「維持現狀」「沒有意外」不方便亂動!但若由絕大多數台灣人民團結一致來做,就是台灣人民的基本人權!然而,如何能夠做到「絕大多數台灣人民團結一致」呢?(待續)

《黃華 二~2 》台灣人民如何才能團結成功「自決建國」?
前文寫到「自決建國」必須靠「絕大多數台灣人民團結一致!」但是,如何能夠做到這一步呢?我以下的意見不保證正確,僅供參考,請大家再研究研究。首先,我以為必須讓絕大多數台灣人民瞭解真相與意義:然後又經過認真、誠懇的溝通、討論,才能進而產生強烈的團結意志!
就像立陶宛在1990年成功脫離蘇聯之前,先找出「蘇聯與希特勒合謀分髒併吞的密約證據」,然後全國各地去解說,喚醒許多人,輾轉再去喚醒許多人,其間經過挨罵挨打、甚至有人犧牲性命!最後成功喚醒了多數人(包括許多經過蘇聯長期教育、洗腦成功地自以為已經是蘇聯人),同時串聯成功,結合遭受同樣命運的波羅的海三小國,一起手牽手串聯成歷史上最長的人龍,向全世界表明要獨立建國、復國的堅定意志!
而我們台灣人更是數十年來,多數人長期經過國民黨黨國教育及大中華文化思想薰陶的影響,多多少少都已經患了「大中國人」「大中華兒女」的斯德哥摩爾症!要先徹底喚醒自己!再去輾轉喚醒其他人!可能要花很大很多的功夫及耐力!但是,我們台灣人可能「別無選擇!」只有盡力再盡力!甚至拼命再拼命!那麼,需要了解什麼呢?要向人說甚麼呢?
我認為:除了要說明前述文件之外,接著第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可能就是從確認自己的身分開始。1946年1月12日國民政府行政院宣告:「台灣人民一律恢復中華民國國籍」是違反戰爭法「佔領地不得變更主權」的規定,所以是無效的!那時的台灣人民都還是被佔領統治下的日本國民。1952年舊金山和約生效後,台灣人民變成「無國籍的台灣居民」。只是當時都在蔣介石戒嚴高壓統治下,不知、不能也不敢有任何抗議或作為!
現在的「中華民國政府的總統與國會議員」,雖然都是在公開民主程序下,經由台灣人民直接選舉產生的。但是,「中華民國」是已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消滅取代的舊中國國號,全世界已經不可能承認它是國家!那麼『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當然也無效!所以,台灣居民現在仍然是無國籍!我這裡的「台灣居民」是指現在所有拿著「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的全部台灣居民,不但不分所謂「外省」「本省」、不分早來晚來、更不分黨派或宗教信仰等等。
就像美國關係法的英文用 the people on Taiwan 一樣,(故意不用 of Taiwan,可能就是希望台灣人民有一天需要「團結一致」!)尤其特別希望現在仍是中國國民黨黨員都來參加這個「團結一致」!這是你們的總裁留給我們大家的最好出路!蔣介石有罪!但是,絕大多數的你們不但無罪!而且也是受害者!試想想:戒嚴時代,你的親戚朋友之中,凡當兵、當公教人員、吃公家飯的,不是很少人敢說不參加國民黨嗎?即使做生意的,不也是因為害怕被查帳或貪方便而去參加國民黨的嗎?
在這裡,我可能需要特別對一些資深中國國民黨黨員或心中仍然懷有大中華情感的朋友講幾句話:我絕對尊重各位的思想和情懷!那是沒有對錯或是非;只有對個別的人適不適合而已。我必須很坦白說:現在和最近未來的台灣人、特別是年輕一代,越來越多的人,都已經不高興、也不可能去做真中國人或假中國人!(中華民國國民就是假中國人)。中國國民黨所崇鷹的最終目標是「建設富強康樂的三民主義新中國!」那已經跟台灣的民主政治和實際政治越來越無關了!

蔣介石事前同意讓台灣地位未定,你知道嗎?
yahoo 新聞~2017年06月19日
☆ ☆ ☆
日本在甲午戰爭打敗中國,開口需索台灣
☆ ☆ ☆
有關「開羅宣言」與戰後台灣歸屬問題
◎ 薛化元/原載於台灣守護周刊292期

■ 一、前言
近來台派LINE群組,有人持續質疑本人撰寫教科書有關「開羅宣言」的內容。「開羅宣言」影響戰後台灣歷史發展甚大,歷史課本更曾經長期宣稱戰後根據「開羅宣言」及「波茨坦宣言」,使台灣成為中國的領土。這個現象,在10多年「舊金山和約」成為高中歷史課本的內容,提供根據國際法後,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然需要探討,避免過去主張根據「開羅宣言」台灣成為中國領土的錯誤歷史認識。
就台灣而言,原本在1895年隨著馬關條約的履行,由清帝國的一省成為日本的領土。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後,無論是同盟國、日本或是台灣住民都意識到台灣即將脫離日本的殖民統治,但是之後的歷史發展,國內著重現實政治的討論不少,至於從國際法角度切入的歷史探討則起步較晚。反而是在國外,在國際一流期刊或是著名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則以陳隆志、Reisman,、Lasswell、彭明敏、黃昭堂等人的研究較早,成果也相當豐碩。
在法學界早期以丘宏達的研究最為知名,1999年李登輝總統任內正式發表兩國論以後,則有更多的討論,其中以許宗力等著的《兩國論與台灣國家定位》最具代表性。至於歷史學探討此一問題的相對較為冷門,討論最多的是林滿紅。特別在國際法的相關討論上,彭明敏與黃昭堂兩位合著《台湾の法的地位》是難以超越的學術障礙,主要的論題都幾乎有相當清楚的討論。
雖然如此,台灣國家的定位問題,隨著近年來對於1945年戰爭以後國民政府派陳儀接收台灣的依據問題,所產生的學術和政治爭議,更顯得多元而分歧。由於網路有前述的質疑,加上2014年「微調課綱」的爭議時,外交部條約司又再強調傳統的論述。再加上長久以來教育內容,也有此一取向。因此,針對傳統論述的檢討,現實上仍有討論的必要。
■ 二、「開羅宣言」的性質
在二次大戰期間盟軍曾經發表兩次有關台灣地位的重要宣言,包括1943年12月1日發表的「開羅宣言」及1945年7月26日由美國總統杜魯門、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與大英聯合王國首相邱吉爾具名發表的「波茨坦宣言」,二者都是國民黨統治時期體制內歷史教學說明戰後台灣地位歸屬問題的「標準答案」,也是中華民國統治台灣正當性論述的基礎。
就其實而言,所謂的「開羅宣言」是類似一般「聲明」(statement)的性質,檔案的標題也有「新聞公報」(press communique)的字眼。而「波茨坦宣言」則在標題中明示其「公告」(proclamation)的意涵,二者都不具備條約的性質。近年來,國內質疑「開羅宣言」效力的聲音日漸提高,其事實上並沒有由美國、英國、中國「領袖」簽署的問題也日受各方矚目。
就此而言,「開羅宣言」沒有簽署當然是一個重要的歷史事實,然而更重要的是,其中沒有當事國日本的參與,再以美國為例,縱使當時真有簽署,沒有國會批准,也不具正式條約的效力。在歷史上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凡爾賽和約,威爾遜總統雖然在台灣歷史課本是大家耳熟能詳和會的重要主導者,但是由於國會沒有批准,美國不是凡爾賽和約的簽約國也一直是台灣中學歷史考題的標準答案。
至於「波茨坦宣言」雖然有簽署(邱吉爾與蔣介石當時都在自己的國內,不在波茨坦,而是同意杜魯門代為署名),就美國而言,一樣沒有經過國會批准,不具條約的要件。類似「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不具條約效力的宣言,基本上便不能提供戰後台灣、澎湖地位歸屬的國際法效力。
■ 三、「開羅宣言」的影響
雖然「開羅宣言」不具條約的效力,但是國民政府在開羅會議中取得美國總統羅斯福的支持,在日本投降以後可以取得台灣及澎湖。因此,於次年4月17日,在中央設計局內設立由陳儀擔任主任委員的台灣調查委員會,進行接收台灣的準備工作,這也是國民政府對台政策轉趨積極的重要開端。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透過廣播宣佈投降,9月2日日本透過《降伏文書》表明:「余等遵奉日本天皇、日本政府及日本帝國大本營之命令並為其代表,茲接受美、中、英三國政府首領於1945年7月26日在波茨坦所發表,其後又經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所加入之公告所列舉之條款。」
中華民國外交部的官員認為,這是英、美等同盟國與日本共同承諾台灣將「歸還」中華民國的意思。就歷史脈絡而言,當時的國際政治氛圍,確實有此一政策走向。問題是,國際政治的走向與後來國際法上條約的規定並不一致,「將」並沒有在後來的對日和約中實現。就台灣而言,陳儀接收台灣的依據,是聯合國(聯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接受日本投降之後,發佈的第一號命令。
在此一命令中,第一條的a項規定:「位於中國(滿洲除外)、台灣及北緯十六度以北法屬印度支那之前日本國指揮官,以及該地駐屯之所有陸、海、空和後備部隊,向蔣介石大元帥投降。」 麥克阿瑟對於受降地區的劃分,包括中國東北和台灣的接收規定,基本上反應了不具條約要件的「開羅宣言」、「雅爾達密約」中同盟國的政治意向。1945年10月25日,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典禮在臺北市中山堂舉行,在現實上,臺灣從此歸中華民國國內法統治。不過,這並不代表,中華民國的主權及於台灣。
1946年1月20日,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根據1月12日行政院的命令,公告臺灣省省民自1945年10月25日以後回復中國國籍。此一公告充分表現了中華民國的國民政府,在1945年日本投降以後,對於臺灣的態度:認為臺灣是中國固有的領土,而且主張隨著戰爭的結束,國民政府接收臺灣是理所當然,不僅臺灣重新回到所謂祖國的懷抱,臺灣的人民也自然應該回復中國的國籍。但是此一行動卻與國際法的常識並不相合,理論上領土的轉移,並不只是以接收、占領為其合法之要件,而必須根據一個正式的國際條約,才能完成領土轉移之正當性。
另一方面,在土地上的人民也應該擁有國籍選擇的自由。因此無論是1871年普法戰爭以後,德國取得了原來屬於法國的亞爾薩斯和洛林,或是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以後,日本取得了原屬於清帝國的臺灣,都是以國際條約作為領土轉移的合法性基礎,而原有土地上的人民也都有國籍選擇的權利。而國民政府接收臺灣,並無條約依據,領土的轉移尚有爭議。因此,當國民政府進行此一國籍的宣告之時,國際上便引起英國、美國等國的反對,時任外交部長的王世杰更為此與臺籍民意代表黃國書有書信討論。
根據國史館的檔案,1946年8月31日英國外交部更致函中華民國駐英大使館:「關於臺灣島之移轉中國事,英國政府以為仍應按照1943年12月1日之「開羅宣言」。同盟國該項宣言之意不能自身將臺灣主權由日本移轉中國,應候與日本訂立和平條約,或其他之正式外交手續而後可。因此,臺灣雖已為中國政府統治,英國政府歉難同意臺灣人民業已恢復中國國籍。」
■ 四、結語
根據前述的討論,不具國際法效力的「開羅宣言」在現實政治上則有相當的影響力,特別是在美國的支持下,而有蔣介石派陳儀來台灣接收。此一接收基本上是戰勝國對戰敗國領土的接收,類似GHQ接收統治日本一般。這點蔣介石也不是完全無知的。我和我的學生算是早期使用有關蔣介石在1949年1月發給陳誠的電報來討論戰後台灣地位的(我對電報的簡要解釋可參閱《戰後台灣歷史閱覽》),當時擔任中華民國總統的蔣介石指示台灣省主席陳誠,台灣還不是中華民國的領土(國史館最近還介紹此一檔案),也正證明「開羅宣言」沒有在1945年使台灣主權歸屬於中華民國。
至於附圖一對我的指控,首先,我沒寫過國中教科書。至於我在馬英九執政期間主編的高中歷史教科書內容(附圖二,黃線則是HCC-鋼琴家教圖檔所加),也是在審查過程中,堅持「開羅宣言」不是條約,不過,由於美國在開羅會議採取支持國民政府的立場,「開羅宣言」支持戰後中華民國取得台灣,並影響了戰後美國主導對台灣的安排,由蔣介石派員來台受降、接收。這樣的說法,基本上與本文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的論證結果是相符的。
總結而言,「開羅宣言」不是正式的國際條約,在國際法上自然不能根據「開羅宣言」使台灣成為中國的一部份。而必須根據條約才能進行台灣的主權轉移。關於實質上是「新聞公報」的「開羅宣言」內容,應該根據史實來解讀,其中交涉的過程關係各方立場的互動、角力固然重要,但最關鍵的還是最後公報的內容。
我一向認為戰後台灣主權歸屬問題,也是一個可以根據歷史來討論的學術問題,彭明敏、黃昭堂的經典論著也已經翻譯為中文了,值得大家參考。大家意見不同沒關係,總要根據證據(史料)來論述。但如果意見有所出入,沒有證據就指控不同意見者是「欺騙」或是「中國的走狗」、「被收買」,實在是一種污衊,並不是討論問題的態度。

