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3/25

業障迷思1107輯

新增說明文字
☆ ☆ ☆
細細思量,斷捨離談何容易
★ 吳德里

不管我們情願或不情願,從2019年的秋季開始,新冠病毒已經挾持著全人類,跨入斷捨離的世界了。大氛圍就是如此,再怎麼不甘心,行著行著,興高采烈的旅程、歸家或上工上學的路,就這樣被硬生生封斷。再怎麼捨不得,那些好吃的食物、好看的衣物、好玩的景點,好過的平常生活方式,已和我們隔遠。再怎樣離不得,公司倒閉、同事消失、工作沒了、學校關了、再摯愛的親人朋友都只能坐對視訊,遙報平安。然後在一個人的世界、兩個人的蝸居、一家人的坐對時,人自然會在面對自己的困頓時,開始計算著得失,打量著自己,琢磨著該怎樣在自己周遭主動改變對應,讓自己下一次再啟新生活後,也許更安全一點、更從容一點、或者更適應一些?
於是那位日本作家山下英子從清理家中冗物到清理思緒、談談斷捨離境界的舊書遂又開始大賣。但是對你來說,到底哪些是真正當斷當捨當離的?卻是個大哉問。許多人因為大量囤積生活必需品,需要更多空間,必須放棄大批舊物,卻備感壓迫。卡謬曾言:「存在就是真理」,這些環繞你周圍的物件,承載的恐怕不只是僅僅因為懶得丟,它的存在更多透露的是你生命真正的訊息,這才難捨難斷難棄。斷捨離其實強烈違反人性,以致許多人要他這樣做,就油然產生壓迫性的遺憾。非自願狀況下的斷捨離教人焦慮不堪,因為會導致原有的生活方式被破壞,那些生活方式都是長時間出自自我心性的選擇,一衣一物,一器一書,色彩形狀大小都是你心性所趨近,更別提其中有心情的回憶,不捨的感情。
但是瘟疫和戰爭就是有這樣威力,讓所有自由自在瞬間停頓,否則形銷骨立。這兩種闇黑元素看似很遠,倏忽貼近,逼人盪下就要做個取捨抉擇,這樣看來斷捨離又是個大劫當前的覺悟過程,是不是越早開始操練,越能身心輕快,豈止趨吉避難,還可能會是一種突破困境,能發展出快樂和提升健康的生活密碼。人性本來就戀人戀物難以忘舊,宋朝女詞人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趙名誠,畢生收藏夏、商、周三代至隋、唐、五代的金石拓片二千多種,收為金石錄的鉅著,之於傳存文物擲地有聲。然而戰亂頻仍,趙明誠歿後不到六載,文物即已四散不及保存。她在金石錄後序這篇傳世之作中,寫下了的是千古傳唱對斷捨離的遺憾。只有太上才能忘情,其下不及於情,情之所衷,正在我輩的情感派。因為身無任何雜物,不只是丟了自己人生的記憶,而且還會錯失與朋友的因緣及別人對你的期待,更別提那些可以傳家的精妙好絕之品。
然而,你的人生倘若形同一個已經堆滿不必要雜物的閣間,就無法再放入新的物品,丟棄不再用得上的物品,不再漫無休止的貪婪蒐購,其實才是對人生的重新盤點。現代人很多的物質需要,其實是廣告商創造出來的需求,一昧迎合時尚,造成超負荷的消費價值,和超過地球負荷的人造廢棄物、過期品。一味縮短製品使用週期、生產過剩、造成地球汙染和暖化、阻礙地球生機,這些才是人類造成瘟疫蔓延不絕,和戰爭威脅擴大的主因。對待身旁有形的物質當有取捨,對待無形的感情亦如此。感情在心靈負荷上更具重力,絕對可以壓迫到人透不過氣,生無可戀。不過人生若如逆旅,負重而行的確自找苦吃,檢點隨身,當留下的是值得珍惜的事物,身邊不再有對我們而言沒有意義的雜物雜思罣礙時,這趟生命之旅才能輕裝上路,也才能尋生命真正的樂趣。
再說,一段時間人際接觸的中斷,對於真正情之所繫,其實是個淬練,甚至是個鼓舞生機的念力和重要期盼。何況緣分淺的,緣起緣滅,輪不到人揮劍即已淡出;緣分深的,斷無可斷,總來縈繞,就是會再出現在你生命中。行著行著自然淡了,和不管山高水長靈犀相通, 兩種不同的情緣,自己都可以當下清曉。願意真正面對自己的內心,瞭解自己是什麼樣的人,自己真心渴望的生活是什麼,如此才能過簡單、愉快、有趣又能在精神上真正滿足的生活。斷捨離意味很深,卻是人生滋味,不當拿來僅只當成負面詞來對待,也不只是丟個東西,正可以細細體會其間人生境界。

