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4/10

業障迷思1081輯

❀20220128❀
☆ ☆ ☆
劉芷伊熬過喪父痛變身美女牙醫
◎ 曾伯愷、黃子騰/基隆報導

少女時懷抱歌星夢,進大學後組團寫歌、甚至在酒吧駐唱,更因緣際會加入TPI練習生,最後差點成為歌手,卻因大三繁重課業,加上父親憂鬱症自殺,一度將自己心房封閉,透過師長、同學的關懷開導,去年通過牙醫師國考,目前在一家牙醫診所執業,前來求診的病患無不給予極高評價,她就是病患口中的美女牙醫-劉芷伊。今年27歲的美女醫師劉芷伊,出生書香世家,爸爸是大學教授、母親是國中老師,身為長女的她,學習能力強、專注度高,從小完美主義的她課業方面相當優異。
尤其英、數、理更是她拿手強項,高中時還順利進入令人稱羨的台中女中物理實驗班就讀,但從小愛唱歌的她,始終懷抱一圓歌星的少女夢。這段少女時期的星夢,在嚴謹又注重升學的家中,顯得格格不入,也讓個性冷漠內向、凡事壓抑、驕傲又倔強的她,心遭到禁錮,不時拉起叛逆弦箭與父對抗。高三那年她以托福IBT 112分的成績,申請到世界排名35的香港理工大學入學許可及獎學金。原以為可暫離禁錮遠赴異鄉念書,不料父親卻極力反對,甚至口出「是不是要我下跪求你,你才願意留在台灣?」迫使她妥協放棄。
得不到家裡支持的劉芷伊,無奈只能聽從家裏安排,並以學測73級分申請到北醫牙醫系就讀。這段不堪回首與不願追憶的過往,讓劉芷伊一度誤以為是父親恨她,才刻意讓她活得那麼痛苦。大一時,劉芷伊選擇以擺爛學業來逃避面對,開始無視家人反對,朝著自己興趣「唱歌」發展;她不但自組樂團、譜曲寫歌還到酒吧駐唱,甚至一度參加了網路美妝雜誌所舉辦的模特兒選秀比賽,最後更拿到冠軍。但後來因主辦單位要求簽下模特兒約,才會給予獎金,讓她憤而放棄冠軍頭銜。
大三那年,因緣際會獲海選加入TPI練習生(TPI練習生為F.I.R.飛兒樂團吉他手阿沁,仿韓國練習生制度,於2014年成立的Taiwan Pop Idol台灣練習生團體),一連串的歌唱、舞蹈、戲劇培訓學習,讓劉芷伊覺得新鮮有趣,眼剩最後一哩路就可圓了少女夢,卻因課業繁重無法兼顧,加上那年父親因憂鬱症自殺身亡,只好中途退出,徹底斷了自己從小的歌星夢。
「父親在世時沒能好好說話,是我最遺憾的事。」談起自殺父親時,劉芷伊眼泛淚光的說,大三期中考前接到奶奶來電,哽咽慌張地說「妳爸爸失蹤了。」當下沒想太多,直到晚上接到弟弟打來「爸爸自殺走了。」這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這段抹不去的椎心之痛,也讓往後整整的一年的她,徹徹底底自我封閉,終日躲在房間像個植物人般地躺在床上,不斷懊悔、自責。
劉芷伊說,還好她在老師、同學們的安撫協助下,慢慢地再度打開心房,重新面對自己,積極努力把學業完成,並於去年2月順利通過醫師國考,現在台北市柏登牙醫診所執業。劉芷伊說,其實生命中有很多的堅強是來自無奈與不得已,但當自己獲得堅強,便可以無視逆境,變得勇敢、安定的面對未來人生。現在的她懂得珍惜家人、惜福當下,並以伏爾泰名言「如果你因錯過太陽而流淚, 那麼你也將錯過群星。」來勉勵年輕人,並期許未來能成為一位優秀的牙醫師。

【蘋果人物】圓夢當歌手「差最後一哩路」,劉芷伊熬過喪父痛變身美女牙醫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9年01月07日
☆ ☆ ☆
☆ ☆ ☆
我不累妳不能放棄,勇嬤背腦麻孫求學五年
◎ 王志弘/台南報導

