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4/25

心靈探索10903輯

新增說明文字
☆ ☆ ☆
何謂愛自己?四十歲重新再愛一次
★ 編輯部/綜合整理

當愛經歷過破碎和修復的過程後,內在會變得更成熟。在聖經哥林多前書第13章愛的篇章中,有一段關於真愛的描述: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愛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換句話說,如果不是真正成熟的愛,就會無法恆久忍耐,會嫉妒、會發怒、會自誇、也會張狂;如果不是真正成熟的愛,會變得只看對自己有利的地方,會計算人心險惡,也無法做到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這樣的愛不只適用於男女關係,其他關係也適用。而在所有關係中,最重要的是跟自己的關係。如果你很容易感到不耐煩,應該回頭檢視自己的內在。也就是說,真正的愛並不是在生氣時,一昧指責對方,而是必須先檢視自己。深入覺察內在,修復內心的傷口,唯有如此,才能發自內心付出更多的愛。愛別人之前,要先愛自己。不愛自己的人,無法別人。必須接納自己的不完美,肯定優點,包容缺點。如果我們總是用嚴苛的標準對待自己,很容易會以同樣的標準去要求別人,難以包容對方的缺點。
愛自己,並不是因為自己是完美的。如果總是拿自己和別人比較,認為自己很糟糕,看到對方的缺點時,也會容易感到煩躁。因此,請先好好的接納自己吧!四十歲,重新再愛一次。現代人步入婚姻的時間點和家庭型態,和以前已大不相同,婚姻制度也正逐步在改變。過去一提到四十歲,馬上就會聯想到是已婚、有小孩的典型家庭狀況。但現在卻不同了,晚婚成了一種趨勢,有人到了四十歲才結婚,也有很多人還未婚,甚至也有不少是離婚後恢復單身。然而,即便是因為害怕承擔婚姻責任而不想結婚,也一樣會渴望愛情。
當夫妻步入四十歲後,看到彼此的臉不再像年輕時那樣悸動,甚至還會覺得煩,年輕時如此小心翼翼呵護的愛情,究竟消失到哪裡去了?愛情不是只有絢麗美好的一面,那並非愛情的全貌。如果認為那種怦然心動、甜蜜愉悅的感受就是愛情,那是對真愛的一種汙辱。真正的愛情並不是單憑感受,因為要愛上一個人陷入熱戀並不是件難事,是自然而然就會發生的。比起感受,接下來需要的是用心經營,重要的是意志和責任。一段愛情關係要維繫,需要兩個人互相照顧,懂得體貼彼此的心意。
而要做到真正照顧對方,體貼對方心意,必須要經常設身處地,站在對方的立場著想,同理他的感受。體貼和關愛需要智慧,也需要勇氣去運用。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去愛、去守護我們心愛的人,包容接納彼此不圓滿的地方。所謂的適婚年齡,實質上並沒有太大意義。值得被愛的年紀,最適合戀愛的年紀,是當我們已經準備好的時候。四十歲單身的人,可能會羨慕已婚者。也許對婚姻抱著更多幻想,也可能認為愛情是毫無意義的事情,就算孤單痛苦也會刻意逃避。但其實,不管是對已婚的人,還是單身的人來說,愛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愛透過各種管道,流進我們的生命中,對象可以是心愛的人,可以是愛犬,也可以是大自然,甚至是敬愛的神,我們的生活周遭到處充滿了愛。不要落入比較陷阱,而感到沮喪。用心愛自己,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細微處,你會發現,這所有的一切都是愛。請記得,愛的樣貌多采多姿,愛會以不同方式來觸動心弦。並不是過了四十歲後,愛就會消失,說不定到了這個年紀,我們才能真正體會到愛的本質是什麼。
愛與被愛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即使到了四十歲,愛情依舊很難。不用努力、不必付出代價就能得到愛情,是最簡單的。如果是因為對方的外貌、財力、幽默感等外在條件愛上對方,把自己寄託在這種美好夢幻的感覺上,一旦感覺消失了,要堅守這段感情就變得不再容易。看到自己和對方的缺點後,能夠不轉身離開,需要很大的勇氣。因此,事實上只有少數的人,才能實現那樣的愛情。(本文摘自/年屆四十,中年迷路:不安是人生課題未解,重新盤點現狀,找到最值得努力和期待的事/采實文化)