【專文】有關「開羅宣言」與戰後台灣歸屬問題
民報 新聞 ~ 2017年08月22日


台灣社會的不理性與民主危機
◎ 林正二/退休駐美人員

這幾天,某些媒體、反對黨、網民好像抓到魔鬼似的,不細查815大停電的原因,只因政黨立場或停電所引致的不舒服與不安,即無限上綱地痛斥蔡政府要對停電負最大責任,除了要求解散內閣外,竟有媒體人要蔡總統下台。由於社會不理性的壓力,中油董事長陳金德已繼經濟部長李世光之後請辭。台灣解嚴後雖已成為民主國家,但因沒有厚實的民主法治教育,加上政黨的惡鬥與媒體的煽情不公,台灣已淪為民粹主義國家,社會充滿暴戾之氣,昨天又有民眾可能因政治因素,竟攜刀欲闖總統府,刺傷憲兵,不理性的社會已引發政府的治理危機。
筆者20幾年前在美國工作,適逢洛杉磯種族大暴動,雖然死了幾千人,卻沒有任何媒體、政黨與民眾要求當時的美國總統柯林頓、加州州長及洛杉磯市長下台。此種族暴動事件比台灣的大停電嚴重幾萬倍,照台灣社會的邏輯,柯林頓等不僅要下台,還要抓去關,美國政府也不知倒了幾千次。任何現代國家的政府及企業行政體系,都須以分層負責方式運作,如果連那麼末端的國營事業技術管理與監督問題,都要院長下台甚或總統負責,那麼台灣政府不知要下台幾千次;不管哪一個政黨、誰來當總統或院長,都無法讓政府正常運作,國家將陷入治理危機。
這件事很清楚,是中油及巨路公司兩位工程師未按照標準程序運作,才發生停電問題,不是政府決策出了問題。他們是很有經驗的工程師,且前面6次系統保養都沒問題,故中油很信任他們,沒有在現場監督。這是國人做事不夠嚴謹的文化問題,兩位工程師太有自信、太大意,自作主張,出了大紕漏,要負最大責任,當然中油也要負監督不周之責,並改革陳腐的官僚體系。    此外,此事也暴露了台灣民主危機,蔡總統必須妥善處理,方能讓台灣走出困境,永續發展。
台灣解嚴30年了,雖已建構民主體制,但因國民黨威權統治時間太長,人民被政府壓抑過久,因此,解嚴後,各種社會、校園運動,如鍋爐蓋子掀開後往外面流竄的氣體一樣,到處奔放流竄,難以管制,在「民主至上」的包裝下,無論是藍綠政治人物或媒體、學者、公民團體及一般民眾,都很少人體現民主自由的真諦,只享自由不願負責任,以致社會充斥著以政治或社運立場決定是非的言行,已無法理性、周延地論辯事情,導致社會失序、法治不彰,價值扭曲、是非不分,媒體與民眾無限上綱地抨擊政府所有措施,讓政府難以有效運作。 
台灣的惡質民主是結構性問題,已積重難返,非短時間內可以改進,必須透過長期的教育,從小培養人民思辯能力與遵守法治的習慣,等國人品質提升了,才能建構成熟理性的公民社會,催動媒體更公正地負起社會責任,並化減政治鬥爭帶給台灣的負面影響。因此,長遠而言,蔡總統應思考此次停電事件所凸顯的民主危機,好好規劃可行的民主法治教育,讓國家更現代化、更進步。

台灣社會的不理性與民主危機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8月19日


國獨反台獨?
◎ 自由電子報 社論

中國國民黨新政綱草案,回歸「不統、不獨、不武」。即將正式接任主席的吳敦義則強調,中國國民黨絕不改名,堅決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一中各表」。至於刪除「和平協議」,吳敦義表示,如果兩岸簽訂和平協議,那美國還要賣武器給台灣嗎?與此同時,國台辦回應各界對四川地震的關心慰問,跳過小英政府點名國民黨;中國官媒則緊縮九二共識的定義,壓縮一中各表的想像空間。
吳敦義摸索中的路線,跟馬英九的路線大同小異。但是,現在兩岸的形勢對比,以及民進黨完全執政的僵局,導致北京對吳敦義的態度,有所區別於對待馬英九。當然,國民黨還是北京的次要敵人,是用來對付小英政府的統戰對象。只不過,北京給吳敦義的模糊地帶可能會比以往窄一些。俞正聲所謂的變相台獨,習近平所謂的六個任何,言下之意並沒有把國獨或吳敦義排除在外。馬吳都在反台獨,但他們也許不自知,從北京的角度來看,他們是台獨副牌的國獨。所謂的一中各表,各表三百年,不是國獨是什麼,跟台獨所差幾何?
中國國民黨,如果可以被北京所用,其用處在於,不斷往一中屋頂趨近,因而對民進黨產生推擠作用,非得往北京的政治正確挪移不可,一如過去幾年,馬英九一中各表,推擠出小英的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不致逾越北京的底線。不過,一中各表滋生了台灣的天然獨世代,已經引起北京的戒心,再加上習近平的稱霸野心,北京似已難耐一中各表所產生的灰色地帶,成為台灣走向正常國家的鋪陳。因此,北京對小英維持現狀之拒人於千里,也將投射在對吳敦義的聽其言觀其行。於是,國民黨的路線之爭,在所難免,這也是北京所樂見的,對吳敦義的內部牽制。
國民黨完全在野,馬英九的總路線,成了北京的痛處。去年底,中國社科院台研所前所長余克禮砲轟,「馬英九的所作所為背離了國家統一的大方向」,「不統、不獨、不武的實質就是要將台灣與大陸分而不獨的狀態固定化、永久化」,「他直到今天還死抱著所謂一中各表、不統、不獨、不武,真是匪夷所思」。如今,十九大效應下,習近平對台硬的更硬,兩岸僵局更僵,馬規吳隨也好,馬規蔡隨也好,恐怕都不是習近平的菜了。從太陽花到十九大,台灣、中國、兩岸都起了變化,吳敦義還在「刻舟求劍」,何異「海底撈針」?
洪秀柱們,吳敦義們,兩者最大的分歧在於,前者不在乎選總統,把促統當成運動,而後者想選總統,希望國民黨重回執政。這就是民主的正能量,它對吳敦義們的約束,總是比來自北京的約束,更有現場感,更有壓力。猶記二○○四之前,連戰還想選總統,所以還把台灣主流民意看在眼裡,但連選連敗徹底絕望之後,他便放棄了選舉的懸念,背對台灣走上聯共制台之路。從連到馬,尤其是二○一六的總崩潰,國民黨內出現一條明顯的裂痕,想選的跟不想選的分成兩派。而今,北京越來越只能寄望不想選的來牽制想選的,結果如何,不言可喻。
老實說,國民黨也是中國要終極征服的對象。只不過,基於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北京讓國民黨人誤以為國共可以永遠共存共榮,遂令國民黨把連結中國當成活路,而倚賴北京政經奧援的模式既成,國民黨便陷入進退維谷的困境,路線、論述、政綱、政見俱皆「蝙蝠化」,不中也不台。
話說回來,國民黨內還是不乏聰明人,他們深深了解,即使要創造被利用價值,也得以在台灣有足夠的民意基礎為前提,否則也不過是另一個可有可無的花瓶。於是,中國國民黨,必須設法做到貌似台灣國民黨,反台獨卻必須讓選民有國獨的聯想,而終極統一是遙遙無期的。馬英九不也是如此嗎?接下來,吳敦義呢?國獨反台獨,這齣戲如何展開,大家且拭目以待。

社論》國獨反台獨?
自由電子報 自由評論網~2017年08月11日
☆ ☆ ☆
台灣到底是不是一個國家?
☆ ☆ ☆
民間應發起人民自決獨立建國運動!
◎ 黃華/前國策顧問

我們都是天生台灣人!都是別無選擇地從小就不得不拿著「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1945年10月25日蔣介石政府奉盟軍總部命令來台灣接受日軍投降並統治,就宣布當天就是「台灣光復節」。【當時台灣只是其佔領地,依戰爭法:佔領地不得變更主權!台灣人民根本不知也不懂!】【1946年1月12日蔣介石的行政院公告:台灣人民一律恢復中華民國國籍。英國立即抗議『違反戰爭法!』台灣人民同樣完全不知也不懂!】)
既然全世界都不承認「中華民國」是個國家,那麼我們就是沒有國籍!這是非常明顯違背了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第15條:人人皆享有國籍的權力!既然依照「舊金山和約:日本放棄台澎主權後,未註明接受國!」表示自那時就是「台灣地位未定」!「中華民國」根本沒有「台灣」領土主權!但是,當時台灣人民在蔣介石的戒嚴高壓統治下,不知、不能也不敢有所作為!
雖然1996年台灣的總統及立委皆已由人民直接選舉,已經不是蔣政府了,應是台灣人民自治時代;但是四十多年在蔣政府戒嚴高壓下,長期被灌輸「大中國及三民主義」意識形態,這時台灣人民的國家意識認同嚴重紛歧!「我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的民調百分之10以下,許多人還誤認自己就是大中國人。雖然經過三次政黨輪替,但是執政當局一直害怕出亂子,皆不得不維持「中華民國體制」現狀,尤其美國當局最不希望改變現狀。但是維持「中華民國」就是表示與中共政府還在競爭全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地位!那是對台灣人民有害無益的!
1952年舊金山和約已經確定「台灣地位未定」!所以1971年聯合2758決議文雖然判定中共政府取代蔣政府在聯合國的席位及國際法上一些權利,幸好因為「台灣」不是「中華民國領土」,所以可以不被取代!可是,最近中共政府更大力文攻武嚇,加強統戰滲透、利誘、又大力運用所操控的媒體、網路製造假新聞訊息,企圖製造台灣政府無能及社會紛亂的假象!又加強軍機軍艦繞台活動!好像加速製造藉口準備攻台?
如果一直維持這種現狀,豈非坐以待斃?既然最近民調「我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已經百分60以上!現在是民主時代,一切以人民為主!政府不必也不能管太多!許多事情政府不方便做的,應該由民間自己來做!我們現在知道:只有台灣人民最有資格決定台灣自己的命運前途!最有資格要求「自決獨立建立台灣自己的國家!」
這是聯合國成立的一項宗旨!也是聯合國憲章保障的「人民自決」原則!這是台灣人民天賦的基本人權!台灣民間現在絕對有權利自動發起:「台灣人民決心自決獨立建立自己的國家!」的運動!至於如何進行?如何做?我想:應該需要許多地方、許多方面、許多人參與討論、辯論、研究過後,經過一段時間,再經由民主程序開會決議訂出可行性方案去進行!