「再怎麼苦也要努力撐起一個家。」台南市玉井區63歲阿嬤王張月葉強忍喪失獨子悲痛,務農兼雜工來扶養三名孫子女,「絕不能讓他們分散到育幼院去」。她的二孫女出生後因患腦性痲痺致多重障礙,上國小時都靠她背進教室,時間長達5年。外人看了心疼,但她總說「不能放棄學習,我不會累啦!」令人動容的祖孫情今天獲得北台南家扶中心自強家庭的肯定。
北台南家扶中心今天在新營體育場辦舉辦歲末創意市集,邀請41戶扶助家庭與24個愛心贊助單位合力設攤,有美味小吃、義診義剪、按摩、經絡調理等,現場安排社會福利、法律、就業等諮詢服務。960戶家庭到場,都獲贈善心人士提供的家電或棉被,令2千500多名親子渡過溫馨的冬暖假日。活動表揚六戶自強家庭與六位孝悌兒童。自強家庭分別是七股區黃劉秀英、下營區吳春玪、玉井區王張月葉、東山區李明珠、仁德區林金妹、關廟區謝心雅。
孝悌兒童分別是下營區施劭鈺、學甲區陳宇琦、永康區簡子紋、佳里區江文雅、東山區郭蕙禎、新化區林峰正,這六位小朋友都是在逆境中表現出早熟、懂事、體貼,是家中重要的「小幫手」。北台南家扶中心指出,王張月葉家住玉井山區,原本單純種棗子維生,十年前因已離婚的獨子過世,她「嬤兼母職」,一肩扛起撫養三名孫子女的責任,但收入有限,只好再租農地種植鳳梨、芒果,兼做農雜工補貼家用。
又因二孫女出生後因患腦性痲痺致多重障礙,上國小時都靠阿嬤背進教室,時間長達5年,「不能放棄學習,我不會累啦!」王張月葉阿嬤領獎時一度淚灑會場,她說,三孫都很爭氣、貼心,怕她辛苦,大孫女決定從軍減輕負荷,二孫女搭代步車上學,考試常常前三名,「這些過程這些困難,還好有家扶來關心幫忙,不然我真的撐不下去」。

我不累妳不能放棄,勇嬤背腦麻孫求學五年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12月09日
☆ ☆ ☆
女記者臥底精神病院!發現病患正常、醫護人員卻行為詭異~7部發生在精神病院的經典電影
◎ 焦家卉
風傳媒~2019年03月25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果菜媽養精障兒為他撐下去
◎ 陸運陞/新北報導

為母則強!今年63歲的黃麗馨,多前年因遭丈夫家暴分居,但先生對有精障疾病的兒子又置之不理,照料兒子的責任就全落在她肩上;原本在區公所、派出所擔任派遣臨時清潔人員的她,2年前因車禍導致失去續聘合約,經濟頓失重心,便在捷運站出口賣水果維生,但由於警方會前來取締,她都只趕在晚上10時出來擺攤,避免遭開罰單。《蘋果》詢問她是否辛苦,她樂天地說:「不然怎辦,我總不能丟下兒子。」出身在雲林的黃麗馨,20歲出社會就北漂至基隆棉絮工廠當作業員,為了能照顧父母,又返回雲林從事包裝作業員,並半工半讀完成高中學業。
期間透過友人介紹結識丈夫,便搬至新北永和區居住,產下一對兒女後,擺攤賣生餛飩貼補家用,經友人介紹也曾短期至公家機關內擔任聘僱內勤人員。原本安穩的家庭生活,卻因17年前1場車禍,導致黃麗馨手、腳骨折,在家休養期間;未料更應肩負起家計的丈夫卻開始酗酒,2人多次發生口角,進而大打出手,黃麗馨也因此與丈夫分居獨自外出生活,並在永和區公所內從事內勤臨時聘僱員;但因兒子患有精神疾病,常引起丈夫不滿,兒子怕被打就轉而投靠,照顧的責任又落在她肩上。
為了能照顧兒子,她只能擔任臨時工,靠著不穩定的薪水及女兒的貼補來維持生計,但4年前在下班騎腳踏車返家途中,與人發生擦撞,導致左手腕骨折,無法上班而未獲續聘,當時女兒又已出嫁,自己也不願讓女兒困擾,因此白天至親戚餐廳幫廚,晚上則騎腳踏車到市場批果菜,再到捷運站出口販售。剛開始擺攤時,遇到之前曾服務過的派出所警員前來驅趕、取締,為了不造成困擾,又想能多補貼家用,她漸漸將時間延後至晚間10時後,靠著短短的2個多小時,賣些水果、蔬菜每個月賺取3至4千元貼補,對於生活這麼辛苦,她則笑說:「不然要怎麼辦?」
由於年紀漸長及之前車禍舊傷,每次騎腳踏車載蔬果來時,身高155分的黃麗馨就只能駝著背將蔬果搬下,看來非常吃力、緩慢,但黃麗馨仍不自怨自艾,還說常有好心的年輕人經過會幫忙搬,甚至有些常客,下班經過時會帶些物資給她;有些客人買了水果後向她表示不用找錢,這些舉動都讓她非常感動,也讓她覺得很溫暖。
黃麗馨說,兒子目前雖病情好轉,逐漸能外出工作,但卻因遇到求職陷阱被騙錢,讓她為了兒子得常警局、法院兩邊跑;又因丈夫名下有財產且不願離婚,讓她一直無法申請低收入戶補助。生活不順遂的她,到了60多歲應是含飴弄孫享福的年紀,但黃麗馨仍得時常面臨賺錢養家及解決兒子的問題,《蘋果》問她是什麼原因讓她支持著,黃麗馨苦笑地回答:「都把他生下來了,為了他會撐下去的。」