細細思量,斷捨離談何容易
台灣好報~2021年11月26日
☆ ☆ ☆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正念練習提升專注力,心理師:三個方向觀照自身不批判
★ 王澍清/報導記者

「又來醫院報到了,如果生病一直不好怎麼辦?」、「晚上要加班來不及接小孩放學了 …」、「本土確診數怎麼又增加了 …」、「主管交辦的事項處理不完,壓力好大啊!」、「下周要月報了,得趕快把資料趕出來才行!」現代成年人忙碌的生活中,以上這些擔心和焦慮可能天天上演,包括金錢憂慮、工作過勞、家庭問題、健康議題等,無數的雜念縈繞在心頭,要靜下心來思考似乎是件很難的事情。國泰綜合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陳惠娟表示,當我們腦中存在越多的煩惱,壓力荷爾蒙如皮質醇(cortisol)的分泌就越多,然而本來應該是幫助我們適應壓力的皮質醇,如果長期增高,對生理上卻可能產生有害的影響。想逃離這樣繁雜的生活,可以試著藉由「正念練習」,減緩雜念的干擾並重新整理內心的空間,幫助我們找回專注的大腦,讓它能夠發揮最大效用。陳惠娟說明,正念的概念為一種流動的覺知當你刻意專注時所產生的感覺,將自己置身於當下,觀照自己的體驗且不加批判。主要有三個方向:
① 專注力的訓練:讓內心能集中在單一目標,變得安靜且沉穩。
② 洞察力的訓練:發展客觀觀察的能力,觀察對象可以是靜態、動態、抽象、實體或是多元的,像是身體的感受、情緒的變化等,讓我們更清楚內心的本質。
③ 慈悲心的練習:增進同理心及關懷他人,活化相關神經迴路,讓心更快樂。
陳惠娟說,正念可以改變內心素質,強化身心健康並活化大腦神經迴路,包含從壓力中恢復;增強專注力、慈悲和同理心以及對自我的覺察等能力的提升。以專注力為例,正念能夠提高認知控制的能力。在目前的數位時代,人們被淹沒在大量的資訊中,手機普及的生活使人類日常活動出現重大改變,許多人以為自己能夠同時進行多項任務,譬如邊吃飯、邊滑手機,然後邊與人對話,但大腦其實難以同步處理,而是快速的在這3個任務中轉換,多工任務的同時其實是犧牲了專注的深入程度。反之,提升認知控制力,可以幫助我們抗拒讓人分心的念頭,專注特定的目標或任務,逐一完成1天中的待辦事項。正念練習從呼吸與飲食開始 ,期練習增進熟練度。
【正念呼吸】呼吸是人無時無刻都在進行的生理活動,但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忘記」我們正在呼吸。大部分時候注意力資源會被我們腦中的思緒所佔用,但我們可以藉由「刻意專注」來練習控制注意力,正念呼吸便是其中的一個方式。在開始練習時,可以試著將此刻的注意力帶到呼吸上,先感受自己呼吸的速度、空氣從鼻腔進入身體及離開身體的過程,持續觀察每個吸氣及吐氣,並練習放慢呼吸速度,再試著加深吸氣吐氣的長度。
【正念飲食】在便利的數位時代,多數人已不會「專心」吃飯。用餐時間到便自動化的進食,配著電視、手機,或是和同事聊天,快速地用完餐,連自己剛剛吃了什麼都渾然不覺。在正念飲食的練習中,請試著在進食當下留意你的內在(身體、內心),以及外在(周遭環境、食物),並且不帶評價。可以找一天練習將注意力放在與吃相關的任何行動上,例如:覺察自己是否感到肚子餓;仔細品味食物的風味,並感覺自己喜不喜歡;使用自己舒適的步調進食;過程中感受自己的飽食程度。
陳惠娟提醒,正念不只是活在當下、好好放鬆的樂活概念,背後的意義是希望能夠提升對自我以及周遭環境的覺察能力,進而增進大腦的專注能力以及抗壓韌性。這需要頻繁且持續的練習,若能透過長期訓練增進熟練度,正念所帶來的益處會是發自內心的長期改變。