民間應發起人民自決獨立建國運動!
民報 新聞 ~ 2017年08月20日


國民黨並不代表中華民國
◎ 郭寶勝/美國華人教會牧師

主張在中國大陸結束中共專制、恢復中華民國的中國異議人士,被稱為國內「泛藍」,他們正在中國大陸掀起方興未艾的「民國潮」,該運動引起中共粗暴打壓外,也引起外界的廣泛關註。目前大陸「泛藍」中的傑出代表有國內政治學者陳永苗和流亡美國中國教授辛灝年,辛教授是《誰是新中國》一書作者,他相信中華民國是真正的中國正統,而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定是曇花一現的短暫王朝。去年,辛灝年教授與其同仁們在美國成立了中華民國「光復大陸工作委員會」,最近,該委員會連同國內學者陳永苗等人就美國政府、中共政權打壓雙橡園升旗發布了措辭強烈的抗議書(註1),並正在就美國應該尊重中華民國及其國旗征集網絡簽名向白宮陳情(註2),一時引起媒體關註。
相對於馬英九國民黨政權「外交休兵」,我對辛教授等發起抗議美國政府、中共政權打壓雙橡園升旗一事比較肯定。在此事件上,馬英九國民黨政權既不敢抗議美國的打壓,更不敢抗議中共的打壓的。國民黨早已無法在兩岸、在國際社會代表中華民國申張其主權,這已經成為公認事實。國民黨新任主席朱立倫在與習近平的相互賀電電文中,仍都提及早被世人唾棄的九二共識,實屬不思悔改。當習近平在賀詞中對朱直呼「中國國民黨主席」時,外界都知道這個「中國」絕不是中華民國,而實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共從來就沒有承認過中華民國,更遑論中華民國國民黨。對此國民黨已經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黨的實質內涵,朱立倫似乎欣然接受。
我對中國內部泛藍及「民國潮」觀察多年,在一些地方我們有一定共識,但對有些地方尤其是對臺灣獨立問題,我們有必要進行溝通。我和部分「泛藍」都認為:目前在臺灣的國民黨早已喪失了中華民國開國之前的黃花崗精神,也幾乎沒有在國際社會彰顯中華民國主權的表現,更失去了光復中國大陸、推翻中共專制政權的動力和使命感,所以目前在臺灣的國民黨根本不能代表中華民國。對中華民國懷有感情的華人,並不該鍾情於國民黨。因為國民黨與中華民國是兩個概念,中華民國的執政黨可以變換,那些真正具有中華民國憲政精神並申張其主權,或者有意願將中華民國光復大陸作為宗旨的政黨和組織,才有可能代表中華民國。
而就中華民國與臺灣獨立問題,中國內部「泛藍」應該認識到:臺灣獨立與中華民國並不矛盾,自蔣經國解嚴後,中華民國允許臺灣人有臺灣獨立的權利、言論和行動,正好說明了中華民國是個憲政、民主自由的國家。中華民國憲法雖無具體條文規定地方可以依據公投或其他法律形式實現獨立,但根據中華民國憲法保障國民言論自由、政治權利等等彰顯普世價值的憲法精神,中華民國允許臺灣獨立的權利及其實施,也是符合其民主憲政邏輯的。正如加拿大允許魁北克省、英國允許蘇格蘭實施獨立公投一樣,中華民國允許臺灣實施獨立公投,也是符合其憲法精神的。否則,中華民國就墮落為一非民主、非憲政國家,國內「泛藍」追求其也毫無意義。
目前臺灣為什麼還不能實行獨立公投呢?主要原因還是對岸專制政權的威脅和恐嚇,如果對岸是民主憲政國家,那麼臺灣完全有實施獨立公投的可能。而中國要成為民主憲政國家,其實與中華民國光復大陸息息相關,中華民國在大陸的光復之日,就是中國實現民主憲政之日,也是中國開始遵行普世價值和聯合國原則之日。臺灣人民應該看到臺灣獲得真正自由的障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而非中華民國。前者容不得臺灣的民主自由,後者依據其憲法精神,正是臺灣自決權利的保障者。
只有結束中華人民共和國,使中華民國光復大陸,西藏、新疆、臺灣甚至香港等地,就會實現依據普世價值和聯合國原則的自決權利。我們可以說,中華民國光復大陸之日,就是臺灣進行獨立公投之日;臺獨真正履行其權利之日,也許正是中華民國光復大陸之日。在此意義上,中國內部「泛藍」沒必要害怕臺灣獨立,因為臺灣獨立之實現,與中華民國光復大陸幾乎同時。部分國內「泛藍」,認為臺灣獨立與中華民國有矛盾,似乎是泛藍就要反臺獨,這就中了連戰的詭計。
國民黨前主席連戰與中共聯手,千方百計把民主國家中民進黨與國民黨的競爭說成是獨立與統一的鬥爭,將民進黨與中華民國對立起來,將兩黨的矛盾,轉化成民進黨對中華民國的矛盾。其實正如國民黨不代表中華民國一樣,民進黨的主張並沒有違背中華民國的憲法。中國國內「泛藍」應該看清,目前的國民黨倒是中華民國的反對力量,完全是與共媾和、認賊作父的中華民國的叛逆。而臺灣綠營,國內「泛藍」倒是有必要談談合作的可能性。由於認識到瓦解中共是最重要的共同目標,所以綠營支持中華民國光復大陸,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總之,國內「泛藍」在唾棄臺灣的國民黨的同時,如果真心認同中華民國憲法,就應該認同臺灣、西藏、新疆等地根據憲政精神所擁有的民族自決權利,尤其對臺灣的獨立建國運動,在人權高於主權、民族自決權等原則下給予理解和支持。而國內「泛藍」的主要任務,不是反所謂「臺獨」,而是動員民眾、以抗爭或革命手段,在大陸光復中華民國。無論如何,去年成立的中華民國「大陸光復工作委員會」,讓世人看到了國內「泛藍」符合時代潮流的遠見和貢獻。

國民黨並不代表中華民國
民報 新聞 郭寶勝 ~ 2015年01月21日
☆ ☆ ☆
道法萬象~鄭成功1661年攻臺留下來的歷史文化
☆ ☆ ☆
長老教會的台灣情
◎ 盧世祥/資深新聞工作者

四十年前的八月十六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發表《人權宣言》,促請政府採取有效措施,「使台灣成為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那是台灣內部首次出現以團體形式公開主張台灣獨立,社會為之震撼。一九七七年,在那個戒嚴年代,主張台灣獨立可能惹來殺身之禍,長老教會敢於挑戰政治禁忌,主張台灣的未來由人民決定,鼓舞並助長了當時開始澎湃的民主潮流。
■ 40年前發表《人權宣言》
由於長老教會的國際背景,當局嚴辦異己的慣技略有放緩,但仍動作頻頻。警備總部及情治單位騷擾恐嚇接踵而至,內政部發函糾正,還發動媒體及外圍團體圍剿醜化。所有這些,長老教會都以「人權與鄉土是上帝所賜」,言所當言,義無反顧。面對可能的打壓,據參與起草的王南捷牧師回憶,他們先有防備,遇當局查問只提供部分名單,以確保後繼有人。
發表《人權宣言》,是長老教會鑒於美國國務卿范錫將訪問中國商談建交,乃藉卡特總統推動的人權外交,呼籲他堅持「保全台灣人民的安全、獨立與自由」。這是教會一九七○年代為大局發表的三次宣言之一。一九七一年秋天,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政府先後與各國斷交。教會關切國際逆境可能危及台灣生存,首次發表《對國是的聲明與建議》,呼籲國際社會尊重台灣人民的人權與意志,反對強權主宰台灣的命運。
也主張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選,以政治革新確保台灣公義和內在和諧。一九七五年,政府查禁白話字(台語羅馬字)聖經,台灣陷於國際孤立。教會發表《我們的呼籲》,促請政府維護宗教自由,突破外交困境,增進內部和諧團結,促進經濟社會衡平發展;教會也矢志維護誠實、公義、自由、和平,擔當時代的基督忠僕。
■ 忠實說出台灣心聲
長老教會三次發表宣言,向國際社會表達台灣人民自主自決意志,也針對大局提出具體主張,四十年後看來,都深具劃時代意義,忠實說出台灣心聲,如主政者順從民意,台灣現已成就「新而獨立的國家」矣。另一方面,回顧長老教會當年拒絕屈服,挺身而出,非有堅定的信仰和正義感,以及對這塊土地與人民深厚的情感,無以致之。
正因如此,教會至今仍繼續就國家社會重要議題,以「牧函」等方式,積極表達意見。長老教會與台灣人民站同一邊,可追溯到十九世紀中葉。從第一位傳教士馬雅各起,歷經清國、日本及戰後各時代,一百五十年來,長老教會耕耘、服務、奉獻不斷,一直是台灣堅實穩定的力量。
源自蘇格蘭的長老教會,在台灣傳教起初並不順利。一八六五年六月,馬雅各在府城(台南)傳教兼免費行醫,僅三週醫館就遭襲擊,被迫轉往打狗(高雄)。巴克禮在二崙(屏東竹田)曾遭村民從頭到腳潑糞,他從容以對,據說還曾回應:朋友啊!真可惜,如果把它澆在田裡,可長出多美好的稻子!長老教會對台灣的貢獻,大致可從幾個角色來看。首先,傳教士是啟蒙者,除了傳播福音,也從事教育,引入西方文明與科學知識。在日本時代實施國民教育之前,傳教士耕耘基層,打開公眾眼界。
一八七七年巴克禮設「大學」,培訓本土傳教士,課程包括實際觀測的天文學。一八八二年馬偕創牛津學堂,兩年後又成立女學堂,平埔族也受惠。一八八五年,長老教會在府城辦台灣第一所西式的長榮中學。同樣在府城,甘為霖設台灣第一家盲人學校「訓瞽堂」,造福盲人。百年樹人,所設學校有些至今仍弦歌不輟,作育英才無數。
傳教啟蒙都需媒體,一八八五年至今持續發行的《台灣府城教會報》,是台灣第一家、也是發行最久的報紙。傳教士還編著字典,其中,甘為霖的《廈門音新字典》,是以白話字讀說寫台灣母語的重要工具書,現今仍受推崇。教會推展的白話字,比漢字易學易懂,一般人幾個星期可學會,且讀說寫一致;長老教會譯有包括多種原住民語聖經,如今是延續台灣母語可貴的工具。
■ 釘根本地、認同住民
醫者是其二。在醫療匱乏的年代,傳教士傳播福音撫慰人心,還以行醫服務基層。其中,馬偕創下「鉗子(拔牙)+聖經(宣教)」的傳道模式。馬雅各設府城醫館(新樓醫院),與馬偕醫院一樣,至今服務社會。在彰化,蘭大衛「醫門四傑」,創基督教醫院,濟人無數,當地有「南門媽祖宮,西門蘭醫生」美名。
探索記錄者是其三。傳教士以敏銳觀察力,探索台灣的人文自然,留下珍貴紀錄。其中,馬偕的《福爾摩沙紀事》三十六章,除了回憶宣教工作,主要記錄他視為「最後的住家」的種種,堪稱「台灣學」必備讀本。甘為霖有《素描福爾摩沙》,向世人介紹「這個鮮為人知卻十分重要的太平洋島嶼」,現今讀來更有意思。
長老教會傳教士平時服務台灣,遭逢時局巨變更適時出手。一八九五年日本軍隊進佔府城,巴克禮、宋忠堅兩位牧師受當地仕紳懇託,出面斡旋,免去了生靈塗炭的場面。長老教會以「釘根本地、認同住民」為主旨,用實際行動關愛台灣,在這一精神文明薰陶之下,教會培育了台灣第一位哲學博士林茂生、第一位普選總統李登輝,民進黨十八位創黨者有六位是長老教會信徒,足見教會是精神的、行動的、堅定不渝的,也是台灣的。

星期專論》長老教會的台灣情
自由電子報 自由評論網~2017年08月13日


哪來「去中國化」?
◎ 自由電子報 社論

十二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綱草案上週公布,內容包括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其中歷史教學備受關注。一如以往,國內一些死抱「唯中國史觀」的人士,對歷史課程把中國歷史列入東亞史脈絡中討論,大加撻伐。他們所加的罪名,除了老把戲的「數典忘祖」,近年慣用的「去中國化」,與中國唱和的「文化台獨」;更不堪的,還以「台海不會陷入兵凶戰危嗎?」恐嚇台灣社會。
記取前此的爭議教訓,上週提出的課綱只是草案,國教院公布後,即將展開四個月的網路論壇與公聽會或公共討論程序,不再重蹈「黑箱課綱」覆轍。程序正義之外,這次內容還有不少改進與值得肯定之處。以歷史為例,課綱草案強調從「人民主體觀點」出發,連結學生的生活經驗,略古詳今,兼顧所處社會現狀,著重探討當代社會的形成歷史,「台灣人當知台灣史」。
其中最有意義的,在一般講授課目之外,還設「歷史考察」的探究與實作活動,讓學生由教師指導以實際查訪學習歷史。例如,國中生可就近進行對周遭長輩或親人訪問的口述歷史,探究地方變遷與人物、原住民人文特色、各地有形無形文化資產。高中生進一步思考,並考察探討「我們是誰?從何而來?走向哪裡?哪些人書寫的歷史定義了我們?」等基本問題,理解台澎金馬如何成為一體,形成多元族群社會,追求自治與民主,今天的台灣之所以為台灣。
強調以台灣土地與人民為主體,由近而遠、經實作而學習的特色,尤明顯展現於國中的地理課程。除了「田野觀察」,它還有「台灣的地名文化議題」,涵蓋「台灣」、鄉鎮市區、聚落等地名由來及演變,加上其間的族群文化互動,期待師生從學校附近的地名做起,探究其史地人文意義。同樣地,探尋本地農特產品、飲食文化,學子也可理解在地產業人文特色。有此基本認知,對這一土地、人民因認識而產生認同,又有高中課程的「地理視野」,從自然、人文地理角度探討台灣與世界的關聯,培育兼具本土意識與世界觀的學子,未來可期。
從同一角度出發,把中國史列為東亞史脈絡討論,不再詳述「盤古開天」以降的朝代演變,而重在探索「中國」的意義所曾經歷的變遷,內容也從一.五冊調為一冊;中國史仍在,哪來「去中國化」?它從先秦、兩漢起,分別探究國家與社會、人群移動、現代化歷程等主題,討論共產主義在中國發展及對東亞的衝擊,還新增了華人移民及華商對世界的影響。課綱強調學習台灣史也要認識世界史,介紹基督教、伊斯蘭等世界文明,也論及戰爭與和平、區域合作、經貿整合。經由如此安排,台灣、東亞脈絡下的中國、世界,成為三個歷史分域,建構下一代寬廣而平衡的史觀。
新課綱草案,因而特色十足。它以台灣為主體,歷史從史前原住民族說起,地理由台灣自然人文環境出發,公民著重社會探究及實踐,以現代觀念看世界演變,在理解台灣、形塑本土觀的同時,也培養世界觀。其次,它不再以中國為中心。來自中國的漢文化只是構成台灣文化的要素之一,台灣文化還有南島、荷西、日本等要素;國民教育不能把台灣當邊陲,要積極翻轉戰後至今學子對中國史地滾瓜爛熟,卻對台灣茫然無知的失根怪象。另外,它著眼角度寬闊務實,既廣泛討論全球化、多元文化、科技環境變遷等人類共同課題,也鼓勵學子從自身、家人、社區開始,以實地查考學習史地知識,以實踐培育公民素質。
課綱草案一經公布,若干政媒不做實質討論,只做政治攻訐,中國國民黨更為它戴上「包藏政治企圖、去中國化」的帽子,凸顯了該黨與中國同一鼻孔出氣的醜態不變,與土地、人民站在對立面,敵視台灣的心態不改。眾所周知,戰後長期以政治控制教育,在文化上全盤「去台灣化」,且對台灣人民箝制思想、全面洗腦的,就是這個至今仍冠「中國」名號的外來政黨。如今課綱草案一出,它故態復萌,做賊喊捉賊;「國民黨不倒,台灣就不好」,果真至理名言?

