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5

公益1096輯

新增說明文字
☆ ☆ ☆
新北市綠領 CEO 培訓計畫參訪心得
★ 王慶惠(清水高中老師)、周栢達(新北市環教中心輔導員)

電影「看見台灣」讓全民驚覺台灣環境面臨嚴重破壞,亟需進行國土規畫與生態保育工作。近年台灣面臨薪水倒退、失業率上升、年輕人高學歷低就業等社會問題,有賴社會創造更多工作機會來解決。綜上所述,綠領人材的培育既有助於改善生態環境,而且還能創造就業機會,甚至帶領我國產業升級,創造企業藍海,實為我國今後的教育重點工作。有鑑於綠領人材的重要性,新北市政府教育局提出「綠領CEO培訓計畫」,讓高中(職)學生藉由實地踏查、蒐集資料、探索與反思的方式研究台灣綠能經濟問題,進而提出解決問題的可能途徑。
台灣是個島國,缺乏天然資源,熱島效應令夏日天天都是用電高峰,且屢創歷史新高,因此發展節能科技對我國的經濟、社會都有很重要的影響。這次活動,我們首先參觀Panasonic科技智慧宅。藉由 ECO NAVI 智慧節能與nanoe淨化雙科技,不但能達到節能省電,而且還能為居家空氣品質把關。ECO NAVI 智慧節能科技,可啟動「人體」、「日照」雙感應,依照不同的使用狀況,自動調整為最合適的氣流,能省電約32%,減少不必要的浪費,不用過著苦行僧的生活,也可以達到環保的基本要求。
◆ 推廣有機農業,政府租地提供實習、工作機會
第2站來到鶯歌心希望有機農場,我們全家都喜歡騎乘腳踏車,從土城、鶯歌、大西、龍潭沿著大漢溪左岸觀賞美麗河濱風景不知凡幾,卻從沒發覺在鶯歌環河路環保局垃圾車休息站前,還有個心希望有機農場。這個農場是新北市政府為輔導市民從事有機農業而向農民租用休耕地設立而成。經過5年無化學藥劑及化學肥料的栽培方式栽種農作物,園區生態豐富,除提供有機農業訓練的學員田間實作經驗以及輕度智能障礙青年工作機會,也提供外界觀摩學習、參訪及體驗活動。自去年起還開放大專生暑期工讀活動,擴大推廣面向。目前示範園區所生產之蔬菜,除定期由學員排班至市府大樓B1展售外,也提供外界訂購,以推廣無毒健康蔬菜。參觀有機農場時,負責人廖政輝老師隨手拔下一支玉米供學員認識有機農作物的特徵。只見這玉米被玉米螟咬了一大口,外觀不甚整齊美麗,但入口後卻是香甜多汁。
廖老師說:別看這玉米不好看,只要吃過的都會再來買,我們每週二、四早上11點到市府地下一樓去賣菜,雖然我們的菜價比一般的蔬菜還要貴,賣相也不是很美觀,但我們的菜香甜無毒,所以常常一下子就被搶光了,想買記得早點來。除了有機蔬菜,現在農場還種一大片的香米,結實累累的稻穗,讓人非常驚艷,一改以往有機稻作收成不佳的印像。廖老師說,因為不能用農藥,所以有機稻作最怕兩樣東西,一是福壽螺,一是雜草。農場使用苦茶粕來防治福壽螺,至於雜草則用人工來挲除。水稻田裡都是爛泥,挲草時腳一踩就會陷入泥中,舉步維難,如果你有辦法適應這樣的工作,歡迎加入有機農業。有機稻米的價格是一般稻米的好幾倍,為了推廣有機米,新北市政府特別以優惠的價格來推廣這批有機香米。
◆ 低碳交通電動車
下午我們來到工研院參觀低碳科技研發成果。首先由台大陽毅平教授為我們簡介電動車與燃料電池的發展趨勢,與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成果。陽教授是國內頂尖的學者,他的著作等身,不過他卻可以用很淺顯易懂的圖片與文字,讓我們瞭解電動車的發展已經非常進步,只要普設充電站,很可能電動車在幾年內就可以普遍上市。至於燃料電池,可以達成排放零汙染,只要再突破一些技術關卡,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應該會被廣泛運用。
聽完簡報,我們參觀工研院內的 U-bike、電動接駁車、電動重型機車等綠能運輸工具,以及近幾年得到的研發成果,例如「鈣迴路捕獲二氧化碳技術」可以將燃煤發電變成清潔電力,還可以將捕獲的二氧化碳用來養殖藻類,進而生產轉化為生質燃料及高經濟的營養食品,成為節能減碳新經濟的火車頭。感謝新北市政府教育局辦理這次的活動,讓我們瞭解政府和企業為環保綠能所做的努力,希望我們這群綠領CEO的青少年和小論文的指導教師們,能夠利用教育的力量把節能減碳觀念推廣給更多大眾。期許我們的青少年能夠在現有的科研水準上繼續努力,讓台灣成為經色經濟的發展先鋒,也能為飽受工業汙染危害的地球生態,找到更好的發展模式。