【捷運出口】駝的是身體、背的是母愛,果菜媽養精障兒為他撐下去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9年01月29日
☆ ☆ ☆
☆ ☆ ☆
堅韌的女兒與被養殘的兒子�
� 高子壹

近日來火紅的戲劇《花甲男孩轉大人》賺人熱淚,鄭家三代人的家族風暴,也讓觀眾看得津津有味。這部戲之所以能引發如此迴響,也跟它喚醒了台灣人的共同經驗有關。很多人在這部電視劇裡,看到自己與奶奶,與父母的關係,也看到一個個不成材的兒子們,與辛苦哺育她們的台灣女性。比起不斷肖想遺產的兒子們,觀眾們似乎在奶奶繁星一姐,在小姑姑光好,在看護阿春的身上,看到一代又一代堅韌的台灣女性的縮影。
即使兒子女兒在民法上,早已享有同等的繼承權,台灣人的傳統觀念,仍傾向於將財產留給兒子,呂秋遠律師曾在臉書發言:「父母病重都是女兒在照顧,遺產卻只留給兒子」,引起廣大迴響,足見這樣的想法直到今天仍然普遍存在。根據研究,傳統客家女性一般會被要求拋棄繼承,而傳統的閩南家庭則多是兒子分不動產,女兒分現金,而外省女性相對而言,更有機會分到遺產。
這樣的「傳統」下,許多兒子在父母還沒有離世以前,已經把父母的財產當作自己「未來的」財產,而女兒們則有著要在出嫁前「回饋」原生家庭的壓力。這樣的回饋,通常要到出嫁才終止,原因卻也令人鼻酸:「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出嫁後就是別人家的了。如果再大量回饋金錢給原生家庭,會被認為是挖婆家的牆角。」
在這樣的情形下,陳樹菊女士為了撫養弟弟長大而錯過姻緣的故事聽起來一點也不遙遠。我朋友的媽媽考上高中卻不能去就讀,因為舅舅覺得妹妹讀高中的學費是從「他未來的」財產裡支出的,於是朋友的媽媽只好在國中畢業後進入工廠工作,每個月的薪水「整包」交給奶奶。由於爺爺已過世,奶奶會把女兒的薪水整袋交給兒子,而他竟只給妹妹足夠坐一趟公車的零用錢。
因為上班時搭車上班,回家時可以走一個小時回家,平時都在家吃飯,當然也不需要餐費。這樣的生活,朋友的媽媽過了好幾年,直到出嫁才解脫。但其實出嫁也不是解脫,只是把薪水從交給媽媽(然後再被轉交給哥哥或弟弟)改成交給丈夫而已。一代一代善於付出的台灣女兒,就這樣養育、幫助或輔佐了一代一代的哥哥、弟弟、丈夫。
另一個朋友定居日本前把自己打拼下的台灣房產交給媽媽託管,回台探親時才發現,媽媽為了幫助弟弟的公司貸款,把房產轉移到弟弟名下。無獨有偶,助教課的學生也繪聲繪影地說著媽媽如何私底下苦勸她「未來房子是要留給弟弟的,你不要去跟弟弟爭」,她又如何轉換心態地說:「父母的財產是父母的,他們要留給誰是他們的自由,我有拿到很好,沒有拿到也沒有關係,因為那本來就不是我的。」
因為那本來就不是我的,台灣的女兒們,就這樣體貼而懂事地長大。等到父母年邁,需要照顧,離不開的永遠是像鄭光好一樣的姑姑,如果兄弟事業失敗,需要幫忙,拿出錢來的也是像鄭光好一樣的姊妹,不敢動用家裡的資源,因為那本來就不是我的,對原生家庭的栽培永遠感恩感念,然後在家庭需要她的時候大器地說一句:「能為家庭付出我覺得很開心。」我也有這樣的一個姑姑。小時候給我送便當,考上大學塞給我獎學金,考上碩士給我買電腦。如果問她為什麼要對我那麼好,她總是這麼一句話:能為家人付出,我很開心!
台灣傳統家庭常常教養出善於奉獻的女兒,以及不斷挖取原生家庭資源的兒子,就像知名作家廖輝英在《油麻菜籽》裡描繪的一個場景,當她考上北一女,換來的只有媽媽一句:「豬沒肥,肥到狗。」會不會,就是這些被教養地貼心而懂得「塞奶」的女兒們,不斷付出教養出一個個只懂得討奶的兒子們,若想斷開鎖鏈,不想再把男孩養殘,這種重男輕女的傳統教養文化,是值得好好反省與思考的了。