正念練習提升專注力,心理師:三個方向觀照自身不批判
match 生活網/NOW 健康~2021年12月04日
☆ ☆ ☆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跳脫情緒漩渦,提升心靈感受、迎向冬日暖陽
★ 李振麟/報導記者

有時悲傷難耐,有時孤寂無助,有時怒不可遏,但是否有人聽見你情緒背後的需要?生活中,常常自己情緒還沒處理好,就需要去解決別人的情緒;常常會因為情緒而被別人誤解;常常感覺沒人理解自己真正的需要。有人說:世界上沒有比自己更了解自己,更懂得珍愛自己的人。或許我們可以從照顧自己的情緒開始,預備度過情緒的寒冬。
一、 情緒辨識:在易見的情緒底下,可能藏有更脆弱的感受,可能是失落、忌妒、遺憾,或是某種想法、信念,擔心自己被遺棄、感覺自己不再有價值。
二、 情緒表達:透過文字的書寫,整理一團亂的情緒,並適時求助,找尋信任的他人,說出內心的感受與想法,讓自己感覺到有人理解、有人陪伴。
情緒是人的本能,雖然讓人難受,但也提供了我們喜好的方向。透過這些情緒感受,找出內心的想法,也可以幫助我們釐清內心想要的是甚麼。是不是常常委屈了自己?是不是並不喜歡某種對待方式?是不是對某件事感覺可惜?當然有些時候也需要透過以轉移的方式,讓自己適時從情緒漩渦中跳出。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鄭雅方臨床心理師建議,當你感覺自助方式已然不夠,歡迎尋求專業的協助。當我們經驗到被他人溫柔的理解,也能溫柔的理解自己情緒,並將情緒化為養分,成為一個溫柔而有力量的人。

跳脫情緒漩渦,提升心靈感受、迎向冬日暖陽
match 生活網/報新聞~2021年12月01日
☆ ☆ ☆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心傷走不出來?心理諮商協助從源頭改善
★ 賴欣平/報導記者