環保生活不必吃苦,新北市綠領 CEO 培訓計畫參訪心得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環境資訊中心~2014年07月27日
☆ ☆ ☆
☆ ☆ ☆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觀光首都,農業世貿」UP!
★ 陳俊廷/屏東報導

「依據行政院主計處公佈台灣農林漁牧產值,屏東縣去年達到747億元,連續二年全國居冠;屏東觀光產業,住宿餐飲業銷售總額到去年已突破136億元,累積成長了2.5倍…」屏東縣長潘孟安就職週年將以三場記者會向縣民報告,今(22)日舉行首場,他與縣府團隊報告兩大縣政主軸[觀光首都.農業世貿]亮麗的縣政成績單,明年屏東將更進一步,包括參與國際性論壇、發展綠能、地方產業等,他說「明年屏東的天空會很國際」!潘孟安就職週年將舉辦三場記者分別為「觀光、農業、文化」、「城鄉願景」、「安居大社區」三大主軸,今12月22日(二)在縣府大門前草地率同副縣長吳麗雪、秘書長黃肇崇等縣府一級主管向縣民報告,並由農業處長姚志旺、文化處長吳錦發、觀光傳播處長鄞鳳蘭、客家事務處長曾美玲、原住民處副處長蔡文進說明施政成果。
潘孟安感性的說,「站在一年前宣誓就職的縣府草地,對我的老闆也就是屏東縣民報告,像是企業CEO繳出成績單,但我知道,人民要聽的不是過程而是結果,到底一年下來,屏東是進或退、盈或虧、正或負,最重要的是,我們所做的一切,人民是否有感,是否為民眾想要、需要或必要。」他指其在競選時提出「觀光首都、農業世貿」重要政見,一上任之初,立即推動屏東國際彩稻藝術節,3D彩稻田在44天活動期間吸引超過66萬人次參觀;創辦農業大學,讓有心務農的青壯年透過學習提升技能,並輔導從農打造優質農產品牌,為屏東農業挹注新活力。其這一年更馬不停蹄,到國外參加觀光推廣會、行銷農特產品,向香港、日本、新加坡、中國等地區推廣屏東,其中農特產品的外銷量累計到1至7月已達1萬4230公噸,較去年增加5000公噸以上,外銷出口價值統計金額累計達到9億6600萬元。縣府已計畫進軍中東、蒙古,為屏東農特產品開拓新市場。
縣府團隊激發不少創新活動,包括「愛.愛屏東~生.生不息」情人節鼓勵生育;鐵道小旅行讓民眾慢遊屏東到潮州沿線火車站與地方風情;第一屆佳樂水國際衝浪嘉年華,彰顯恆春半島衝浪天堂的魅力;「屏東海洋嘉年華」活絡漁港文化,並通過全台唯一的北勢寮保安宮放白鶴活動登錄為屏東縣特有的文化資產;振復屏東平埔原住民馬卡道文化,讓大眾瞭解及珍惜屏東珍貴的多元族群文化;第一屆屏東國際粄條節活動,吸引民眾發掘客家美食及新魅力;「原住民大賞─斜坡上的藝術祭」,展現原住民工藝文化產業能量;恆春國際民謠節更締造千人古城月琴彈唱金氏紀錄,讓世界看見屏東!在團隊合力推動下,屏東觀光產業益發蓬勃,92年屏東縣的住宿餐飲業銷售總額為53億元,逐年成長,到去年已突破136億元,累積成長了2.5倍。為提升觀光品質,縣府積極投入觀光工程建設,四重溪溫泉公園、東琉旅遊服務中心暨候船碼頭工程、及26日即將啟用的山川琉璃吊橋,都是新興的觀光亮點,縣府更進一步爭取國發會補助,計劃以東港、林邊、小琉球為示範區打造藍色經濟金三角,提升觀光經濟產值。
潘孟安說,這一年來他常常一整天轉不停,但總會隨時反省鞭策自己,「決定是否正確?屏東是否變得更好?」,透過客觀的數字來檢視和檢討「觀光首都,農業世貿」的二大縣政主軸,今年上半年度的營所稅較去年同期增加34.66%,娛樂與地價稅增加13.67%,重點不在稅收,而是「藏富於民」,看到農民臉上的笑容,他就知道做對了!今記者會中並端出2016縣政紅包,潘孟安交付給每位局處長未來一年新的任務:觀光傳播處「翔鷹步道工程+185亮點計畫」,農業處「屏東農業博覽會+綠能農業亮點」,文化處「國際動漫節+屏東衫恆春古城走秀發表」,客家事務處「歡迎全世界客家人來屏東作客+屏東咖啡、可可最香醇」,原住民處「2016原住民音樂大賞」。潘孟安則秀出「邁向國際」四個大字,祈願屏東縣政一年比一年更好,躍上國際!