父母病重女兒照顧,遺產卻只給兒子,妳看到堅韌的女兒與「被養殘的兒子」嗎?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 商周~2017年07月25日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精神疾病回歸正規治療,專家籲資源加碼
◎ 江慧珺/台北報導

思覺失調症首進健保十大疾病,專家認為,近年各界對精神疾病的警覺性提高,有愈來愈多患者接受正規治療,應正向看待,但政府對心理衛生投注的資源仍過少,也呼籲相關單位更加重視,助精神疾病患者回歸社會。據統計,全台思覺失調症盛行率約 0.3%,約有10餘萬名患者。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葉啟斌指,過去精神疾病長期被忽略,但近來幾次社會事件後,各界警覺提高,不少原本待在家中或街上遊蕩的精神病患者,以及藥酒癮甚至有暴力傾向者,都被勸說接受門診治療或住院。
葉啟斌舉例,如龍發堂不合宜的收容機構,也慢慢釋出患者回到正規治療,且不只是服藥控制,還有許多非藥物的復健,也都會造成治療人數或醫療費用增加,應正向看待。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賴德仁表示,台灣精神疾患治療是以健保涵蓋,反觀國外卻是以復健、日間照顧、康復之家等社區照顧為主,規律控制可回歸社會工作,相對凸顯台灣對於精神疾病醫療轉銜長照、去污名化等努力不足。賴德仁也籲,醫療費用增加只是表面,相較主掌身體保健的國民健康署年掌百億預算,推動心理衛生的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每年卻只有5億元預算,和其他文明國家差很遠,政府還得加把勁。

精神疾病回歸正規治療,專家籲資源加碼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8月05日
☆ ☆ ☆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又見精神病患殺人,女持鐵鎚弒父判18年
◎ 游仁汶/新北報導

新北市板橋區患有思覺失調症的黃姓女子,今年1月19日僅因母親做運動發出聲音干擾,出言嗆母後遭父親制止,竟拿鐵鎚進房猛砸正在睡覺的父親斃命,再到陽台攻擊母親至重傷。新北地院今依殺害直系血親尊親屬罪,判黃女18年徒刑、刑前監護4年。仍可上訴。判決指出,黃女(32歲,在押)從2006年起出現被跟蹤、幻聽等病症,2008年開始有脾氣暴躁易怒、被害妄想、莫名離家、自語謾罵、暴力攻擊家人等怪異行為,經診斷患有中度精神分裂症(現更名思覺失調症)。
黃女雖曾多次住院治療,但出院後不按醫囑服藥、回診,導致病情反覆起伏、惡化,性格逐漸改變,會對父母出現敵意言語與攻擊行為,並在去年7月間就診後就未再回診與服藥。今年1月19日上午10點多,她在房間內聽到母親起床後,在客廳做拍打腳底的運動發出聲響,覺得被打擾,便走到客廳對母親直呼全名,大吼「妳吵死人!」在房內睡覺的父親聽見後,則喊她「妹妹,妳在做什麼」。黃母為了不刺激到她,乾脆走到前陽台做運動。黃女嗆完母親回到房間後,突然對父母感到不滿,便拿起鐵鎚走到雙親房內,朝還在睡覺的父親頭部猛擊多下,導致父親顱骨多處骨折、顱內出血。
黃女攻擊父親後,再到前陽台從後方猛擊母親頭部2下,並和母親拉扯。黃母遭攻擊後大叫黃父的名字呼救,黃女則把鐵鎚丟在陽台的塑膠籃,再拿洗衣精潑在母親臉上,接著把母親反鎖在陽台再回到房內,母親也因此受到重傷。鄰居因聽見黃母呼救聲而報警,警方抵達後逮捕黃女,並將黃父、黃母送醫急救,但黃父仍傷重不治。黃女在偵查、審理期間,因精神疾病緣故,對事發經過、攻擊動機的敘述都沒有邏輯,且會答非所問,但對於攻擊雙親的行為均坦承。法官認為,黃女長期患有思覺失調症,案發時因未規則就醫服藥,理解與判斷能力嚴重脫離現實,導致辨識而行為能力已達顯著降低程度,因此依法減輕其刑。
法官審酌,黃女雖受疾病等應想,使她輕率因細故就起意要殺害父母,但起因甚微,黃女無顧倫常而攻擊,手段仍屬凶殘,考量病症程度、自我控制能力等一切情狀,依殺直系血親尊親屬罪判刑18年,可上訴。另外,依照病例精神鑑定報告所示,若黃女就醫後有按時服藥、回診,尚能緩解控制病症,黃女在羈押期間有按時服藥,出庭陳述的情況也顯得較為正常,審酌她若未先給予長期治療,則有再犯或有危害公共安全之虞,因此宣告刑前監護4年。