年輕的蔡小姐在成長過程中,受過去家庭及學校同儕的影響,對於自己的行為與表現常感到不滿足,「不夠好、還可以更好」等念頭總是浮現,無形中給自己造成極大壓力,也未與他人提起。蔡小姐接受身心科治療一段時間後,隨著病情發展,藥物需求越來越大,於是主治醫師建議她試著搭配心理諮商治療。蔡小姐起初因費用關係而猶豫,抱著「就試一次」的念頭去看看,沒想到第一次諮商就將這輩子悶在心裡,未曾說出口的負面情緒通通傾洩出來。
蔡小姐分享:「藥物幫我緩解了症狀,但心裡的結還是在,跟諮商心理師對話的過程,像是一步一步剖開我的心、解開我的結,幫助我從根源改善了疾病。」 諮商心理師全聯會媒體公關委員會委員陳劭旻解釋,心理諮商不是要對個案說教、談道理,或是強加灌輸諮商心理師本身的想法在個案身上,而是透過深度談話來讓個案進行思考及個人情緒探索,並以符合個案需求、價值觀和負責任的方式來面對人生難題。
每個人的個性相異,遇到事情時思考模式也不盡相同。陳劭旻舉例,有的人可能連續幾段感情不順遂,納悶「怎麼總是遇不到對的人?」,跟親友傾訴時也多會將重點放在對方做了些什麼,但以心理諮商的角度而言,每個人發生過的事情、背後的情感跟思考迴路都有其意義,重點不是個案遇到的人,而是「為什麼個案選擇這樣的人?」,從對話中了解個案的價值觀及其呈現方式後,也能讓他藉由回顧過往經驗,同時更加了解自己的想法。
陳劭旻說:「好的心理師,目的是讓個案獨立」,諮商心理師重視的是如何讓個案面對困難時更加彈性,從一次又一次的談話中磨練出個別面對難題的能力。 但面對較嚴重的心理疾病,已影響到患者包含血清素、多巴胺等體內激素時,陳劭旻強調,此時心理諮商效果有限,仍須優先尋求身心科醫師處理,藉由藥物幫助來緩解症狀,後續使用藥物治療配合心理諮商也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方式。
那我需要個別諮商還是團體諮商?陳劭旻表示兩者各有其優勢,個別諮商的好處在於可以針對個案本身做細節討論,同時保有私密性;團體諮商費用較低,成員之間交流互動機會多,可以聽到更多類似經驗者的想法,也較能緩解孤單、不被人所理解的感受,另外,當個案發現自己的經驗也許可以幫助到其他人時,更能將負面情緒做好的轉換,有時也能從中獲得寶貴經驗。
陳劭旻分享,團體諮商時也可讓多人共同演繹過往場景,或是未來可能發生的情節,例如「下星期要跟男友提分手,但擔心對方一求情就心軟」,藉由模擬對話,協助個案作立場轉換及預先準備,這個也是只有團體諮商能做到的事情。現代生活社會壓力大、生活步調緊湊快速,心理諮商需求相較過往有過之而無不及,陳劭旻提醒,民眾若有心理諮商需求同時又有經濟考量,可多加利用公家資源至衛生局提供的心理諮商中心,安排免費諮商。

心傷走不出來?心理諮商協助從源頭改善
match 生活網/健康醫療網~2021年11月26日
☆ ☆ ☆
☆ ☆ ☆
臺高三生超過三成具創傷經驗!研究:創傷經驗多對身心衝擊大
match 生活網/健康醫療網~2021年12月10日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面對喪親之痛,我們以為的做好準備,其實並不存在
★ 編輯部整理