「觀光首都,農業世貿」UP!潘孟安盼2016邁向國際
民報 新聞 ~ 2015年12月22日
☆ ☆ ☆
☆ ☆ ☆
積極推動「農業保險」與「對地綠色直接給付」
★ 朱蒲青/台北報導
由於近年來極端氣候變遷造成農業部門的損失增加,更對農民收益造成嚴重影響。今(5)天晚上總統邀集的執政決策協調會議邀請農委會列席說明,為了穩定農民收益與保護農地農用,目前積極推動「農業保險」與「對地綠色直接給付」等兩項試辦計畫。農委會在會中報告指出,農民長期收益不佳,氣候因素更造成農民收益不穩,今年寒害與三次颱風的侵襲,就對農民造成很大的損失,政府所提供的現金救助高達71億元,但無法完全彌補農民的損失。因此推動「農業保險」政策主要在分擔農民風險,除了今年已經試辦的梨,明年也將芒果、釋迦、水稻等農作物試辦農業保險。
行政院長林全也補充,政府為了支持此穩定農民收益的政策,會成立農業保險基金,做為實施農業保險的實際支持力量。蔡總統強調,對於看天吃飯的農民,政府提供農民風險分擔的機制很重要,目前雖然已經對於數項重點農作物開始試辦,但為了讓農業保險有全面實施的依據,希望行政部門能夠儘速將農業保險法送交立法院審議,讓農業保險儘速實施,後續跨部會與地方政府合作機制也要同步建立,確保農民收益的穩定。此外,農委會也在報告中指出,目前每年支出於稻穀保價收購與休耕經費已經超過200億元,但稻米產業競爭力仍無法提升,糧食自給率仍無法確保。所以,農委會推動「對地綠色直接給付」,從種植水稻的農地開始試辦,採用雙軌制,農民可以自行選擇是以種植的稻穀繳交來保價收購,又或者是領取直接給付。
未來希望能結合休耕政策,擴大到全國農地,針對農地農用,給予一筆補償金額。而明年除了試辦的區域增加,每公頃給付金額也將從1萬元增至到1.5萬元,並且對於50萬公頃水旱田,只要確保屬於農地農用就給予給付蔡英文總統表示,「對地綠色直接給付」試辦計畫,是保護農地農用的重要政策計畫,並且請行政部門也注意未來國土規劃進展,配合盤點全國的農地數量及品質,並且與地方政府討論農業生產區的規劃。未來農地只要農用就符合對地的綠色環境給付,才能讓台灣的農業永續經營。蔡總統說,農業是弱勢產業,政府要積極協助農業發展,保障農民收入穩定與維護農地農用,才能夠給予農民安定的生活,吸引人才回到農業,讓台灣農業能夠永續發展。
民報 新聞~2016年12月05日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醜蔬果料理成佳餚!烏來惜食分享廚房開張
★ 邱書昱/新北報導