又見精神病患殺人,女持鐵鎚弒父判18年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8月06日
☆ ☆ ☆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鬰妹攜母投海雙亡,連累低收癌兄雪上加霜
◎ 蔡智銘/台中報導

新北市石門白沙灣日前發生50歲張姓女子因為和男友吵架,一時想不開,推著85歲老母親投海自盡的人倫悲劇,沒想到,遠在台中市的張女胞兄也跟著受害,因為罹癌無法工作,卻突然從天而降一筆龐大的喪葬費,壓得他喘不過氣,只好前往派出所求助,員警了解立即轉介區公所申請馬上關懷,並向神岡區通天宮、台中市友愛會等多家慈善機構申請補助,幫助他度過難關。
日前,台中市警察局西區派出所突然走進一名男子,哭著說只有警員林志營能救他,林員立即予以安撫並詢問有何委曲,才知道60歲的許姓男子正是上月16日在新北市石門區白沙灣雙屍命案中,往生者張姓女子的胞兄(張女從母姓)。許男說,許男稱父親已過世12年,自己在台中租屋,而高齡85歲的母親與罹患憂鬱症的妹妹同住於新北市板橋區,並由妹妹負責照顧。
他本身罹癌8年無法工作,沒想到妹妹竟然因為與男友口角,就一時想不開帶著媽媽投海自盡,他因為是唯一親人,被檢警通知處理後事,但他連自己都養不活,根本無力負擔突然其來的龐大喪葬費。警方發現許男原本是低收入戶,育有二子二女,子女長大後,低收資格被取消,但子女收入不多,甚至找不到工作,無力負擔家計,面對兩名親人的喪葬費,根本束手無策,得知林姓員警經常協助民眾解決困境,才會哭著到派出所求援。

鬰妹攜母投海雙亡,連累低收癌兄雪上加霜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12月07日
☆ ☆ ☆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長照悲歌!男子勒斃病父,大樹舊鐵橋上吊雙亡
◎ 劉智維/高雄報導

高雄市昨晚驚傳一起人倫悲劇!一名吳姓男子(55歲)晚間6時被人發現在大樹區舊鐵橋上上吊身亡,警隨後在附近停車場內尋獲吳男車輛,車內並發現吳男父親脖子上有勒痕且已氣絕,初步研判疑是吳男不堪長期照料久病父親,將其勒斃後再上吊自殺。高雄市仁武分局九曲派出所警方10日晚間接近7時接獲民眾報案,有民眾在大樹舊鐵橋上上吊,警方前往時發現上吊的吳姓男子已氣絕,警方確認身分過程中,同分局大樹分駐所警方也接獲吳男家屬報案,表示吳男白天駕車載著父親外出後即不知去向。
警方隨即引導吳男家屬前往舊鐵橋吳男上吊處指認,確認死者就是吳姓男子,不料正當警方在附近停車場尋獲吳男座車時,竟也赫然發現車內竟倒臥另名老翁,而該名老翁就是吳男父親。警方說,經勘查發現倒臥車內的吳姓老翁已氣絕多時,且脖子上有一道明顯勒痕,警方根據家屬描述,吳男遺留在住處房內寫有「父親我帶走了,所有責任我來扛」字句研判,吳男疑似不堪長期照料久病的父親才做此決定。目前全案已報請檢察官進行相驗,釐清相關案情當中。