何謂愛自己?四十歲重新再愛一次
match 生活網/優活健康網~2020年02月29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人為何會感到心煩
★ 微微健康網

在街上,或者在室內,我們總會聽到一句話“我煩死了”或者“我最近好煩,別理我”。煩死了已經成為了人們的口頭禪。為何會感到心煩呢?難道真的是因為心情不好或事情太多的原因嗎?從心理學與腦科學分析,容易煩躁實質上是一種類似於腦損傷引起的後遺症的行為或情緒,對人類健康極為不利。對很多人來說,煩悶不過是一種短暫、幾乎微不足道的情緒,很容易消散,比如某項工作任務一完成,或某個講座剛結束的時刻,這種情緒很快就煙消雲散了。
但是,煩悶還有更不好的一面:很容易出現煩悶情緒的人,有下列症狀或行為的危險係數也較高:抑鬱、焦慮、藥物成癮、酗酒、沉湎賭博、飲食失控、敵意、發脾氣、社交能力弱、學習成績差、工作能力低。關於煩悶情緒之謎,已經有所瞭解的方面就是存在個體差異,如興奮程度高低的差異、對新奇事物的要求程度的高低等。例如,和女性相比,男性一般更容易覺得煩,也更容易從事冒險行動,更喜歡以危險遊戲為樂,更容易說他們所處的環境很鬱悶。
從一些有腦外傷(TBI)的病人身上,可以得到有關煩悶成因的一些線索:腦外傷的人,最初的表現就是容易沉湎於危險程度較高的活動。極容易覺得煩躁的人,在怎麼讓自己開心方面的能力往往較差,因此,他們只好通過濫用藥物之類的行為來麻醉自己。藥物濫用行為往往發生在一個人無所事事的時候,每到這種時候,如果不用藥物,他們也會想辦法放縱自己。在青春期,這種情形尤其容易發生,因為這個時期青少年往往會把成年人應對煩躁的各種辦法混為一談。因此,煩躁情緒會變成人類尋找感情寄託的終身根源。
可是,如果那些藥物癮君子能夠學會如何應對自己的煩躁情緒,他們煩躁情緒復發的可能性就會降低。現代人類的文化也離不開外界的娛樂方式,如電視、電影、互聯網、視頻遊戲等,這種文化對煩躁現象的日益嚴重也起著一定的作用。煩悶的根源很可能在於我們對事物的理解力出現結構性缺失,即對自己所要做的事情的意義認識得不夠全面。容易煩躁的人,自我意識水準測試的得分一般會比較低,這些人一般難以精確的監視自己的心情和情感,因而也難以判斷自己真正需要什麼。
人們所發現的這些現像是符合煩躁情緒的心理動態模式的,也就是說,有這種心理模式的人會壓制自己真正的需求和願望,從而無法判斷什麼樣的活動才能滿足自己的需要。雖然這種需求抑制說尚有爭議,但是那些患有“述情障礙症”(alexithymia)的學生,確實更容易出現情緒煩躁現象,有這種症狀的學生,不知道如何表達或判斷自己的情感狀態,難以區分什麼是身體需要,什麼是情感需要,容易抑制其內在的情感需求,生活中充滿幻想。從更高層次的能力水準看,注意力是否能夠集中,或能否專心致志地從事某項工作,對是否容易產生煩躁情緒也有很大影響。
那些患有注意力缺失多動症(ADHD)的人也更容易產生煩躁情緒,那些在注意力持久性測試中得分較低的人也一樣,而那些大腦受過傷,或者容易走神者亦然(例如開車時出現無意識轉向,或者把牛奶錯放在碗櫃裡面等)。實際上,對注意力的直接操縱也容易讓人產生煩躁情緒,這就表明,我們之所以覺得事物很煩人,可能是因為這些事物需要我們集中精力、需要全神貫注的緣故。有個術語,叫做“流心理學”,就認為一個人若能全神投入到工作中,能夠鍥而不捨,並且享受工作的樂趣,那是因為他的能力正好能夠應對所面對的挑戰的緣故。

人為何會感到心煩
match 生活網/微微健康網~2020年03月03日
處理生氣情緒5大類,你屬於哪一型?
match 生活網/優活健康網~2020年02月16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不用證明我好或不好,勇敢活出自己
★ 編輯部/綜合整理