社論》 哪來「去中國化」?
自由電子報 即時新聞~2017年07月11日
☆ ☆ ☆
台灣人應以公投方式決定台灣前途
☆ ☆ ☆
自由廣場》中華民國從未退出聯合國
◎ 賴福順/文化大學退休教授

最近看到一長篇文章,台灣學者撰寫的〈中華民國為什麼被迫退出聯合國?〉,發現從頭到尾盡是當時政治謊言的複製品,最後結尾甚至超過當時的政治宣傳,竟然怪罪美國政府的種種不當。一九七一年,「中華民國」有無「退出」聯合國?查聯合國文獻,這一年之前、之後都有國家退出聯合國,獨獨這一年沒有任何國家退出。
那麼一九七一年十月二十五日究竟發生了什麼大事?對台灣、中國、聯合國甚或世界有什麼影響?在此很值得把這件世界大事,嚴重關係台灣前途的歷史真相披露出來。先看國內學者如何描述這件史實,基本上分成兩個觀點:一、藍營學者(支持殖民政府)以為「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二、綠營學者(支持殖民地)主張「中華民國」到此時刻消失了國際地位,少數的甚至以為「中華民國」至此已滅亡。
這兩種主張至今猶彌漫在台灣天空,但這僅止於是他們的觀點,毫無歷史事實的支撐,根本不是真正歷史。歷史事實如何?出乎台灣人的想像:歐美學者共同認定這個「中華民國」是台灣的假國號,也就是從1950到1971年,有一個不是中國的「國家」,喬裝成已經滅亡的「中華民國」,進而竊據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於是歐美學者將在這段時間的「中華民國」逕自改為「台灣」,既不是「中國」,也不是「中華民國」,僅是台灣而已。
這方面的著作很多,僅舉兩例,2007年美國政治學者Timothy L. Gall and Susan Bevan Gall等合寫《少年國家百科全書》(Junior Worldmark Encyclopedia of the Nations)(第五版,第一四六頁),除了指出台灣是一個國家(country)外,尚以為從1950年開始,台灣代表(Taiwan’s representation)在聯合國有超過20年,但支持國家逐年減少,終遭逐出。
最為經典者,當屬荷蘭國際法學者Bob Reinalda名著《國際組織史:從1815到現代》(Routledge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From 1815 to the Present Day)(第七六一、七六二頁),明白列出台灣(Taiwan)參與聯合國是1950至1971年,中國則是1945至1950年、1971年至今。歐美學者的論述有事實依據,1971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的2758號決議文,是驅逐(expel)蔣介石代表,因為《聯合國憲章》沒有驅逐任何國家代表的條文,所以不能寫成台灣代表。
該決議文最具關鍵的詞彙「恢復」(restore),之前幾乎所有台灣學者專家全都忽略了,什麼是恢復?意思是「失而復得」,也就是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被一個非中國的「國家」竊據達21年。因此,在這段期間的中國代表不是真正的中國代表,而是假「中國」代表,那個「假中國」就是台灣!
再查聯合國文獻,所有聯合國會員國的舊政權結束,新政權成立,新政權申請參與聯合國,大會通過該項申請,決議文一律使用「取代」(replace),此詞彙乃國際法用語,以舊政府被新政府取而代之。如一九九一年蘇聯滅亡,次年,俄羅斯「取代」蘇俄在聯合國的安全理事會席位即是。
聯合國有史以來,除了對中國席位的決議文之外,從未曾使用「恢復」,正因台灣冒用中國舊國號「中華民國」而喬裝成中國,竊占聯合國的中國席位,才使用了 restore 這個字。中華民國其實還在聯合國的安全理事會,只是席位已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了!

自由廣場》中華民國從未退出聯合國
自由電子報 自由評論網~2017年07月27日


自由開講》郝柏村睜眼說瞎話?
◎ 展昭

不久前,郝柏村談到白色恐怖時說,「我們在大陸失敗,到處都是共產黨潛伏分子,我們為了保衛台灣,不能容許中共分子在台灣社會各階層潛伏,當然我們採取了很嚴厲的措施」。他強調,「我承認,不免有私人的恩怨做為報復,也許有不少冤案,但這不是當初戒嚴本身的政治錯誤。」
郝柏村指出,台獨分子及共黨對蔣中正有很多汙衊,希望台灣的二千三百萬同胞除了感恩蔣中正外,每個人還要很冷靜、客觀地憑著良心想一想,如果沒有八年抗戰,台灣今天還是日本人的,如果沒有蔣中正帶著國軍守住台灣,那卅八年台灣就被共產黨統治了,哪有今天的民主自由?如果台灣被共產黨統治,台灣人必須歷經三反、五反、文化大革命乃至於饑荒,所以台灣人民是抗戰勝利最大的受益者,將抗戰歷史真相讓兩岸人民知道,是消除台獨意識的正本清源措施。
對中共的陰險如此了解的郝柏村,最近到中國南京參加「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史學術研討會」,於閉幕演講中表示,今天台灣人民能夠當家作主,以及社會的進步繁榮、經濟的發展,都是由於抗戰勝利、台灣回到祖國懷抱。「如果還在日本的殖民下,能有今天的台灣嗎?不可能的。」並且說:「建國成功我們很坦白的說,當然是共產黨的功勞。」他並深信,當前大陸正積極推動的「一帶一路」宏遠經濟合作計畫,將會帶動周邊沿線國家走向均富道路。
這不是前後自相矛盾嗎?中共「竊佔」阿歐西國土,把「偉人」蔣介石趕到台灣,讓數百萬中國人流亡到台灣避難,所有財產也都被沒收充公,最後兩蔣反攻復國無望,含恨以終,此仇可謂不共戴天,身為兩蔣「忠心耿耿」家臣的郝柏村,如今還有臉對當時敵人歌功頌德,這也算是軍人武德嗎?艾森豪將軍是德裔美國人,二次大戰時卻能深明大意,率領盟軍攻打自己的祖國,這才算是真正的軍人武德吧?郝柏村是否晚節不保?
郝柏村也睜眼說瞎話,沒有國內外人士無數次抗爭,甚至有人死亡,台灣人民能夠當家作主嗎?當初台灣人在日本的殖民下,領先中國起碼五十年,官員清廉,政治民主,治安良好,經濟繁榮,蔣介石來台只是帶來官僚的貪汙腐敗與屠殺,治安敗壞、經濟凋敝、民不聊生。日後台灣的經濟繁榮是靠美援幫助與民眾的努力,國民黨與其所有附隨組織卻都像「吸血鬼」一樣,巧取豪奪日本留下的財產、民眾私產與眾多勞工血汗錢,成為舉世最富有的政黨,許多高官家產更是富可敵國,甚至有人名列富比世排行榜!
國民黨這個外來政權與其高官可懂得飲水思源嗎?台灣提供他們避難的場所,他們卻說,如果當初沒有蔣介石保衛台灣,台灣早已被中共赤化,這種歪論透過長期黨國教育的洗腦,許多人居然信以為真,有些人至今居然還「感恩戴德」!甚至為他在二二八事件的責任文過飾非,以為可以「將功折罪」。試問,對眾多受害者與其家屬而言,有誰會在乎加害者胸前有多少勳章?何況這些勳章有幾個是貨真價實?還不是自封的居多?
試問,當年蔣介石都沒有能力保衛大陸,哪有能力保衛台灣?保衛台灣的是海峽天險與美國的第七艦隊,更何況當年中共也沒有一艘像樣的戰艦、運輸艦,也沒有傘兵、運輸機或戰鬥機,如何有渡海攻擊台灣的能力?當年中共部隊攻擊金馬所搭的船只是破爛漁船,又如何有能力渡海攻台?中共之所以攻擊金馬,是因為金馬與大陸近在咫尺,豈容「叛亂團體」據地為王並隨時趁機偷襲他?
守住金馬的也非蔣介石的嫡系軍隊,而是孫立人所訓練的台灣新軍、美國的後勤支援與日本將領所組成白團的扈後指導。孫立人曾說,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在大陸被中共徹底擊敗,已經潰不成軍,如何再作戰?守住金馬也不等於保衛台灣,因為中共如果有意願與能力攻擊台灣,他們難道不會繞道金馬直接攻擊台灣嗎?一旦拿下台灣,金馬不戰自降。如同當年麥帥繞道台灣,直接攻擊日本,一旦日本投降,其他日本佔領的地區自然投降。長久以來,國民黨教育與媒體卻一直誤導視聽,讓大家以為沒有蔣介石保衛台灣,台灣就會被中共佔領,實在很可笑。
其實當年中共不僅沒有能力攻擊台灣,也沒有意願,因為他們知道台灣是美國的保護地區之一,他們哪裡敢向天借膽?當年國府之所以能來台接收,是因為麥帥指令,若沒有麥帥指令,蔣介石敢來台灣嗎?蔣介石自己也曾向當時陳誠坦承台灣只是麥帥委託管理而已,不可當作反攻基地,為何其他國民黨人敢大言不慚表示台灣是「回歸祖國」?國民黨的居心有誰不知?無非想萬年統治台灣並把台灣當他們的「復興基地」罷了。
蔣介石屠殺那麼多台灣人與中國人,卻要兩岸人民對他「感恩戴德」,莫非是神經病不成?台灣人雖然沒有三反、五反、文化大革命乃至於大饑荒,卻有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的大屠殺與政治迫害,以及長達近四十年的戒嚴體制,與三反、五反、文化大革命相較,不遑多讓。如果沒有美援,台灣也會發生大饑荒。郝柏村一生大部分歲月在台灣度過,可曾對養他的台灣人表示一點感激?