新北惜食分享網與烏來區的有限責任新北市原住民溫馨照顧服務勞動合作社,今天共同成立惜食分享廚房,這也是從2016年推動迄今第12處分享廚房。新北市社會局表示,不僅解決糧食浪費、剩食議題,約21萬公斤的肉品與醜蔬果,經過料理也成為弱勢長輩及兒少桌上一道道佳餚。開張的烏來區的惜食廚房,邀請曾在春秋烏來度假酒店共事過的主廚張騰峰和陳建樺,以義廚身份前來,利用惜食蔬菜和肉品,聯手煮出四道佳餚。溫馨合作社理事長郭美玉表示,忠治部落約有1,035人,以泰雅族原住民為主,服務在地原住民長輩。
因地處偏鄉,每週一到週五安排課程,以活動促進健康延緩長輩失能失智,中午並一起共餐。70多歲的林白秀琴,因中風需使用輪椅,仍堅持每天到據點來;郭美玉的姐姐郭櫻花,在參加市府動健康種子老師培訓後,回到部落帶這群年邁失能的長輩一起做自癒力動健康操。新北市政府原民局長楊馨怡和社會局主任秘書吳淑芳到場一起與長輩共餐。吳淑芳表示,新北市惜食分享網除了成立12處惜食分享廚房,也有80多個惜食共餐據點,透過惜食蔬果的提供,也媒合餐飲專業的義廚或學校來協助,讓社會各界共同愛物惜物。

醜蔬果料理成佳餚!烏來惜食分享廚房開張
自由電子報/生活~2018年10月29日
☆ ☆ ☆
☆ ☆ ☆
阿明爸爸的願望,盼催生憨老幼共融家園助弱勢
★ 李依如/報導記者