不用證明我很好,也不用證明我不好。我是獨特珍貴的存在,只需要真正的活出自己。蘇青端著茶托放在桌上的時候,易晴正窩在沙發裡,一隻手托著自己的臉頰,彷彿在沉思。「怎麼啦,看起來眉頭深鎖,在想什麼事嗎?」易晴稍微坐直,說:「前兩天,經理把我叫進辦公室,跟我說接下來有個計畫,要調派一個人手到上海協助一個重要專案,大概需要半年的時間 …」「喔,是嗎?又是一次外派的機會?這次你有什麼的心情或想法呢?」「嗯 …你知道的,以前我都是直接拒絕,但是這次我想接受這個挑戰,我有信心可以做的好,我也打算跟志遠好好談一談。」
「聽起來,你和以前不一樣了?不再是討好的先體貼別人、猜測別人,然後壓抑自己的渴望,而是選擇說出口,並且跟志遠討論。不管這次的結論是什麼,你已經開始創造我在,你也在的新關係了!」「真的嗎?能被你這樣認證好開心啊!我也真的覺得這次不太一樣,好像心比較定,整個人也比較穩。我不知道怎麼說,但是這種很『在』的感覺真的很好。是因為『獵豹我』開始出來了嗎?我知道,我想要去試試這個挑戰,也不擔心志遠,他可以照顧好自己。甚至,在這段時間,我也發現他其實是欣賞我、支持我的。」
「但是 …」易晴原本俐落清楚的語氣有了遲疑,「我仍然掛心小蝴蝶,雖然在生活上有爸爸、奶奶、姑姑照顧她,但她畢竟還小,還需要媽媽,她可以適應嗎?她會不會很受傷?以前即使我媽媽那麼全心付出,我都還受傷了,現在我可以這麼自私嗎?我會不會也讓小蝴蝶受傷呢?」「我聽見你對小蝴蝶的愛,聽見你的擔心,也聽見你認為『媽媽不可以自私』的觀點,這麼多重的心思,一定讓你很焦慮、沉重 …」「可是,」蘇青停頓了一下。
「你有想過嗎?你可以直接問小蝴蝶呀!去跟她說這件事,告訴她你的想法和顧慮,也聽她的聲音,瞭解她怎麼想。這也是你和她很棒的連結,不是嗎?」「跟小蝴蝶討論這件事嗎?她才八歲耶 …」「我一向認為,孩子其實什麼都懂,只要你願意好好跟她說,聽她說。所以我從女兒若安很小開始,就會和她討論、對話。」蘇青輕嘆了口氣,由衷地說:「其實女人結婚、生小孩之後,我們的角色就更多重了,職場和家庭之間的兩難,的確是太多女人共同面對的真實挑戰。我曾經也面臨和你一樣的困難抉擇!」
「真的嗎?那你是怎麼處理的呢?你跟女兒討論了嗎?她多大?你怎麼跟她說的呢?」易晴急切的問。「那一年她九歲,當時我跟她說『媽咪面臨一個很重大的選擇,因為你是我很重要的人,而且這件事會影響到你,所以我很想聽聽你的想法。雖然這是一個很大的決定,所以沒辦法只以你為主,但是媽咪希望你知道,你的想法會是我很重要的考量。』我跟她說,因為這個討論很重要,所以我要跟她有一個下午茶之約,請她選一個她喜歡的下午茶店 …我記得,那天下午,我和她一邊吃由她精選的蛋糕、喝她愛的奶茶,跟她解釋北京的工作邀約。