自由開講》郝柏村睜眼說瞎話?
自由電子報 展昭~2017年08月04日
☆ ☆ ☆
海軍陸戰隊儀隊~2017年海軍聯合婚禮
☆ ☆ ☆
荷蘭在臺灣打的獨立戰爭
◎ 劉哲瑋/國立臺灣大學政治所

翻開臺灣史課本,很多人都背過這一串: 1624 年 ~ 1662 年荷蘭殖民台灣南部、1626~ 1642 年西班牙殖民台灣北部。 除了年份有點有趣外,很少有人發現荷蘭與西班牙當時在幹麻,為何荷蘭佔領台灣後西班牙要趕來,而荷蘭為何又要趕走西班牙? 如果只從臺灣島視角出發,完全看不出為什麼。
荷蘭當年在東亞要找一個據點,很多人不知道為何荷蘭要在東亞要找據點,許多人或許會回答貿易,這算是一個不完整的答案,當時荷蘭在印尼雅加達(巴達維亞)早已建立東方總部,且歐洲人為了香料東來,盛產香料被稱為香料群島的摩鹿加群島也在印尼,那為何還要找其他據點?
■ 荷蘭與西班牙爭奪台灣的秘密~其實是為了「獨立」
1916 年出版的漫畫《荷蘭最珍貴的珠寶》,形象而生動的描繪了當時荷屬東印度在荷蘭所有的殖民地中舉足輕重的地位。荷蘭在還沒獨立前是西班牙帝國的領土,包括荷蘭與今日的比利時、盧森堡全境,以及法國和德國北部的部分地區一起被合稱為哈布斯堡尼德蘭,當時因為信奉新教的尼德蘭為了脫離殘暴的舊教西班牙帝國而反抗。
尼德蘭與西班牙帝國打了場八十年獨立戰爭(1568 年 ~ 1648 年),於 1581 年北方七省發布後來影響美國獨立宣言的誓絕法案(Act of Abjuration)建立尼德蘭七省共和國持續與西班牙帝國作戰, 當然這場戰爭的戰場不可能只在陸地進行,包括海上與殖民地都是戰場範圍。
■ 臺灣作為荷蘭獨立戰爭的戰場
當時西班牙帝國握有兩大生財工具:西方的美洲銀礦以及東方的亞洲香料。西班牙帝國在美洲開產出許多白銀,運到菲律賓後再利用這些白銀與大明國購買瓷器、絲綢 …等物品,最後再賣回歐洲、美洲。尼德蘭七省共和國為了阻斷這樣的貿易,首先兩度攻擊屬於葡萄牙的澳門,但是都以失敗收場,之後進攻澎湖,然而被大明國擊退。
於是尼德蘭七省共和國在 1624 年來到台灣,而大明國不認為台灣是她的領土,所以尼德蘭七省共和國就理所當然的佔領台灣(這邊就可以打臉「台灣自古屬於中國」說),而西班牙當時在菲律賓馬尼拉建立據點,佔領台灣南部確實離西班牙很近,但西班牙也不甘示弱在 1626 年佔領台灣北部,之後在 1642 年荷蘭人趕走西班牙人,因此 這句課本上說的「荷蘭於 1642 年趕走西班牙人」,放在八十年獨立戰爭脈絡之下,其實就是荷蘭在台灣打了場獨立戰爭。
而八十年獨立戰爭最後在 1648 年結束,在同年結束的還有歐陸因為宗教爆發的一場國際戰爭 ~ 三十年戰爭,兩場戰爭結束於同一年並簽了西發里亞和約,這條合約的簽署被視為是「民族國家」的濫觴。對於獨立、國家、建國有興趣的都應該了解這段關於民族國家濫觴的歷史。
■ 清荷聯盟、東英合作
而荷蘭最被遭鄭成功趕走後,作為統治台灣島的明鄭勢力如何對抗大清?其實當年荷蘭被趕走後跑去跟大清組成清荷聯盟,先在金門驅逐掉明鄭勢力,荷蘭後來又在雞籠建立貿易基地,然而大清為了對抗台灣島上的明鄭勢力,發布遷界令:「將山東至廣東的沿海居民內遷三十至五十里,並將房屋焚棄,不准百姓復界」,然而這樣的作為也使荷蘭無法對大清進行貿易,荷蘭人遂退出雞籠。
而東寧則是跟英國建立關係,英國東印度公司 1670 年首度來台,與東寧王國協議成立非正式通商條款 37 條,1672 年正式訂定協議條約 13 條,並在安平籌設商館,出口糖與鹿皮並進口西洋槍砲以增強東寧軍隊的戰鬥力,另外更請求英國人訓練砲兵,戰爭時更借用英國砲兵手作戰,為何選擇英國?因為在 1652 年~1674 年間,英荷發生了三次戰爭,俗話說的好: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嘛~從這可以看出,台灣脫離史前進入歷史時代,就被牽扯進國際複雜的情勢中。
■ 尼德蘭七省共和國的巔峰時代
於 1581 年發布誓絕法案而獨立的尼德蘭七省共和國,在這時被譽為荷蘭的黃金時代,當時的貿易、科學與藝術等方面獲得了全世界的讚揚,被視為荷蘭的巔峰時期。有多巔峰?荷蘭當時創造許多世界第一。1602 年,荷蘭東印度公司(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 VOC)成立,是全球史上第一間跨國公司。荷蘭東印度公司壟斷亞洲貿易長達兩百年,成為 17 世紀全球最大的商業企業,香料的大量進口帶來了龐大利潤。
1609 年,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成立,是世界上第一個證券交易所,比倫敦證券交易所早了一個世紀,歷史上第一支股票也是出現於荷蘭。而歷史上首次被記錄到的泡沫經濟也發生在此時,1637 年發生鬱金香狂熱,造成荷蘭各大都市大亂。而美國的大都市紐約,也跟荷蘭有關係,1624 年這裡曾經是屬於荷蘭西印度公司,地名為新阿姆斯特丹(New Amsterdam),在英荷戰爭後才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 多元包容造就荷蘭的偉大
由於當時歐陸因為宗教爆發三十年戰爭,許多難民逃難到尼德蘭七省共和國,因此產生對不同宗教的包容,這樣的寬容風氣也促使圖書出版商蓬勃發展,讓許多在國外被認為有爭議性的宗教、哲學和科學等書籍,在荷蘭印刷出版,再秘密運至其他國家,荷蘭共和國在 17 世紀成為歐洲的出版社。
對比現代荷蘭是世界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國、對於毒品除罪化、性交易合法話 …..  看在許多人眼裡似乎如同地獄一樣,就可以看出荷蘭社會的多元包容性,我想台灣要成為一個美好社會應該就如同這樣,如果這是地獄請送我去吧。

荷蘭在臺灣打的獨立戰爭
BuzzOrange~2017年08月10日
☆ ☆ ☆
☆ ☆ ☆
分手其實不可怕,失戀讓人成長的五個理由
� 即時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人生總有碰到心碎分手的時刻,當某個再熟悉不過的人突然從你的生命中退場,那種痛徹心扉的感覺實在令人難以承受。對每個人來說「失戀」是愛情的悲劇,也是最糟的結局,但沒經歷過失戀階段,你的人生就無法有成長的機會。《MF 變型男》網站整理了5點失戀會帶來的收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① 學會感恩。
剛分手時,一定會無法接受這個事實,甚至責怪對方的狠心無情。不過,當你逐漸平靜下來後,就會不自覺回想起那些過去愛情中美好的部分,感謝對方過去的付出及在人生中曾陪了你一段路。
② 有了放手的勇氣。
如果沒有經歷過分手階段,你大概會害怕對一個人放手,因為你沒辦法想像失去對方的生活到底該怎麼過下去。其實這一切都只是慣性依賴在作祟,有了第一次的分手經驗後,你會知道這世上沒有人會因為失去另一個人而活不下去。
③ 變得更堅強。
如果能聰明坦然地走過失戀的磨練,你將會更加堅強獨立。對第一次分手的人來說,那種感覺就好像世界末日般的悲慘,當你深刻體會到從未曾有過撕心裂肺之痛,往後就再也沒有任何事情可以擊倒你了。
④ 懂得珍惜。
在愛情的世界裡,往往只看到對方,而忽略了身邊的人。當你失戀低潮時,才發現到那些為你加油打氣的親朋好友永遠對你不離不棄,於是你不再看自己失去什麼,而是看自己擁有了什麼。
⑤ 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愛上一個人後,整個人的生活習慣與作息,全都圍繞著她而運轉。跳出這段感情後,恢復理智的你終於可以將重心慢慢擺回自己的身上,重新檢視上一段感情失敗的原因,了解自己要的到底是什麼,這樣才能讓下段戀情更加成熟。

分手其實不可怕,失戀讓人成長的五個理由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5月08日
☆ ☆ ☆
☆ ☆ ☆
❀❀❀7
☆ ☆ ☆
由德川家康到坂本龍馬的李登輝
◎ 施正鋒

李登輝跨越兩個外來政權,是國民黨「催台青」政策下的樣版,由於出身美援機構農復會(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農委會的前身),技術官僚的色彩比較強,被認為沒有政治威脅,因而超越邱創煥、以及林洋港等台籍政客。原本只是國民黨政府用來安撫台灣人的暫代品,沒想到欽定接班人孫運璿在1984年中風,李登輝一路由台北市長(1978-81)、台灣省政府主席(1981-84)、做到副總統(1984-88)。蔣經國於1988年初病逝,李登輝無預警接班,又由代理到真除國民黨主席,逐步推動台灣的政治民主化。
面對國民黨保守派(非主流派)的掣肘,李登輝結合黨內開明派、以及本土派成為主流派,先在驚濤駭浪中走過「二月政爭」,接著年由老國大選上總統,任命軍頭郝柏村為閣揆,一方面杯酒釋兵權、另一方面逼退坐大的李煥。在「三月學運」後,李登輝順勢號召民進黨召開「國是會議」,先在1991年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結束「萬年國會」,展開一系列的修憲(1991, 1992, 1994, 1997),特別是國會全面改選、以及總統直選,奠定目前的憲政體制,或稱「中華民國在台灣」。
由於被視為惡紫奪朱,李登輝只好以政領黨,藉著黨國體制的威權遺緒,主導台灣的民主化,同時提高本身的統治正當性。在1980年代後半,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席捲亞洲,菲律賓(1986)、以及韓國(1987)相繼民主化,中國又在1989年發生六四天安門事件,李登輝如果不能主動從事政治改革,恐怕國民黨政權不保。或許是珍惜台灣經濟發展的成果,也有可能出於曲線的人生哲學,李登輝採取漸進的改革模式、騎驢找馬,制度上新舊並存,包括國會選舉制度採取混和制,而憲政體制雖然朝向總統制,不過,由於憲法上還有最高行政首長閣揆這塊盲腸,權責上仍有爭議。
就國家定位上,李登輝不願意延續國共鬥爭,希望能以「兩個中國」來框架彼此的關係,未被對方接受,只好以「兩個地區」來虛與委蛇,也就是『兩岸人民關係條例』(1992)所謂的「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到下台前,李登輝提出「兩國論」(1999),也就是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關係早就已經是「國家與國家」、或「至少是特殊的國與國的關係」,依然不脫「兩個中國」的思維。
在論述上,李登輝將外來政權的「內地化」改弦更張為「本土化」,所謂的「新中原」、或是同心圓般的「立足台灣、胸懷大陸、放眼世界」,表面上仍然以正統的中國人(或是華人)自居,其實是嘗試用世界來沖淡中國的羈絆,也就是「台灣化」的努力,難怪被中國、及統派當作頭號戰犯。
只不過,李登輝認為台灣已經獨立、所以沒有必要推動台獨,或稱「獨台」、「B型台獨」。他或許是出於務實的考量,不願意捲入「台獨=台毒」的污名;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接受「獨立是指由某國獨立出去」的狹義解釋,台灣目前不接受中國統治、當然沒有獨立的課題。僅管如此,獨派多半視之為盟友,尤其是台獨聯盟主席黃昭堂。
陳水扁在2000年贏得大選,李登輝被同志逼辭去國民黨主席,次年,又因為替台灣團結聯盟站台而被開除黨籍。大體而言,他對於政黨政治的想像是兩個本土政黨的理性競爭、而非藍綠陣營你死我活;我們可以看到,國民黨四分五裂,衍生新黨、親民黨、台聯,甚至於馬王「九月政爭」,不是因為討厭他而出走、再不然就是背後有他的影武。李登輝在2004年的「二二八百萬人手牽手護台灣」助陳水扁一臂之力,日後摩西與台灣之子父子成仇,應該是始料未及。
由於接受日本教育,李登輝在所不免受到日本思潮影響,譬如「國家正常化」,間接左右游錫堃擔任民進黨主席時所通過的『正常國家決議文』(2007)。在政治光譜上,他被視為國民黨本土派的精神導師,五連霸的國會議長王金平不說,蔡英文政府也有他的人馬,連標榜白色力量的台北市長柯文哲也必須請益。照說,國民黨延攬的本省籍政治人物經過反覆查核,有一定的奴才性格,唯有李登輝英雄造時勢,打著藍旗反藍旗,應該也是日本的人生哲學。由等待杜鵑啼的德川家康、到策動薩長同盟的坂本龍馬,猶如川流不息。

由德川家康到坂本龍馬的李登輝
民報 新聞 施正鋒 ~ 2016年09月05日
☆ ☆ ☆
☆ ☆ ☆
先低頭認識自己的錯誤,才能看清遠方的成功
� Mr.T(Thinking)/曾明騰