長照悲歌!男子勒斃病父,大樹舊鐵橋上吊雙亡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9年01月11日
☆ ☆ ☆
☆ ☆ ☆
☆ ☆ ☆
當他說他想死:在痛苦、失能的時刻,陪他找回那個發亮的自己
NPOst 公益交流站~2018年11月19日
【微視蘋】恨!種族屠殺全家死他眼前,愛!他空中送血救無數條命
【微視蘋】鄭南榕自焚他在現場,林炳煌忍淚記錄30年民進黨史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11月30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一個身體內住六個靈魂,多重人格少女的自白
◎ 即時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覺得自己本來是一個完整的人,但被強行分為不同碎片。」眼前的20歲少女沈月(化名)如此形容自己。去年,她患上了多重人格障礙,即一個軀體裡,住了六個截然不同性格、年齡、性別、背景、種族的人,她每天的生活,就是游走於這些身份裡,掙扎求存,每分每秒,她都希望從六個人之中,奪回身體的自主權。據香港《蘋果日報》報導,「突然好像發夢,突然抽離了,有種遊魂不屬於體內的感覺。」剛病發時,沈月偶爾會出現腦袋空白,當時她單純以為自己情緒低落影響精神,「完全忘記做過甚麼,變了另一個人。」
本來曾患憂鬱症的她,平時有看心理醫生的習慣,情緒一直穩定。直至去年4月27日,台灣女作家林奕含在處女作《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出版後不久自殺身亡,書中內容取自作者曾遭到性侵的經歷。當時沈月在得知新聞後,第一次出現多重人格狀況,「以前沒有太為意林奕含,但她死了之後,我覺得唯一了解自己的人離開了,不知應該如何面對這件事。」當時的她情緒大崩潰,同時腦海不斷回想起以前初戀的事~被初戀男友性侵犯。
「中二曾和同校某校隊師兄拍拖,他是很多同學的偶像和領隊,後來一起了才知道他有女朋友,但我都沒有介意,後來正式一齊了三個月。」有次對方約她上他家玩,對方稱家裡有人而帶她前往屋苑後樓梯,「開始摟摟抱抱,但後來他想強行做愛時我有嘗試推開他,但當時都不太懂得反抗。記得當時攤在地上,望著天花板,希望一切快點完結。」完事後,她問對方發生甚麼事,對方只回了一句,「說出來你都不會開心」就作罷。
此事於三個月內持續了十多次,她坦言一直有種觀念,以為被強行進行性行為是男女朋友之間的事,甚至覺得這些是愛的表現。即使分手後,她亦沒有再和對方聯絡,但陰霾卻自此跟從著她,就算自慰看A片她都會選擇看強暴片,「因為我覺得這才算『正常』。」去年患病後,回憶不受控地衝回來,她自言一直處於混亂狀態,開始於睡覺前突然感到驚怕而失眠,恐懼感襲上心頭,令她始意識到心理狀態的轉變。「覺得自己很污衊,和有種極不開心的感覺,無人能拯救我的絕望感覺。」
她花了數月時間,再結合男友的說法,整理出腦海中出現的六個人格,分別是23歲的成熟理智少女、17歲外向開朗的女生、喜歡吃糖和穿粉紅色裙的8歲小女孩、憤世嫉俗得會四處與異性上床的少女、暴躁有輕微暴力傾向的少男、常常擔驚受怕的14歲少女,亦是她童年的自己,每個人格出現的頻率和時間都不一。沈月形容腦海有一條長走廊,每個人都住在一間房裡,如果要上場就要走至走廊盡頭,而她就會被迫退回「房間」裡。「不一定不開心才會轉換人格,試過很開心都出現,由小朋友人格上場。或者自己會覺得不配有開心的感覺,要換轉是其他人才能值得擁有開心的感覺。」