「我跟她說這個工作吸引我的部份~可以實踐我的夢想,可以為我的工作發展好基礎,可以建立經濟上的安穩~而這一點也會跟她相關。我也真誠的跟她說讓我遲疑的原因~她是我很重要的人,我很希望可以更好的陪伴她。這個改變的時間預計大約是一年,我可以承諾她每個週末我會飛回台北跟她相聚 …」「那她的反應是什麼?她真的聽得懂嗎?她沒有大哭或鬧彆扭嗎?」易晴忍不住好奇追問。「她一邊吃蛋糕,一邊聽我說。後來,她拿出故事書跟我玩了一下,又繼續吃了幾口蛋糕,才說:『嗯,我要再想一想。』」
滿臉的驚訝寫在臉上,易晴說:「天啊!她沒有說好也沒有說不好,她說要再想一想?她的反應怎麼可以這麼成熟?那你怎麼回她呢?」微微笑了一下,蘇青給自己的茶杯裡加了些茶,「坦白說,我聽了她的反應也很訝異,應該說,更多的是欣賞。我知道這孩子是真誠地跟我對話,所以我更真誠尊重地對她說:『媽咪也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決定,需要長一點的時間想一想。沒關係,你可以慢慢想,等你想好了再跟我說,我們再喝一次下午茶,然後換媽咪聽你說你的想法好嗎?』」
「你的回應好棒喔!裡面有好多的理解和接納,原來你是這樣和女兒對話的啊!」易晴的眼神裡閃耀著深受啟發的光芒,「那後來呢?」「大概過了一個星期吧,有一天晚上她突然跟我說:『媽咪,我想好囉。』於是週末我們又一起去喝下午茶,她一樣點了最喜歡的蛋糕和飲料,我也享受著我的咖啡。我們就這樣一起先享受了一段輕鬆的時光之後,她再度跟我確認了一次細節,包括我承諾每個週末我都會飛回台北跟她相聚之後,她說:『媽咪,我覺得你可以去北京工作 … 』
「當時,我跟她說:『謝謝你!媽咪感受到你給我的愛和支持!這讓我覺得很溫暖、很感動!不過,就像我之前跟你說過的,這是一個很大的決定,所以媽咪會很認真的從各方面去思考。但是無論結果是什麼,謝謝你愛我,我也很愛很愛你……』「當然,後來我也真的做到了我的承諾,這是任何關係中都很重要的事情,那讓我們確實感受到愛的存在。」分享完這個多年前的故事,蘇青整個人彷彿仍籠罩在感動與溫暖交織的迷人光暈裡。那裡面有真誠、有等待、有理解、有支持,更有兩個個體同時存在的飽滿的愛。
被這一切深深感染的易晴,早已經卸下一進門時的慌快節奏,一起跟著緩慢並飽滿了起來。再開口時,她的語氣充滿感動卻安穩,「這真的是好美的一段互動!謝謝你分享這段故事給我。我也要找一個時間約小蝴蝶喝下午茶。無論最後的選擇是什麼,我都希望跟小蝴蝶是這樣能夠好好對話的關係。」「嗯,這只是一個分享,你也可以創造屬於你和小蝴蝶的對話方式。」蘇青用暖暖的微笑打開了一個真誠的空間。(本文摘自/認真的你,有好好休息嗎?~平衡三力,找回活力/心靈工坊)