《失敗為成功之母、認錯為成功之父、勇氣為成功之源。》在人生路途中,跌倒重不重要?很重要!有時候是你自己不小心跌倒,有時候是別人有意或無意將你絆倒,有時候是老天爺希望你跌倒,但跌倒的真正用意是希望你再爬起來,勇敢前進並學習到經驗與教訓,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失敗為成功之母。」我小時候常會想如果失敗是成功的媽媽,那成功的爸爸是誰呢?而這個很無厘頭的問題直到我出社會並經歷了很多事件後,有一天我突然靈光一閃,我發現成功的爸爸是誰了,就是「認錯」。
當你犯錯了卻死不認錯,一意孤行,將自己、將家人、將組織帶入危險的境界,這可是會離成功越來越遠的;若當你犯錯了,馬上發現自己的錯誤,立即認錯、彌補與改進,這一段辛苦的過程可是很珍貴的,因為你會知道什麼才是你該珍惜、該保護、該守護的「成功」。所以,我認為:「認錯為成功之父!」後來,我又想:如果成功有了爸爸和媽媽,但他的動力養分從哪裡來呢?我們知道卵生動物的胚胎發育是由卵黃和卵白來提供養份,而胎生動物的胚胎發育是由是由母體的血液來提供,那「成功」的養分來自於哪裡呢?我的小腦袋轉了轉,不就是「勇氣」嗎?跌倒了爬起來,犯錯了去認錯,這些不是都需要勇氣嗎?所以,當你擁有滿滿的勇氣,能面對人生所有的跌倒,能勇敢挑戰所有的犯錯,能調整、修正並勇敢去完成夢想,因此,我認為:「勇氣是成功之源!」
所以,我在帶領班上的孩子時,我會讓他們去嘗試錯誤,即使事先我便知道孩子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不可行,可能會失敗,但我仍會讓孩子們自己去嘗試、自己去感受、自己去體驗,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無法去正面看待失敗這件事,無法去承受失敗所造成的衝擊,這才是真正可怕的事!甚至我會在孩子們一帆風順的時候,在前方幫他們築起一道道高牆,讓他們去撞牆、去挫折,再透過陪伴與激勵的話語,鼓勵他們挑戰自我,勇敢攀爬過這一道道高牆,只為了帶孩子們去看見這些高牆後的美麗風景,並讓他們更能肯定自己且欣賞團隊內的夥伴,團隊為了共同目標與願景而努力是一件非常令人感動的事!而這些都能透過陪伴、引導、激勵等方法將孩子們內在動機與表徵行為予以結合,形塑最佳的團隊樣貌。
我跌倒過很多次,也常常在犯錯,但每一個事件當下,我都虛心接受, 誠心認錯,即使不是我的錯誤,但總能透過反躬自省去學習到更多也感受更多,勇敢地去調整、去修正、去學習,我不知道我是不是成功了?但我知道,我還是會不斷地堅持我的夢想,相信著正向迴圈與善念循環,終身跨領域學習並持續著我天馬行空式的思考。
感謝我人生路途上的每一個人,無論好壞,都是貴人!
感謝我人生路途上的每一件事,無論好壞,都是值得!
感謝我人生路途上的每一時刻,無論好壞,都是人生!

先低頭認識自己的錯誤,才能看清遠方的成功
今周刊/Mr.T的翻轉教室~2015年03月13日
☆ ☆ ☆
☆ ☆ ☆
❀❀❀8
☆ ☆ ☆
苗博雅評輔大性侵案,夏林清求償敗訴
◎ 李奕緯/台北報導

輔仁大學社科院心理系2015年發生王姓男學生涉性侵酒醉學姊事件,時任社科院院長夏林清處理過程遭外界質疑不當,台北市議員苗博雅也製作影片《十分鐘認真包:夏院長哪裡出了包?》PO網,臉書點閱高達25萬,結果遭夏林清提告求償1元並要求公開道歉。夏林清指稱,苗博雅在影片中宣稱周姓同學第一時間到現場接觸被害人,證詞卻因為被施壓而改變,但事實是周同學根本沒到現場,但台北地院認定苗博雅言論是依據輔大心理系公開會議記錄,周同學沒到案發的樓梯間,也是第一時間到醫院探視被害人。
苗博雅並未誇大惡意侵害夏林清名譽,只是對可受公評之事發表善意評論,今判她勝訴免賠。判決指出,法官認為,苗博雅言論是評論可受公評之事,如果能提出有相當理由確信為真實的證據資料,自然不負侵害名譽的損害賠償責任,依據2016年6月7日輔仁師生討論會會議紀錄,周同學在會議中表示:「… 我第一時間是非常靠近當事人… 夏老師問我說,我現在這個場的意見是只有我是跟大家意見相左的…我一直都沒有辦法同意當事人有任何一點清醒的可能,然後我跳針了非常多次… 但最後我也同意了,對,那次是僵持最久的一次。」
法官審酌,苗博雅在影片中說周同學是「案發後到現場看到被害人狀態的人」,符合周同學說自己「第一時間是非常靠近當事人」,要旨同樣都是表達周同學與被害人接觸時點相距案發時間不久,且就算周同學沒到樓梯間只是到醫院,也確實是在案發後第一時間非常靠近被害人,此外,周同學自稱「我跳針、我最後也同意了、僵持」,則苗博雅在影片中說周同學「在不斷的被多數人質疑的同時,最後她也覺得屈服了」,說法也並非沒有根據,不能說未經合理查證。
法官並認為,全案涉及國內知名大學發生性侵害案件以及案件處理程序,與公共利益顯然有關,屬於可受公評之事無疑,苗博雅對此在影片中評論:「講難聽一點其實就是對證人施加壓力」、「難道沒有串證的疑慮嗎?」「妨礙了後續司法審判的公正性」,縱使措辭用語並非精確,仍可認屬於適當評論,不具違法性。法官最後認定,苗博雅評論內容、用語縱使較為偏頗、聳動、誇張,令夏林清感到不快,但言論事實陳述部分經過合理查證,有相當依據得以確信為真,意見表達部分也是就可受公評事做善意評論,依據法律保障善意評論的原則,認定苗博雅言論並不成立侵權行為,不需要對夏林清賠償道歉。可上訴。

苗博雅評輔大性侵案,夏林清求償敗訴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9年01月22日


中共為什麼高調紀念二二八
◎ 郭寶勝/美國華人教會牧師

二二八事件今年滿70週年,中國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表示二二八是臺灣灣同胞反抗專制統治、爭取基本權利的一個正義行動,「是中國人民解放鬥爭的一個部分。」他並表示北京當局要舉辦一系列活動來紀念二二八70周年。2月23日,北京高調舉行紀念臺灣人民「二二八起義」70周年座談會。
中國國務院台辦副主任龍明彪,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林文漪出席並講話。林指出,70年前,英勇愛國的臺灣人民發動了反對國民黨當局獨裁統治的愛國民主運動,匯聚成了全國同胞愛國民主運動的巨大洪流,展現出臺灣同胞薪火相傳的強大愛國主義精神。作為獨裁政權的中共為什麼高調紀念臺灣228事件呢?大體而言,有以下三個原因:
■ 一、籠絡臺灣人及綠營人心,強化對臺灣的統戰。二二八是綠營人士共同的心結,中共紀念二二八,在感情上拉近與臺灣人和民進黨距離,消除對立,為下一步統戰做好準備。綠營中不少人只恨國民黨,對共產黨並沒有記憶,這部分人,也許會在中共高調紀念二二八後被統戰。一般人都認為:「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不少綠營人士只以為當前最主要的敵人是國民黨,批判國民黨的人就成為了朋友。
這些人士對中共存有幻想,甚至有人動過聯共抗國民黨的念頭。根據綠營領袖蔡同榮的回憶錄,早年在美國的臺獨聯盟為了救臺灣而與蘇聯情報人員聯繫,甚至前往莫斯科進行聯絡工作(見《顧臺灣》一書72-73頁)。中共通過紀念二二八批判國民黨專制政權,會贏得不少臺灣人的好感,這為進一步統戰綠營埋下伏筆。中共也發現過去12年來過於親近外省人的行為,已讓臺灣本土人士與自己漸行漸遠。透過對「二二八事變」的紀念,北京似乎要積極擁抱臺灣的本土勢力。
■ 二、 二二八是藍營尤其是國民黨的恥辱和打臉的事情,但國民黨在臺灣已經大勢已去,中共此舉明顯是不再施力在國民黨、而要統戰民進黨的訊號。民進黨是執政黨,它就起家在二二八平反上,高調紀念二二八是公開統戰目前還搖擺不定的蔡英文政府的正式開始,也是對已經徹底降服的藍營不再施力的標誌。
根據史料記載,中共從建政到文化大革命前,每年都要高調紀念二二八。文革時期中斷。改革開放後,由於跟國民黨政府關係緩和,紀念二二八都非常低調。1990年代中期後北京和國民黨政府有了矛盾,北京升級了對二二八的紀念,如1997年北京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舉辦紀念二二八50週年座談會。錢其琛副總理發表了演講。連戰2005年訪問北京後,國共聯手、情好日密,二二八的紀念就一直被北京淡化。
蔡英文上臺後,國民黨在臺灣的聲望並沒有因為民進黨政府的失能而提高。而且藍營基本上已經對北京政權徹底降服,成為隨叫隨到、可以頤氣指使的哈巴狗,所以不再使用資源在國民黨及藍營身上,而集中力量在下一個目標即綠營身上,成為北京當局的不二選擇。於是紀念二二八就成為對綠營的一個突破口。
■ 三、中共也要通過紀念二二八,搶占對二二八的解釋權,不以臺獨、自治作為二二八人民抗爭的主要訴求,而要以反對國民黨黑暗統戰作為二二八的發起原因。要把臺獨、自治從二二八中剔除,對謝雪紅等共產黨元素不斷放大。似乎共產黨領導了二二八,臺灣人要感恩共產黨一樣。
中共喉舌《新華社》近日引述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褚靜濤表示,二二八是官民矛盾、是臺灣人民自發的愛國愛鄉運動,「臺獨勢力將事件歪曲為外省人對本省人的迫害、屠殺,並以此作為鼓吹臺獨的重要工具。這是對歷史真相的惡意扭曲,是對受難先烈的褻瀆和誣衊」。臺盟歷史研究專家、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研究館員徐康也表示,二二八事件有不少外省人和臺灣本省人在危難關頭互相幫助,留下了很多感人事蹟,臺獨勢力卻將二二八渲染為本省人與外省人矛盾激化產生的分裂運動,是站不住腳的謊言。
總之,在國民黨及藍營已經徹底降服、趨向統一的今天,中共高調以反國民黨獨裁政權、反臺獨曲解歷史的姿態來紀念二二八,不僅意在打擊綠營中的激進臺獨力量,更重要的是旨在統戰綠營中躊躇不定的中間派,讓他們誤以為中共是對付共同敵人的朋友,是該「兩岸一家親」的朋友。聖經說,魔鬼常扮作天使的模樣。對中共狡詐的統戰伎倆,萬望民進黨及綠營能夠明察秋毫、謹防上當。

中共為什麼高調紀念二二八
民報 新聞 郭寶勝 ~ 2017年03月02日
☆ ☆ ☆
☆ ☆ ☆
❀❀❀9
☆ ☆ ☆
英政府回應公民聯署:台灣非獨立國家
◎ on.cc 東網專訊

英國公民要求英國政府回應「承認台灣為國家」聯署案,由於聯署人數突破萬人,英國外交部近日按法律規定,作出正式官方說明。英國政府拒絕承認台灣是獨立國家,因為早於1950年已承認北京政權是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承認台灣為國家」(Recognize Taiwan as a country)由英國公民查普曼(Lee Chapman)提出,由於聯署人數早已突破1萬人,按照英國法律規定,政府必須提出正式回應。
英國外交部於22日提出的備忘錄表示,英國政府不承認台灣是獨立國家,因為1949年撤退到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仍然在憲法中宣稱對中國大陸擁有主權,儘管它實際上不否認北京對大陸的統治。換言之,台北的中華民國政府奉行一(中)國兩(政)府原則。英國外交部在備忘錄進一步解釋稱,英國政府在1950年承認北京政權是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
對台北只保留一個領事館,直到1972年倫敦與北京簽署互換大使的協議才撤離這個領事館。備忘錄還說,根據1972年的中英協議,英國政府的立場是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並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張台灣是其一省的立場。這構成英國與台灣雙邊關係的基礎。英國絕不會與台灣建立政府間關係,且避免任何會導致政府承認的行動。