每當我們失去對我們人生有重大影響的人時,都會使我們的生活停滯不前。這種損失的感覺像是要把你給撕裂,就像在你體內被挖開了一個巨大的洞,你的時間和空間也被挖開了一個大洞一樣。悲傷的整個過程說明了震驚、討價還價階段和沮喪的階段,這些是很常見的情形,也許不令人訝異。這也解釋了,在親人死後,比較少人會允許自己出現憤怒的階段,氣這個世界從我們身邊奪走我們愛的人。如果我們有信仰,也可能因此而對上帝感到憤怒。我們可能會對自己所愛的人感到憤怒,因為他們拋下我們而自己離開。也會氣其他所有人,因為他們若無其事地繼續生活。
但是,憤怒的階段並沒有捕捉到你可能經歷的其他階段和情緒,例如人們經常感到的內疚,對自己活下來感到內疚,內疚沒有更常參與這個人的生活,內疚沒有做更多的事情來保護對方免受任何傷害。如果有人去世,我們偶爾會感到鬆一口氣(確實會如此),或者如果我們注意到我們開始繼續生活,會覺得不行這樣,因為我們所愛的人已經不在,無法分享我們的經驗。有時候,你會感覺到整個過程快要結束了,然後又出現了新的突發情緒:你在早晨醒來,在一個幸福的時刻,你已經忘記了親人過世的事。你可能會達到一個人生的里程碑,例如畢業、結婚、生子,或做了其他事情是你很想與這名你愛的人分享的,此時你想到對方,地面彷彿突然從你腳下崩塌。如果你經歷過上述任何一件事情,那麼你很正常。
如果喪失親人是過去的事,你可能也知道,在某個時間點,你確實開始覺得自己可以重新生活。不是因為你「結束了喪慟」,而是因為痛苦感覺不同了,不那麼可怕了,就像你會試著去接受的東西。要知道,喪失親人沒有程度等級之分,沒有哪種死亡是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會比另一種更容易接受。但是,我們確實對死亡抱有某些預期。我們預期首先會降臨在生活中最年長的人身上。如果心愛的祖父母去世,並且他們告訴過你,他們已經準備好離開了,你做足了心理準備,那麼你的感受可能會與喪失一名年輕的親人不同,因為他還沒有活到這個地步。對於任何覺得自己沒有機會說再見或修復關係的人,也許你可以寫一封信,並分享你沒有機會說的話。或者,你可以在拜訪親人的墳墓時,或在他們最喜歡的地點,或在看他們的照片時,來做這件事。只要是你覺得最自在的方式就好。
由於生產或生活中的醫療併發症,或突然生病、事故、自殺或謀殺,導致突然或意外的死亡,可以理解的,這會引發你震驚的感覺,打破你對世界安全的信念。我們可能會問自己,為什麼?我本來可以做些什麼?如果是意外、自殺或謀殺,可能還必須與警察交涉,我們必須處理的事情多到讓人吃不消。我們可能會一直在想他們最後活著的時刻,想知道他們當時的情況怎麼樣,以及他們是否害怕。如果你認識的人現在正在經歷這種情況,請提供實際的支持,幫助你的朋友處理要負擔的任務,並盡量不要逼問發生了什麼事情。我還必須在這裡澄清一個迷思:人們經常認為,長期患病導致的死亡比較容易接受,因為我們已經「準備好了」。我有一名來治療的案主,對他過世的家人感到極度悲痛,他覺得困惑。「我知道這一天會來,我不知道為什麼我會如此難過,但我確實如此。我整個人都垮掉了,而且迷惘。」
我的案主母親久病離世,當母親還活著的時候,他一直保持著勇敢的樣子,忙著處理每天的工作。母親去世後,就沒有了其他分心的事物,所以他多年親歷的痛苦突然浮現。由於子女們的角色突然改變,他們也感到失落。他們以前曾經是照顧者,但現在呢?最後,他們對自己在母親生命盡頭時所做的決定深感恐懼和內疚。如果你曾想過,我做的決定是否正確?我的回答總是:「以你當時所得到的資訊,你已經盡了最大努力,不管是誰,都是已經盡力的情況了。」失去親人沒有所謂好的時機,每個年齡和階段都有其自身的挑戰。同樣的,這樣刻骨銘心的經歷,言語無法表達。如果還有財務問題要解決、家族衝突,或正在進行刑事調查、法院官司或審訊,事情可能會變得更加複雜。
克服悲傷的方法也沒有對錯之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和時程,而且目的不是要「擺脫」某人或忘記他們,完全不是這樣的。你也可以寫信給逝者,或者大聲對他們說(可能用大喊的),告訴他們你生活中的進展。然而:要預期情緒會突然回來。當你達到重要里程碑時,你本想與親人分享而親人卻不在身邊,你的悲傷很可能會重新出現。想一想,在這些時刻,你可以使親人與你保持親近的方法。也許當你結婚時,你可以帶著他們的照片,可以在致詞時提及他們;你可以用親人的中間名替你的小孩取名字,或在嬰兒房裡擺放他們的照片;你可以寫一封信給離世的親人,告訴他們你的消息。《本文節選自/心靈自救手冊》