不用證明我好或不好,勇敢活出自己
match 生活網/優活健康網~2020年02月29日
不說一句話就得到別人注意的6大方式
match 生活網/優活健康網~2020年02月02日
在每一次的整理中,看見真正的自己
match 生活網/慈善新聞網~2020年03月08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年屆四十,步入中年空虛與無力感?
★ 編輯部/綜合整理

「到了這年紀,卻沒有什麼想做的事。一輩子都在忙家務,根本沒想過自己可以做什麼。孩子們長大了開始忙學校的課業,獨自面對空蕩蕩的家裡,覺得自己一事無成,現在唯一能做的,好像只剩下等著老去…」「過去在公司曾經做到很高的職位,但為了照顧家人,不得已只好選擇離職。已到了這個年紀,卻沒有動力重返職場。很多人都說現在才是開始,甚至比年輕時更拚命、更努力,不明白為什麼我會變成這樣?」
有些人過了四十歲,依然充滿熱情地追求自己的夢想;但也有人反而在此時失去生命的動力。一想到未來還有四十年,或更長的時間,便備感壓力;面對四十歲的空虛和無力感,他們心力交瘁,開始懷疑自己:「這一路走來到底為何而忙?」甚至找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會有這樣的反應,一點也不奇怪,這是步入四十歲後會有的症狀。體認到自己和生命的限制,不全然是壞事。
我們都活在既定的限制裡,地球的資源有限,時間也是有限的。死亡,更是每個人這輩子都擺脫不了的限制。雖然四十歲離死亡感覺還很遠,但對失去生命動力的人來說,每一刻都像是走在懸崖上。不管哪種信仰,最終還是要面對死亡,於是人們不再對這些準則深信不疑。生活失去信仰準則的人們開始陷入空虛,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各自空虛、各自寂寞,可是卻有很多人,不想擺脫這份空虛,反而渴望沉浸其中。
「空虛」是一種現代社會的文明病。然而,媒體卻大肆渲染,不停鼓吹洗腦人們,靠購物來排遣空虛。要擺脫空虛,必須先意識到自己是有極限的,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依靠。那依靠可以是人、宗教,或是追求新的夢想,也有可能只是單純需要休息而已。當陷入空虛時,要注意的是,不要忽視自己的情緒感受。如果放任這樣的情緒不管,或許不會立即出現問題,但最後還是有可能會受傷。因此,不要逃避或刻意壓抑內在的空虛感,陷入空虛時也不必太焦慮,稍微放輕鬆,給自己一些時間,好好陪伴自己就行。
當無法輕易改變現況時,總會讓我們感到挫折,因為無法突破這個界限,內心陷入空虛。跳脫的方法之一,就是尋找自己的精神寄託。像電影裡的娜塔莉,雖然無法實現改變世界的夢想,但她善盡職責,當好一位妻子、母親和老師。當她的學生批評她是落伍的上一代時,她沒有反駁辯解,而是坦承自己老了、變了。雖然徹夜未眠躺在床上哭泣,但隔天還是一樣以從容自在的神情,坐上火車。回到家後,身邊有心愛的孩子和可愛的孫子,縱然家人不理解她,她只能把悲傷藏在心底,但對她來說,和家人在一起,就能讓她感到快樂和幸福。
她沒有假裝堅強,反而盡力享受生活中的幸福美好。她坦然接納自己的脆弱,不武裝自己,隨順自然地面對一切風浪。雖然放低姿態,卻未放棄生命的尊嚴,她比二十、三十歲時,活得更精采燦爛。為了讓生活維持平衡,即使內心稍微失衡,但能在迷惘中重新找回重心時,反而會讓自己站得更穩。迷惘沒什麼不好,軟弱也一樣。之所以會害怕,是因為怕軟弱被看見,承認自己的軟弱,反而會為自己帶來勇氣。
四十歲正是時候,去擁抱你的軟弱、空虛和內在的黑暗!四十歲的你,或許會比年輕時更迷惘、更軟弱。因為到了這個年紀,已經不會再有人給你答案,困惑時彷彿只剩下自己,待在最黑暗的角落中獨自摸索。不過,你也已經明白,生命並不需要無止盡地驅逐黑暗,而是去擁抱一部分的黑暗。因此,透過深刻的覺察和體悟,步入四十歲後,可以讓人生重新開始。(本文摘自/年屆四十,中年迷路:不安是人生課題未解,重新盤點現狀,找到最值得努力和期待的事/采實文化)

年屆四十,步入中年空虛與無力感?
match 生活網/優活健康網~2020年02月22日


怎麼學會愛自己?關鍵是接納不是自責
★ Jiasheng Li

生活中總是會有不如意的時刻,不管是工作不順、感情問題,或是常常感到孤單,都是我們需要面對並跨越的生命歷程。而不管有沒有人在身邊陪伴,自己總是自己最好的安慰和鼓勵者。現在市面上不乏教大家愛自己的網路文章和書籍,但難的是要察覺自己值得被愛,這點也往往是阻礙人走出傷痛的原因。以下介紹一些關於愛自己的思維,提醒您別對自己太嚴苛。
要愛自己,首先要能對自己展現同理心、關懷與愛,特別在面對失敗時。懂得愛自己的人就算面對壓力,仍能耐心地調整自己的心態;這不代表要壓抑生氣和傷心等負面情緒,只是不要嚴厲責備自己的不足,並無條件地接納自己的失誤及軟弱。傳統華人文化注重謙虛的美德,但這個特質有時候會不小心變成自我批評的習慣,所以要提醒自己不管做得好不好,都不要貶低自己存在的價值。
有的人會把愛自己和放縱、自憐混為一談,但就跟對待小孩一樣,大家都知道愛他們是要幫助他們健康成長,而不是過度溺愛或保護他們。所以生活受挫時,愛自己的人不會用放縱的方式發洩、逃避,或是胡思亂想沉浸在自己的問題中,而是能換位思考,用對自己和他人無害的方式得到紓壓。要愛自己就要勇於做真實的自己,但不要為了過於追求完美而打壞人際關係,不然可能會讓自己變得孤僻和易怒,並無法容忍或原諒任何犯錯。
愛自己就要勇於承認問題存在,如果拒絕承認,就會產生心理障礙。如果心裡有許多無法釋懷的感覺,承認它存在後,不要讓自己沉浸其中或過度自責,而是要進行自我對話,過程可能很不容易,但只要反覆練習,養成習慣,內在情緒就會愈來愈穩定,自己也會更懂得愛自己。如果找不到問題的答案也沒關係,不用執著解釋所有的不幸,或試圖將絕望合理化,因為不是每個問題都有解決的方法,更何況是複雜的情緒和感覺,所以想辦法散散心就好,不然在自責中陷愈深會愈難脫身。