英政府回應公民聯署:台灣非獨立國家
on.cc 東網專訊 台灣~2016年01月24日


聯署促美承認台為主權國,逾1.6萬人支持
◎ on.cc 東網專訊

美國公民日前透過白宮請願網站(WE the PEOPLE),發起要求美國政府「承認台灣是一個獨立主權國家」的聯署行動,截至目前已有超過1.6萬人聯署。請願指出,台灣選出首位女總統蔡英文,顯示政權和平轉移、象徵台灣促進人權與性別平等,但台灣僅與少數國家有正式外交關係,大陸以軍事演習威脅台灣,還霸凌全球,要他們相信只有「一個中國」。
在三藩市灣區台僑社團活躍人士、前僑務委員高玉麗表示,「我是認同主權獨立,對這一請願,我是一定要支持的,我只求我們的國家不要總是被打壓,其實只要把台灣改成中華民國,不就好了嗎?」但外界質疑該項請願活動幕後動機與目的。
該聯署行動最先是由佛羅里達州提塔斯維爾市署名為C.S.的人士發起,並於上月19日向白宮網站提出,目前已有超過1.6萬人聯署。根據規定,若在一個月內有10萬人聯署,美國政府就要回應有關提案。發起人說,「這個東西在國際上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意義,對台灣有利。如果没有成功或即使成功了,但是票數很低,會讓台灣在國際上很不好看。」

聯署促美承認台為主權國,逾1.6萬人支持
on.cc 東網專訊 台灣~2016年02月03日
☆ ☆ ☆
中華民國1062輯
中華民國1061輯
陸戰隊怪喀 ▶ 部落格文章輯
☆ ☆ ☆
❀❀❀10

2018/1/1

中華民國~台灣主權1071輯

台灣價值的確認與凝聚,是台灣存亡的重大課題
「台灣人認同」不是與生俱來
◎ 王美琇/專欄作家

「台灣人認同」不是理所當然存在,也不是與生俱來,這幾年,開始出現了緩慢衰退的跡象。在新聞的流動中,其實已經浮現若干值得警覺的線索。包括土生土長高雄人成為中共十九大黨代表;太陽花獨派學生赴中國就業;共諜事件頻傳;中國加碼拉攏台灣年輕人和創業家、福建省宣布招募千名台灣教師等。更怵目驚心的是,一個長期觀測認同趨勢的民調,測出了令人冒冷汗的警訊。
根據政大民調中心對台灣人認同所做的民調顯示,「台灣人認同」從二○一四年的最高點六十.六%降至二○一七年的五十六%;而「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雙重認同,則從二○一四年的歷史最低點三十二.五%上升至二○一七年的三十六.六%。換句話說,過去四年間,台灣人認同衰退了四個百分點。
■ 嚴肅面對認同流失
為什麼會這樣呢?首因當然是馬英九的傾中政策和統派媒體的推波助瀾,讓中國因素躍升成為顯性,而台灣主體意識退居隱性。然而弔詭的是,二○一六年蔡執政一年半以來,台灣人認同竟然不進反退?其中因素就值得探討。首先,蔡總統就任時宣示「在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下 …」,其實就預言了蔡政權和民進黨會往「中華民國體制」積極靠攏。
民進黨重返執政後,始終缺乏向人民訴說歷史真相的勇氣和實踐,不斷退化到「一中法統」的中華民國憲法和體制,最後只是讓台灣社會更加模糊化台灣認同與中國認同的區隔。也就是說,蔡政權和民進黨不斷合理化、合法化中華民國體制,同時,在台灣認同的國族建構工程又顯得漫不經心和怠惰,一進一退之下,該如何期待「台灣人認同」會與日俱增呢?
再者,蔡政府相關部會和民進黨各縣市政府,對台灣國族認同的建構工程不夠積極任事。拚經濟很重要,但是讓台灣認同極大化形成「台灣熱」,才能成為壯大社會動能的驅動引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應將宣揚「台灣認同和認識鄉土」視為「堆柴火」的國族認同運動,人民自然會在「堆柴火」的集體氛圍中找到自己鄉土的特色和創造力,以及自我的價值和信心,進而成為產業再造與區域再生的動能。這是一種從在地文化、國族信心到創新經濟的路徑圖,各國都有許多成功的案例。
■ 台灣人認同的歷史軌跡
當蔡總統和民進黨以趨近中華民國體制的維持現狀,企圖維持某種看似團結的假象,事實上不但沒有化解島上的兩極衝突,甚至讓「台灣人認同」呈現隱形化和緩步退化的現象,令人擔憂。試問:如果國民黨和民進黨都在一中法統的中華民國體制內論輸贏,這兩個黨的差別在哪裡?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都是「中國認同」的兄弟黨,和台灣土地格格不入,民進黨的「台灣認同」主張何以不敢大張旗鼓地去訴說、去建構?
國家正常化的國家論述和實踐為何必須遮遮掩掩?民進黨已經被國民黨逼退到「中華民國」的論述窘境,這難道是一種民主進步嗎?再強調一次,台灣人認同不是與生俱來的。台灣歷經多次殖民統治,特別是日本和中國國民黨的殖民統治,都讓台灣人認同陷入嚴重的錯亂。雖然民主化二十多年了,但是台灣人認同依然不夠強韌。
根據陳翠蓮教授的研究指出,「台灣人認同」的第一次覺醒是在日本殖民統治的一九二○年代;戰後歷經中國國民黨的「再殖民」威權統治之後,台灣人再次受到極大的扭曲和傷害,同時也讓台灣人深刻體認到外來政權的不可信賴,最終覺悟必須靠自己的力量重新站起來,此時台灣人的國族意識才終於開始形成。
這是第二波「台灣人認同」的覺醒運動,最終促成沛然莫之能禦的政治民主化運動。然而,中國國民黨在台灣超過一甲子的「再殖民統治」,透過文化傳播和教育等手段企圖將台灣人改造成為中國人,這種影響既深且遠,造成中國人認同與台灣人認同的雙重矛盾糾纏至今,成為國家認同錯亂的肇因,也成為台灣要邁向正常國家的最大阻礙。
■ 認同建構不是請客吃飯
台灣人認同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國族認同的建構不是請客吃飯,民進黨的政治菁英們如果想的只是「下一次選舉」而忽視建構台灣人認同的基樁工程,到頭來這種搖擺狗政治恐怕會慘遭唾棄,也會讓台灣陷入更深層的危機。台灣人認同也絕對不是與生俱來,這是一種動態前進的建構發展。
誠如杭亭頓所言「單靠意識形態或公民意識無法長久凝聚一個民族;除了意識形態,還需要更濃厚的要素來加以支撐,諸如共同情感、歷史記憶、語言和文化等。」國族認同與國家認同的建構,需要我們去重視它、推動它、豐富它,年輕世代才會找到立足台灣的熱情,以及做為一個台灣人的驕傲;不重視它,認同就會宛如海水悄悄退潮;然後,等著被中國磁吸。蔡政府務必警覺、警覺、再警覺!

星期專論》「台灣人認同」不是與生俱來
自由電子報 自由評論網~2017年11月19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專欄】關門打掃時間到了
◎ 洪博學/自由作家

一個月內,中華民國「被斷交」兩個國家,依照毛澤東的理論,敵人的朋友就是敵人,那麼,將近40%支持台灣獨立的台灣人,應該要感謝中國的幫忙,台灣長期被中華民國掩蓋,無法恢復自己真實的面貌,此時,中國助台灣一臂之力,再拿走中華民國一個友邦,讓台獨運動更進一步,實質上值得感謝高興。就好像1972年9月29日,中日建交時,毛澤東當面感恩日本發動侵略中國一樣,日本侵華,讓老共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有機會奪取權位,老毛不只感謝日本,還免去日本戰爭賠款,也正好坐實:毛澤東拿了日本的金錢補助,抗戰時期搞「聯日反蔣」,是徹徹底底的頭號大漢奸。
蔡總統為了斷交事件,出面談話,表情很生氣,這是情理之中,卻也凸顯:台灣現在捍衛「中華民國」的人,越來越少,蔡總統的維持現狀處境,倍感艱難,看見紅色中國再度修理拒統台灣,一干人如:黃安以及高級外省人郭某,還笑得開懷,但是,獨派人士卻認為中國此舉,只會使台灣更堅定邁向獨立,夾在這兩種族群之中,民進黨新政府支持度,卻越來越低,正處於民主浪潮退潮中的台灣人,並不會同情政府內外交逼困境,以及執政改革的困難,倒是,國民黨對斷交的反應,讓人大開眼界。
感覺上,這個國民黨真的沒救了,問政發言,越來越像共產黨,國民黨發言人說:「蔡政府應該要為錯誤的外交政策,向國人道歉」;請問:蔡政府的外交政策,失敗原因,不就是延續國民黨維持現狀的外交政策,才有今天下場,可以預料,未來還有18國等著斷交,若要道歉,國民黨是否先道歉,否則,就不要光說風涼話,站著說,腰也不痠?現在,積極在國際上要幹掉中華民國的,就是共產中國,請不要顛倒說話好嗎?
其實,一月斷交兩國並不多,雪崩斷交是1971年,老蔣國府政權,被逐出聯合國,一年斷交11國,1972年,又斷交13國!說穿了,國民黨唯一可以拿出來的政策,就是九二投降共識,是否可以先透露:如果向中國投降,18個邦交國,保得住嗎?還是瞬間變成零,台灣2,370萬人,有沒有好康可以拿?否則,就不要再用「一家親」那一套,唬爛人民了。
今天,務實而又短視的台灣人,在被統派媒體落井下石之下,唱衰台灣之際,眼裡只看到新政府無能,就好像癌症病患,剛接受醫生治療,一昧責怪醫生給的藥無效,卻沒有反省自己生病太久,所謂三年之病,也要七年艾草來醫,從政府機構,到經濟或政治領域,乃至薪資或空汙,台灣人只想求快、求好、求滿,卻不想多花點時間,深究問題所在,這才是台灣大危機。
陸委會說:「未來要嚴審中國入台人士」,請問如何嚴法?建議此會,趕快先改為「中國事務部」吧,這是治療內外交迫的病體,藥方之一,台灣大病,已入末期,若要拯救,不下猛藥,是不行的。只是嚴格審查入台中國官員,根本無濟於事。很多中國入台官員,化身自由行旅客,或用外國護照入境,四處撒錢點火,你要如何把關?更也有台灣高級民代或中共走狗,常常去中國拿好處,或由中國管道匯錢入台,在台選舉買票或糾眾作亂,政府心知肚明,怎麼不敢辦一兩個殺雞儆猴啊?台灣應該是考慮對中國關門,對內部細菌「大掃除」的時刻了,看看毛澤東手段,雖然嚴酷,卻值得台灣參考:
1949年,毛澤東一建國,立即宣布:不繼承中華民國外交,改國旗國號,制定新憲法,接下來就是大掃除,把所有媒體納入黨營事業,若有不從,大牢伺候,毛澤東說:「現在是中國閉門大掃除時刻,讓我們打掃清潔後,再開門迎賓」,一聲令下,把中國關入鐵幕20年,毛澤東很清楚:中國解放初期,國民黨軍人和親國民黨人,至少超過一個億,這些人不掃乾淨,共黨政權就不穩固,於是從反右,反地主,反資本主義,到文革,在中國受害,丟命超過一億人,讓我們算算老毛總帳:
1950年,把親國民黨投降軍人70萬,用支邊和抗美援朝名義,派往新疆、朝鮮、內蒙,在韓戰中,美韓軍方俘虜兩萬名中國戰俘,後來14,250人,選擇到台灣。接下來反右運動,反資本主義,死亡一千萬人,1958年大躍進丶大煉鋼引發飢荒,死亡4,500萬人,1967年發動文革,十年後,葉劍英在調查報告中說:文革死亡3,000萬人,受害6,000萬人,人民幣損失8,000億。一直到老毛死亡,死在偉大民族英雄老毛手上,超過一億人。老毛對中國的清洗,勝過蒙古人清洗歐洲,把人分成五類,分類清洗,完全符和馬克思主義,以恨為出發點的政策,詳見:九評出版《魔鬼正統治我們的世界》。
中國社會人心,幾十年來,已經被糟蹋,扭曲不成模樣,人與人之間的慈悲和信任,完全喪失,中國社會變成飢餓和貪婪的性格。去年,英國《金融時報》撰文描述:中國旅客一離開中國,就把貪婪性格顯露無遺,在台灣和泰國飯店,爭搶食物的鏡頭,宛若餓鬼,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李元華分析說:中國人的飢餓貪婪,是長期受制於糧票制度,所養成的,改革開放前,食物短缺,人和人之間,只有競爭溫飽,所以,這樣的性格,深入人心,但是,中國人卻不自知,一離開中國,醜態就暴露出來,這種飢餓搶食心態,和台灣人在中元普渡時,爭搶神明供品完全不同。
老共的階級鬥爭,就是恨意出發點的清洗政策,因此,關門之後,先清洗親國民黨人,接下來就是清洗傳播愛和同情的宗教人士,因此,宗教先被醜化成毒品鴉片,馬克思本人既是撒旦教信徒,請問:魔鬼和上帝要如何可以並存?毛澤東害怕宗教,尤其是搞個人崇拜的國家極權者,最害怕宗教,因為有上帝存在,政權統治者,就只能當老二,老毛對宗教的恐懼,是來自太平天國的歷史,傅斯年在延安批評老毛不學無術,但是,老毛對民間故事,卻知之甚詳,尤其對太平天國故事,老毛認為自己和洪秀全一樣,是農民革命英雄,另一方面卻害怕中國會出現類似洪秀全,利用基督教的革命。
1950年,毛澤東發布「基督教宣言」,關閉所有教會,限制兩年時間,驅逐所有外國傳教士,當時,中國新教基督徒有50萬人,傳統天主教徒300萬人,全部被迫轉入地下活動,這是1900年義和拳之亂以來,又一次對宗教打壓。1958年,大躍進引發飢荒,地下教會救難扶貧,被以溫情主義打壓。到了文革時代,中國對各類型宗教,更是瘋狂掃蕩,無差別攻擊,但是,這一切,仍然無法壓制宗教之火,文革後的平反運動興起,中國政府才對基督教妥協,使地下教會部分光明化,公布「三自愛國教會」管理原則,只要是不接受外國團體介入,自養,自傳,自治的教會,可以立案,中國官員幹部,也藉此機會進駐教會,實質掌握「三自愛國教會」。
但是,地下教會不願意受制,人數仍然很多,根據統計:改革開放以來,教會發展迅速,目前中國傳統天主教徒人數2千萬,新教基督徒8千萬,總計一億,已經超越共產黨黨員人口,這股力量讓老共深深不安,但是,老共很難理解:人性中對生與死的探索,來自宗教信仰,這是政治永遠無法壓制的現象。有東方耶路薩冷稱呼的溫州來看,就相當清楚了,溫州是天主教最早到達的地方,市區內天主堂興建超過150年,歷經反右和文革,兩度大破壞後,再度聳立,信徒增加到五千人,解放前,溫州有500間教堂,目前卻超過2,000間教堂,溫州人口有20%是基督徒,比例是中國最高的地方。
基督教化,實質對溫州有具體影響,也帶來經濟發展,研究中國經濟發展的學者說:誠如馬克思韋伯在《基督教倫理》一書中所說,基督徒強調節儉和勤勞工作,愛人如己等等美德,已經影響溫州人,創造溫州很多企業家,儘管習大王上台後,對基督教迫害,日漸嚴重,拆毀教堂,破壞十字架事件,時有所聞,但基督徒焚而不毀,目前,新興的法輪功宗教,受到的迫害,比起基督教徒還更加嚴重。
毛澤東服膺要毀滅一個民族,必先毀滅他的文化,而宗教信仰是文化重要一環,從老共對西藏藏傳佛教的破壞,以及,中國最近在新疆對伊斯蘭的清算,綁架教堂中傳教的阿訇,把教堂上方「真主至大」的阿拉伯文,改成愛黨愛國,就可以明白:為什麼中國政府如此害怕宗教?毛澤東的清洗手段,的確惡劣,但是,這些清洗或許可以稱為打掃細菌,那麼,在中國侵台,日日進逼時候,不願意為奴的台灣人,我們可以從中得到甚麼啟發呢?首先應該承認:冒用中國國家名號政策,早已失敗,台灣自由民主生活,正遭到顛覆,危在旦夕,現在是反擊唯一時刻。
▶ 第一.一起告訴周圍朋友:拒買、拒讀、拒看「被統派的報紙和視頻」:中字頭,狗叫報,以及聯合加工。
▶ 第二.向世貿組織提告:中國用政治手段強迫民營企業更名,侵犯民營航空公司權益,要求恢復台灣名稱。
▶ 第三.政府應協助目前在歐洲國家留學生,為爭取台灣名號,在法庭上努力奮戰的勇敢台灣學生。
▶ 第四.政府應重新檢討和中國不對等的交流,協助台商和台生資金和人才回台,並通過國籍歸化立法,願意領取中國身分者及親中人士,台灣國政府,也應該以人道原則,協助這些中國人變賣財產,離開台灣。
▶ 第五.政府應通令18個外交國使館,立即更名為台灣,如果再不行,就改為福爾摩沙共和國,使用中國名號,涉及侵權行為,雖然中國本身就是專門侵害智產權國家,但是,台灣既然想要加入國際家庭,當然不能仿效這種海盜行徑。
很多工作,必須從凍結現行《憲法》,制憲開始,請蔡政府不要口裡說不會忍讓,卻只是光說不練,台灣已經走到了生死存亡關頭,如果不想投降,現在是關門大清掃的時刻了。最後也要正告有頭腦的中國人,幫助台灣人民真正獨立建國,中國13億人,才有機會再次解放,脫離中共魔掌,重獲自由。否則,中共侵吞台灣後,第二次中日戰爭必起,亞洲陷入戰禍,中國和台灣人民,勢必被迫捲入戰爭,生靈塗炭,世界也永無寧日。