她形容自己或多或少與人格都有點相似,但他們多擁有更極端的性格,例如憎恨世界和她本人的少女人格 Emily,「她好討厭我,有次去找了不同男人上床,我意識到但控制不到,好像被強姦。到我醒覺時已身在醫院,原來男友和他的朋友把我送了入院。」當下她便崩潰地哭了數小時,而更無奈的是,她不知道該怪責何人。Emily 人格同意,但她本人不願意,那麼她是否背叛了男友?她目擊事件,卻毫無反抗之地,孰是孰非?她有沒有出軌,如果有,又該怪罪於誰?她靜默,沒有答案。
記者問她,會否想入院治病?入院後,她一直情緒不穩,更因此事患上了創傷後遺症,情緒跌入谷底。她搖頭,「我於公立醫院看心理醫生很多年,但他們幾乎沒有時間替我了解我的經歷。每次看病都很趕急,醫生亦只開了精神分裂的藥物,但那些藥只會令我很渾渾噩噩,避免多重人格出現。」令她很無奈,於是她於網上搜查有關多重人格的外國病例,「香港做法是會送院,不幸的更會被家人強制送入院,但我覺得這未必是最好的治療。
因為入院的不是一個人,我有六個人格就等同把六個人入院。」最簡單要面對的問題是,例如如何確保被治療的是本人,而非其他人格出現?若然病患者情緒波動而引發其他人格出現,那治療又是否有所成效?但最重要的是,沈月說:「無論甚麼情況,我都不想入醫院,被送入院比起性侵、多重人格的痛苦更嚴重,那種任由魚肉的感覺令我很害怕。」
即使面對如此重大疾病,出乎意料家人對她的病情毫不知情。「家人只知道我有憂鬱症,對我過去和多重人格毫不知情,不知道如何開口。原本可以讀書,但要停學。本來和家人關係不錯,但因為病情而令情緒波動,關係又差了。但歸根究柢,我不想家人心痛和失望。」她無奈吐出這番說話,眼神流露憂心忡忡的心情。目前她主要與男友居住,男友現時開始嘗試掌握到人格的各種性格,並學習與她們相處。
不過,他亦因沈月的病情而有輕微焦慮,「有時不睡覺就為了照顧她,或者她遲一點回覆我訊息我都會擔心。」但更矛盾的是,不知該如何面對女友所做的後果,「可能她跟其他男人上床,我都控制不到,但又不知怪罪誰。」即使如此,他都沒有打算離開沈月,而是在身邊繼續照顧及支持,「我始終喜歡她,雖然有時可能不可理喻,但我覺得可以應付。我只是希望她能保住性命,相信她總能夠治好。」他認為,入院最終應交由沈月自行決定,而他目前能為她做的,就是默默守護著她。
這大半年來,沈月一直與心理醫生會面,成效雖不大,但總算把多重人格出現頻率降低。問她最想說的一句話,她思忖,只回答:「只願大家更懂得設身處地,尤其諒解性侵受害者和精神病患者的苦衷和痛苦,有這份明白和體諒就已經足夠。」多重人格是甚麼?一聽到多重人格,大家第一時間想到「24個比利」,或近年流行電影《分裂(SPLIT)》。究竟多重人格是甚麼一回事?精神科黃宗顯醫生一一解答。「人格包含幾方面,如果出現混亂的情況意識受到擾亂,我們就稱之為多重人格障礙。患者常見的癥狀是失憶,例如忘記自己做過甚麼,去過甚麼地方等等。」
而多重人格成因一直有爭議性,「此病被《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將其命名為多重人格障礙,成因不一,但普遍醫學界認為病發多與童年創傷有關。」心理學上而言,當一個人面對前所未有的壓力,處理不到的事件,腦袋會自動出現保護機制,以不同性格及不同身份去適應眼前問題。黃醫生指多年從醫所遇過的個案不出10個,但大多患者的人格都各有姓名、性格,甚至說話聲調都不一,但並非每個患者都如電影塑造得如斯恐怖。
誘發人格出現的成因不同,主要取決於患者本身心理狀態,一般治療方法都需要長時間,嘗試為患者整合人格,康復進度因人而異,所以不能一概而論。香港目前處理精神病患者,主要由家人或社工替患者申請入紙,再經由一個醫生作出判斷,若然有自毀或傷害他人傾向,則多需向法庭申請強制入院。黃醫生亦指患者多同時有情緒障礙,例如憂鬱症、焦慮症、創傷後遺症等等,所以若長期患上心理病,或情緒對日常生活造成影響,就不妨多加留意或求醫。