面對喪親之痛,我們以為的做好準備,其實並不存在
match 生活網/健康醫療網~2021年11月27日
☆ ☆ ☆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 ☆ ☆
控制你才不是因為太愛你!九跡象教你判斷情緒虐待
match 生活網/優活健康網~2021年12月05日☆
高嘉瑜遭家暴!台灣多少婦女籠罩家暴陰影?衛福部:精神暴力盛行率最高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1年11月30日
☆ ☆ ☆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高齡者健康操
七分鐘運動訓練初學者~YouTube Search
《照護線上》七分鐘運動訓練~初學者
《照護線上》七分鐘運動~初級增肌減脂
《照護線上合輯 1/24》四分鐘運動~跑步後瑜珈伸展
《健康2.0~健康動一動合輯 1/44 》舒緩足底筋膜6招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 ☆ ☆
平時獨立談戀愛卻變超黏人?心理師:重新檢視內心傷痕
match 生活網/健康醫療網~2021年12月07日
☆ ☆ ☆
單腳天使(林又立)
台灣啟示錄~YouTube 2015年12月21日
一公升的眼淚,一生罕見的幸福(巫以欣)
台灣啟示錄~YouTube 2015年12月21日
罕見的勇氣~巫錦輝、巫以欣
GOOD TV~YouTube 2013年09月10日
SMA 藏翼天使~勇敢飛翔(784-3集)
台灣真善美~YouTube 2019年02月24日
《用心飛翔》SMA疾病首部微電影
SMA Taiwan~YouTube 2018年02月08日
愛‧點名~不罕見的生命
罕見疾病基金會~YouTube 2017年12月25日
台灣真善美~2019年(1/215)
台灣真善美~YouTube 2019年12月29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太傲慢的人永遠留不住優點
★ 微微健康網

生活中存在著形形色色的人,其中,傲慢的人很常見。傲慢的人非常目中無人,總覺得自己是高高在上的。因此,一個傲慢的人,身上留不住任何優點,因為倒扣的碗是沒辦法盛水的。當我們傲慢時,就不可能聽得進別人的教導、建議,更不可能從別人的身上以及歷史與經典中吸取寶貴的經驗與教訓。英國作家王爾德寫過一篇著名的童話《巨人的花園》:巨人擁有一座非常美麗的花園,但傲慢的他認為任何人都不配進來。漸漸地,花園失去了歡聲笑語,鳥兒不再歌唱,花兒不再綻放,冰雪封凍了整座花園。
一天,一個孩童再度來到,春天又重現花園,觸動了巨人的心。於是巨人敞開了花園,讓所有孩子進來自由玩耍。這個童話印證了韓愈《與陳給事書》中所說的道理:“夫位益尊,則賤者日隔。”當一個人高傲自大時,實際上也把自己孤立於整個世界的美麗與富饒之外。傲慢是個流行病。職場上,“老人”看不起年輕人,覺得他們“嘴上沒毛,辦事不牢”;年輕人也看不起“老人”,覺得他們落伍,只是資歷老罷了。連小孩子也 學會了傲慢,父母老師讓他們做什麼時,有些孩子竟反問“憑什麼”。
不少國人更是對傳統文化的教導嗤之以鼻,認為那是封建迷信。可實際上,有幾個人真正完整 地閱讀過一本經典著作?佛經裡講:一個傲慢的人,身上留不住任何優點,因為倒扣的碗是沒辦法盛水的。當我們傲慢時,就不可能聽得進別人的教導、建議,更不可能從別人的身上以及歷史與經典中吸取寶貴的經驗與教訓。傲慢不僅留不住善,還會滋養惡。明代哲學家王陽明說:“現在人們最大的缺點,基本上就是一個傲字,千萬種罪惡,都是從傲裡滋生出來的。傲就會自高自足,不肯屈人之下。
所以,兒子傲,就不能孝敬長輩;弟弟傲,就不能尊敬兄嫂;臣子傲,就不能做忠臣。”因此,《易經》六十四卦中,每一卦都有吉有凶,唯有一卦只有吉而無凶的,就是“謙”卦,所以古人說“唯謙受福”。以財勢、地位傲人固然不可,以學問、本 事傲人也不應該。時時檢點自己的內心、態度、氣色、言語上有沒有傲慢,當我們徹底去除傲慢,只剩下從內而外的謙卑,也就是享福的時機來了。

太傲慢的人永遠留不住優點
match 生活網/微微健康網~2020年02月13日
☆ ☆ ☆
研究顯示感恩有助於提升幸福感,每日簡單紀錄減少憂鬱
match 生活網/NOW 健康~2021年12月03日☆☆
☆ ☆ ☆
☆ ☆ ☆
業障迷思1107輯
業障迷思1106輯
業障迷思1105輯
業障迷思1104輯
業障迷思1103輯
業障迷思1102輯
業障迷思1101輯
陸戰隊怪喀 ▶ 部落格文章輯
☆ ☆ ☆
業障迷思1107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