【專欄】關門打掃時間到了
民報 新聞 洪博學~2018年06月03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楊甦棣未雨綢繆,要防範台灣人民暴動?
◎ 劉屏/資深媒體人

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處前處長楊甦棣投書,稱AIT內湖新館將由美國陸戰安全衛隊(MSG)駐守。楊甦棣的說法,好的一面是AIT的地位躋身美國的使領館,壞的一面是要防範台灣出現暴民。MSG不同於陸戰隊。陸戰隊是打仗用的,MSG則是捍衛使館設施安全,尤其是機密文件及設備,其次是保衛外交人員安全。
兩者角色不同,所以有各自的指揮體系及訓練機構。美國的陸戰隊全員逾48萬人,MSG則約1000人。依據MSG隊史,最出色的事蹟兩次出現在台北的美國駐華大使館。這兩次事件,在台的MSG表現出色,全員獲得美國海軍部長授勳。如今楊甦棣力主MSG駐台,是緬懷歷史,也是未雨綢繆吧。
1978年12月16日,美國總統卡特宣布即將與中華民國斷交,未幾,台灣數千群眾擁至大使館抗議,玻璃、外牆相繼受損,MSG只得啟動鎮暴程序,包括動用催淚瓦斯。
1978年12月29日,美國特使克里斯多福等人到台北會談,遭到大批抗議人群攻擊,幸獲MSG全力保護。

楊甦棣未雨綢繆,要防範台灣人民暴動?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4月30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以色列鎮壓58死2771傷,美拒絕要求克制
◎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周一(14日)正式從特拉維夫搬到耶路撒冷,去年做出這項決定的美國總統川普,雖然沒有出席開幕儀式,但派出女兒伊凡卡、猶太裔的女婿庫西納等人參加,給足以色列面子。但為抗議美國把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及宣示巴勒斯坦對東耶路撒冷擁有主權,超過3.5萬名巴勒斯坦人聚在以巴邊境的加薩走廊及耶路撒冷外圍遊行抗議,結果至少有58人遭以色列軍人槍殺身亡,死者包括兒童,另有2771人受傷,其中1200人受槍傷,116人重傷或命危。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周一怒批,以色列對巴人犯下「大屠殺」,是以巴自2014年加薩走廊戰爭後,最血腥的一天。而白宮反嗆,是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Hamas)煽動巴人進行反以色列的活動,哈馬斯要對加薩的暴力「事故」負責,以色列有權自衛,美國拒絕呼籲以軍克制。
以色列軍方表示, 約4萬名巴勒斯坦人,周一在沿著加薩走廊的13個地點,參與暴力抗議,他們在多處燃燒輪胎,及投擲石塊,以軍隔著圍欄向投石塊的示威者發射實彈及施放催淚氣,同時出動戰機,空襲加薩走廊的哈馬斯目標。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強調,每個國家都有義務保衞國土邊境,他批評哈馬斯揚言要毀滅以色列,又派出上千民眾企圖突破邊境。而白宮副發言人夏哈(Raj Shah)指,是哈馬斯導致示威者死傷,以色列有權作出防衛,美國拒絕要求以色列克制。他認為,這次事件不會影響以、巴和平進程。
不過,國際社會紛紛譴責以軍濫用暴力,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侯賽因(Zeid Ra'ad Al Hussein),對於死傷數字,感到非常震驚,要求以軍立刻停止使用實彈,對付示威者,並求國際社會介入。科威特已要求聯合國安理會,緊急討論加薩走廊的持續暴力。阿拉伯聯盟則指責美國,縱容以色列,繼續佔領整個耶路撒冷。英、德、法、義及瑞典等多個歐洲國家,早前也發表聲明,反對美國將大使館遷移到耶路撒冷,未派代表出席開館儀式。
川普去年12月6日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啟動將大使館從台拉維夫搬到耶路撒冷的工作,引發國際幾乎一面倒撻伐,擔憂此舉會激化以巴衝突。但川普不在意,反而特地選在以色列獨立建國70周年的獨立日(14日),舉行新使館開幕。出席的美官員包括美副國務卿蘇利文、美財長馬鈕金以及身兼白宮顧問的伊凡卡和庫西納。馬鈕金表示,遷館是美國「國家安全優先選項」。 而周二(15日)則是巴勒斯坦的災難日,哀悼數十萬名巴勒斯坦人於1948年5月15日被以色列趕出家園。一個多月來,上萬名巴人持續在加薩走廊的以巴邊境抗爭,欲以具體行動重返故土。

【有片】以色列鎮壓58死2771傷,美拒絕要求克制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5月15日


郵報:密戰
◎ H

這部電影光從工作人員的名單上來看,就已經是一部不應該錯過的作品。與之前描述水門案的《推倒白宮的男人》對比,本片更是精準地描述著影片的核心精神:關於言論自由與國家機密的孰重孰輕,這也很顯然是藉由當年的環境來影射如今的美國言論自由,是否有倒退的態勢。然而對我來說,我整部電影的前半段都無法專心於劇情當中。原因不在於湯姆漢克或是梅莉史翠普的演技有多搶眼,而是我實在無法不去注意,奧斯卡金獎導演史蒂芬史匹柏的鏡頭運用。
明明從電影一開場,就充斥著人物對話的各種場景,但是史蒂芬史匹柏的運鏡,卻總是不那麼一般。他總是可以將每段人物對話的冗長戲碼,分割成好幾個不同階段的鏡頭,而且不是固定鏡頭呈現。這讓觀眾在觀賞演技之餘,更可以藉由鏡頭的推進與移動,同時體會空間感以及情緒的比重。這在一般劇情片當中,是相當難看到的畫面,自然也將如此嚴肅的話題,轉換成另外一種觀影的經驗。
至於湯姆漢克的演技自然不在話下,只不過受限於角色的格局,他可以表現的地方,很顯然比梅姨來得少很多,當然這也是這一屆梅莉史翠普為什麼會入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原因了。看完電影後和朋友們討論,總是不會脫離台灣也可以拍攝類似這種有關歷史並且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不管是江南案或者是228事件,其實都可以用更宏觀或是不同的切入點去闡述。電影是藝術創作,是觀點呈現,真的不需要當作政治手段或是工具,觀賞者也不需要帶有任何政黨色彩去觀賞,唯有如此,屬於台灣自己本身的電影文化,才會真正被彰顯出來。

H:郵報:密戰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3月13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恆春特有紅衣人,陸戰官兵助農採洋蔥
◎ 李卉婷/屏東報導

恆春半島洋蔥進入採收期,每年都可見國軍穿著紅色制服在蔥田裡協助採收,在地方傳為佳話,今年三軍聯訓基地將在今天起至4月底的洋蔥採收期間,每天派出2百位人力協助採收,有助於當地因人力老化採收工作的困難。今年海軍陸戰隊依慣例投入恆春半島洋蔥助收任務, 出動陸戰99旅步二營士官兵,從今日起至4月底,一天出動200名兵力,持續實施洋蔥助收愛民工作,預劃助收面積高達605公頃。
許姓蔥農說,採收洋蔥過程耗費人力,往年請人工採收每一公頃就需要約10人,每人每天工資達1200元,有時光是採收人工費用就要多達10多萬元,因為工作相當費力,要請人也不容易,多了國軍助收真的是對目前採蔥共作的人力短缺相當有幫助,還大讚阿兵哥們:「真的很骨力(台語:努力)。」

恆春特有紅衣人,陸戰官兵助農採洋蔥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3月20日
☆ ☆ ☆
中華民國~台灣主權1071輯
中華民國~台灣主權1062輯
中華民國~台灣主權1061輯
陸戰隊怪喀 ▶ 部落格文章輯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