怎麼學會愛自己?關鍵是接納不是自責
Hello 醫師~2020年02月26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責任原則:先為自己負責,再滿足他人
★ 編輯部/綜合整理

責任是什麼?責任像河流兩邊的堤岸,引導著水流,灌溉田地,生養果實;它是行為和欲望的界線,領著我們做「應當做的事」,扛「應承擔的任務」、達成「應完成的使命」;責任,就是指示。很多年來,是父母告誡我們責任的內容~好好工作、自食其力、奉養父母、維持穩定的婚姻、生養一兩個小孩~父母以喝斥、命令、威脅的姿態,像在河邊築起兩道堤岸一般,引導我們的能量,去往他們指向的田地,灌溉成林。
這麼多年來,我一直感到好奇。「責任」像塊匾額一樣,掛在每個人的頭上,為什麼卻從沒有人,提出這些問題:背負責任的目的是什麼?背負責任的對象包括了誰?背負責任的順序是什麼?想到這三個問題,讓我陷入沉吟 …責任的目的是什麼?責任的目的是讓自己,過得更好、過得更快樂、更有目標~比如說,我想學會理財,於是我決定記帳。當我決定記帳的時候,我對每天記錄開支、蒐集發票這件事,就有了「責任」。責任,讓我「受力」,讓我「承擔」;我必須耐著性子,花時間、花力氣,不斷給自己打氣,忍耐枯燥,維持紀律,達成目標。
最終,我因負起了「記帳」的責任,存住錢,過得更好~這是責任的目的,責任,是為了讓自己幸福。那麼,責任的對象包括了誰呢?首先,我們第一個該擔負的責任,就是自己~自己想買的房子、想做的職業、想擁有的生活節奏、休閒方式、自己的成長、自己家庭的開支、自己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我們要為自己,負重、承擔、受力、前行。我們活著,首先必須為自己的生活負責,背負自己的背包,為自己的欲望、理想,奮鬥推進。其次,我們該擔負的責任,包括家人、親戚、朋友,以及地球上,與我有連結的「其他人」,都是我們的責任。
但是,首先背負自己、其次背負別人;別人首先背負自己、其次背負別人;我們對自己的生活負責;別人對自己的生活負責;每個人背著自己的背包,手拉著手,向上攀登,直到登頂 …這是愛,這是連結。人跟人之間,第一個責任,也是唯一的責任,是愛,不是錢。愛是一種絕對的自我中心,是一種被滿足、被保護、被包圍的狀態下,沉穩、安定地行動著。你一定要先承擔自己的責任,讓自己滿足,充滿了愛,才能去滿足別人,這時你才是給予者,不是乞求者(乞求別人關注我、重視我)。
人與人之間、家人之間,要愛對方,不是成為對方~我們不能代替家人思考,代替家人實現願望(你有自己的願望,不是嗎?)代替家人還房貸(你有自己想買的房子,想過的生活,不是嗎?)代替家人承擔他們人生的失意和失望(那是他們的經歷,不是嗎?) … 愛你,不是成為你。愧疚感,大概是世界上最難處理的情緒。愧疚感來自內在,來自我們小時候,學過的規則、教條,要抵抗它,得很有決心。因為它根深蒂固,來自內心。
我自己生長在「沒有界線感」的家庭,對S的處境,感到同情。我能理解S的難處,理解她承受的壓力,但我始終覺得,我們能堅持住,為自己做點努力。我們應察覺自己的愧疚感,察覺自己腦子裡「你很差!」、「你很自私」、「你不孝!」的聲音,然後退一步,像旁觀者一樣,看待自己的處境,檢查自己的「聲音」;辨認出爸媽、親人的「操縱語言」,試著在內心底,為自己打氣。
我相信,如果我們不能控制愧疚感、察覺愧疚感,安頓自己內心,我們面對這種情境,就會陷入掙扎、憤怒、糾結裡,最終破壞愛與信任感,得不償失。我們該讓別人知道,你是你,他是他;由你控制自己。即使一切並不容易,也值得努力。(本文摘自/與家人的財務界線:富媽媽教你釐清家人的金援課題,妥善管理親情的金錢漏洞/采實文化)