一個身體內住六個靈魂,多重人格少女的自白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08月25日
☆ ☆ ☆
☆ ☆ ☆
☆ ☆ ☆
勇姊抱病幫癱弟翻身五萬次,勞碌11年嘆「人生好累」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12月08日
【長照故事】守護腦退化母和智障妹,六旬婦得焦慮症「她們健康就滿足」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12月13日
罹癌又要顧罕病女,這二字斷開她輕生念頭重新站起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12月15日
【弱勢童辛酸】13歲女孩懂事又堅強,一人顧生病爸媽及哥哥(動畫)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8年11月27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宗教信仰最大的悲哀是被政客所操弄
◎ 盧俊義

基督教會最醜陋的一面,就是把自己對聖經的認知和解釋出來的信息,當作絕對真理,也用此在看待世上事與物,結果往往經不起時代的演變而受到嚴厲的質疑,更慘的是一再被狡猾的政客所操弄卻還不知道醒悟,這是因為甚少傳道者會從歷史慘案學習教訓而知所警惕,且還往往以自己領有教會組織之位階,就誤以為可以影響政治人物的心思意念,卻不知道政治人物往往靈巧勝過蛇,結果往往使教會受傷更重,這種歷史一再重演,也是今天基督教會傳道者和幹部需要嚴加知警醒的信仰功課。
如果有閱讀美國衛理公會在1965年差派到台灣來服務的宣教師唐培禮牧師(Rev. Milo Thornberry)所寫回憶錄「撲火飛蛾」一書,就會發現當他受差派出發要來台灣當宣教師之前,美國衛理台灣主事者就是告訴他說,來台灣一定要全力支持國民黨,因為蔣介石夫婦都信耶穌,只要國民黨反攻中國大陸成功,就可以幫助中國人民都信耶穌,這種認知若不是真的愚蠢至極,就是被政客所蒙蔽還自以為真。
當唐培禮牧師來到台灣,所看到的是完全不一樣;他看見並且聽到的是在戒嚴之下,統治者是用非常惡劣手段在控制著人民的思想與言論,並且以極殘酷的手段在對待異議人士,因此,他決定秉持著信仰良知採取行動而參與救助政治犯,結果在被發覺之後,不但自己,也牽連多位外宣教師因而被強制驅逐出境。
但最為悲哀的莫過於是在那戒嚴時代,竟然有許多教會傳道者、幹部是公然挺執政者,不但對國民黨當局對異議人士性命的殘害不加以譴責,還認為他們都罪有應得,甚至有的長老對關心人權傳道者還加以要脅,而對那些政治犯家庭的性命和家族生存機會是棄而不顧。這些往事就不用在此多加贅述,只要隨手買幾本張炎憲教授帶領學生所做的受難者或家屬的「口述歷史」之書看看就會清楚。
或是去買幾本「國家人權博物館」所出版有關「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的書,就會清楚知道實際情況,而這種情形一直延續到解嚴之後的李登輝當總統時,都還持續發生,天主教馬赫俊神父被強制驅離的事件就是個例子。當希特勒取得德國政權後喊出要建立一個純日耳曼民族大帝國的口號,要替德國雪恥並廢除第一次大戰戰敗後被法國和英國歧視而訂定的不平等條約,這種口號對於正陷入年輕人失業率創新高,經濟呈獻至谷底的德國人民來說,確實是很大的鼓舞,讓全國人民幾乎都對他帶領下的納粹德國產生極大的信心和希望。
他也要求當時的基督教會必須明確表態支持出兵歐洲鄰近國家的政策,而當時就有數以千計的基督教會簽署表示全力支持,還說要為此禱告上帝,僅有少數到173間教會代表聚集在一個名叫「巴門」(Barmen)之小村鎮召開為期一星期的神學會議,並且發表了一篇迄今仍令人津津樂道的「巴門宣言」(Barmen Declaration)。
這份宣言至少表達兩點基本信仰態度:1.教會的頭是耶穌基督,我們只順服他;2.教會有義務和責任宣揚聖經的信息,沒有義務和責任替政府宣揚政策。也因為這篇宣言,當年參加此會議和簽署這份宣言的教會代表,不是被逮捕送入集中營,就是被捕凌虐、槍殺,要不就是逃亡他國去避難。
再以比較近代的美國為例,兩次出兵攻打中東,特別是最後出兵攻打伊拉克的決策更是錯誤連連,因為那是特別設計以假情報當作真實,為這事件,好萊塢公司後來還拍成一部很震撼人心的「綠色地帶」(Green Zone)影片,該片由出名的影星「麥特‧戴蒙」(Mertt Damon)所主演。如今已經確知的就是這些假情報就是由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編造出來的,而背後支持最力的,竟然是美國靈恩派教會,他們當中有人喊出最響亮的口號是:伊斯蘭教信徒、人民,都是不信耶穌的邪惡之徒,出兵就是在替上帝除掉世上的罪惡。
其實,他們當中很多人都是生產美國軍火工業的大咖。這些人大賺「邪惡基金」的錢,對用軍事武力殘害他國人民性命的事都自認是在替天行道,卻不知道製造的是更多殺戮滅絕命性的慘案。他們雖然看起來是很「屬靈」的信徒,其實他們心中並不怕上帝,只怕錢賺太少。很像當年那些猶太宗教領袖,是恨耶穌到咬牙切齒,一再想要緝拿耶穌將之入罪殺害,其實他們的內心並不怕上帝,因為連審問耶穌時都可以造假見證,但卻怕群眾反抗他們而不敢下手(參考馬可福音十一:18、十二:12)。
人類歷史上在宗教信仰最為忌諱和悲哀的一點,就是想要統一信仰思想,這是非常錯誤的觀念,而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往往會把不同想法、看法的人當作比邪惡的魔鬼還要惡劣的仇敵看待,這是非常要不得的作為,這點可從伊斯蘭教國家彼此之間的鬥爭、殘殺看得出來;從穆罕默德去世之後,就分裂迄今,不論是什葉派或是遜尼派,兩邊打來打去,就是要打到你死我活才甘願。但絕大多數的人民都不是自己選邊站,而是一出生就已經被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等代代相傳下來的決定選定了邊,不准年輕的一代有任何其他想法,否則就會被用殘酷的手段對付。
基督教也一樣不會好到哪裡去,十字軍東征就是歷史上最醜陋的一面,除了第一次比較像是有理想外,其他接連東征的理由都是假借宗教名義,行欺騙信徒之實。還好,經過了宗教改革之後,解放了基督徒可以自己閱讀聖經,並且依據自己的文化、生長環境、教育程度來了解聖經。沒有人可以再像過那樣把聖經解釋權當作是傳道者的專利,也因此,好的傳道者必須更加需要謙卑地下來,好好聆聽信徒對經文的了解和詮釋,甚至對傳道者傳講、解釋的信息提出質疑,即使有所不同,也需要用欣賞和分享的態度回應,只有這樣,才不會再持續發生錯誤的慘痛教訓。

宗教信仰最大的悲哀是被政客所操弄
民報 新聞 盧俊義 ~ 2016年12月12日
☆ ☆ ☆
☆ ☆ ☆
☆ ☆ ☆
業障迷思1081輯
陸戰隊怪喀 ▶ 部落格文章輯
☆ ☆ ☆
新增說明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