責任原則:先為自己負責,再滿足他人
match 生活網/優活健康網~2020年03月22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透過實際言語或行為幫助,能有效排解焦慮增添幸福感
NOW 健康~2019年06月14日
永遠會有誘因讓你分心!史丹佛教授:我們不需要即時查看信箱
match 生活網/女人幫滔客誌~2020年03月19日
心理測驗 《你的專注花語》測驗看看屬於你的是什麼花語
match 生活網/女人幫滔客誌~2020年03月19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失敗又怎樣!這樣建立自信愛自己
★ Jamie Chang

小時候我們都是按照父母或學校的教導來做事,長大後就得靠自己對事情做出判斷和選擇,但面對許多未知的後果,許多人往往對自己的想法沒有把握而躊躇不前。經歷過多次挫敗的人,甚至會愈來愈不相信自己,並且自我厭惡。但人的一生都會經歷過挫折和迷惘,即使當下的選擇不盡理想,但也不代表未來都會如此。以色列第一位女性總理果爾達.梅厄(Golda Meir)曾說:「要相信自己,並創造一個妳也樂意共度一生的自己。將自己的潛力發揮到極致,讓內在微弱但充滿可能性的火花,迸出燦爛的火焰!」如果您心裡有想法卻不敢執行,不妨嘗試以下這些方法來增加自信心:
① 無條件地愛自己:也許總在為人父母後,才開始體會到什麼是「無條件的愛」,或者對其他親人、朋友及伴侶,也都有可能。既然對他人可以,為何不也試著無條件地愛自己呢?即使在犯錯後,也不要過度批判自己或充滿消極的想法,當我們可以做到無條件地愛自己時,也可以無條件地相信自己,並建立信心。
② 做自己:當他人的反應讓您感到不安時,也請時時提醒自己「做自己沒關係」。若老是擔心別人怎麼看自己,而呈現出不同的個性,其實別人也能感覺得到。不妨先從您覺得相處起來舒服的人開始練習,如朋友或家人等。若因為嘗試坦率地做自己而感覺不舒服,請留意自己的感受,並繼續與這些人相處,直到這種不安全感消失為止,目的在於練習接受與適應在人群中,做真實的自己。久而久之,您也會從互動當中更肯定自我。
③ 莫忘初衷:如果對於選擇結果感到難過,請記得您做出的每項抉擇背後的原因,並相信自己確實盡力做出了好選擇。
④ 學習感恩:無論好壞都值得感恩。感激自己個性的某一部分,例如感激可以看到人們最好(或不好)的一面,或是感恩自己喜歡獨處等等。
⑤ 傾聽內心的聲音:透過更了解自己,學習和自己相處能增加自信。您也可以從冥想開始練習,試著每天安靜地獨處5~15分鐘,關注自己的呼吸,如果有任何自我批評的想法產生,試著承認和接受,然後放下它。
⑥ 了解自己的優點:每個人都有各自擅長的事,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優勢與劣勢。多做一些擅長的事情也可以增加自信,但若不確定自己擅長什麼,問問身邊親近的人,並開始多花點時間去做這些事情吧!
⑦ 培養正能量的友誼:想想朋友圈裡那些總是正面思考的人,以及堅強且一直努力奮鬥的人,不妨多花點時間和他們相處,漸漸地,您也會受影響,和這些充滿正能量的朋友們,一起正面成長。
⑧ 設定合理的目標:設定目標是一件好事,因為它能激勵我們更努力。但過於困難的目標,可能會因為容易失敗而降低自信,還會懷疑自己的能力。試著將最終的目標細分為許多小目標,階段性地一一實踐,這樣會更容易且會增加信心。相信自己的過程就像練肌肉,不是去一趟健身房就會成為筋肉人般走出來,是需要時間培養的,即使現在缺乏信心,也能藉由努力變得更有自信!

失敗又怎樣!這樣建立自信愛自己
Hello 醫師~2019年01月17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社交恐怖症的臨床特點有哪些呢
match 生活網/微微健康網~2020年02月12日
生活中常見的10種虛偽表現
match 生活網/微微健康網~2020年02月18日
☆ ☆ ☆
心靈探索10904輯~孤獨
心靈探索10903輯
心靈探索10902輯
心靈探索10901輯
陸戰隊怪喀 ▶ 部落格文章輯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