一名48歲的阿明重度多重障礙,多年來,安住在苗栗幼安教養院,體弱多病的他習慣性腸阻塞,經常進出醫院,連吃飯、刷牙、如廁都需教保老師協助,老化急遽加快,進出醫院頻率更加頻繁,80幾歲老父母原本寄望由阿明哥哥接手照顧,然哥哥卻在5年前癌症逝世,父親也跟著撒手人寰,孩子的未來不知道能寄託在哪裡?林勤妹院長更舉例,一位70歲多重智能障礙的阿權,10年前,父母親送來教養院後,因為債務關係再也找不到人。
前幾日,護理師發現阿權早上起床時,走路怎麼歪一邊,察覺有異狀,趕緊送醫進行斷層檢查與抽血,確診為中風,目前正在住院中,因為沒有家人,所有費用皆由教養院吸收,諸如此類的個案,在院內比比皆是。目前苗栗幼安教養院共有138名院生,70多位沒有家人,九成院生是中低收入家庭,其中有27名院生超過45歲,最高齡的一位老媽媽己經80歲。林勤妹院長指出,創辦人10年前就發現「孩子會老,接下來怎麼辦?」積極思考如何讓老憨兒、多重障礙的老寶貝們,活得更有尊嚴。
「院生們到了一定年齡,基於健康考量,需要更專業的協助與陪伴。」林勤妹院長說,籌劃許久的老憨兒家園,朝向老幼共融的模式規劃,感謝一位林老先生,捐贈苗栗車站旁三百坪的土地,目前己完成過戶,主體建築物正在申請流程中,預定今年底動土興建,約一年半完成。憨老共融福祉園將可提供約30位老化中重度身心礙者全日型照顧,30位社區中重度失能老人日間照顧服務,附近許多學齡前的身心障礙者,未來也能得到課後協助與照顧,部分空間將提供社區兒童與民眾使用。參考日本、德國、荷蘭等先進國家,身障機構並非單一性,而是採取老幼共融的概念,讓更多人可以進來活動。
林勤妹院長指出,未來主體建築興建完成後,讓老憨兒跟這些多重障礙的孩子,感覺到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回歸社區,慢慢融入正常人的生活,這也是幼安一直在走的路。「身心障礙者年紀漸長,成了老父母們心中永遠的牽掛,走到人生盡頭,仍卸不下重擔。」林勤妹院長說,沒能讓阿明的父親在生前,看見老憨兒家園興建完成,她感到相當抱歉及愧疚,想到這些家庭沉重的身心負荷,更是流下不捨的眼淚,期盼社會大眾支持幼安,打造一座專業照護的老憨兒家園,給他們一個安居終老的家。

有洋蔥!阿明爸爸的願望,盼催生「憨老幼共融家園」助弱勢
健康醫療網/李依如~2020年07月04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銀髮族好記憶~別忘了11種健腦食物
★ Weitseng Lin

對於老年人來說,營養均衡的飲食是非常重要的,平時攝取膳食營養,搭配充足休息和規律運動,有助於銀髮族的大腦和身體健康。因此,銀髮族可以多補充以下11種健腦食物,幫助記憶力強化,並延緩記憶力衰退,腦筋彷彿又更年輕靈活了。
01. 魚類:研究顯示,飲食中含有較多魚類的老年人,其大腦會比缺乏魚肉攝取的人更加健康。事實上,多攝取富含Omega-3的鮭魚和鯡魚,對維持身體和大腦健康非常有幫助(懷孕婦女也能多補充Omega-3),Omega-3為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當中的DHA為大腦細胞膜重要的組成成分,會影響大腦血流量、氧氣輸送、神經元的包覆維護,以及神經訊息傳導等大腦相關運作,此外,多攝取Omega-3,也能預防老年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降低其發病率。
02. 綠葉蔬菜:綠葉蔬菜富含維生素B6、B12,以及葉酸,幫助身體代謝升半胱胺酸(Homocysteine);升半胱胺酸會增加細胞氧化壓力,是導致血管病變的危險因子,造成健忘,甚至演變成阿茲海默症。因此,透過攝取捲心菜,羽衣甘藍,菠菜等補腦益智的綠葉蔬菜,也能有助於預防失智。
03. 巧克力:許多科學家提出的研究成果顯示,可可成分中的黃酮醇(Flavonols)為有效的抗氧化劑,能增加大腦血液流動,輸送氧氣和養分,並且維護大腦健康。
04. 茶:腦細胞可以新生,科學家稱之為神經增生(Neurogenesis)。新鮮泡製的綠茶含有兒茶素(Catechins),可以促進腦細胞新生,維持腦細胞的數量,幫助大腦功能正常運作,還可以提振精神,保持頭腦清醒。
05. 水果:水果富含抗氧化劑,是大腦必需營養素的食物來源,幫助維持長期記憶力。例如蘋果被稱為「記憶之果」,因其含有微量元素鋅,而鋅是構成核酸不可缺少的元素,充足的核酸可以改善腦中血液循環,對抗有害蛋白質對腦部的傷害,減少腦神經細胞受損,提升記憶及認知能力。香蕉是「智慧之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鉀、磷、維生素B6等。而酪梨則富含 Omega-3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有助維持大腦健康。此外,莓果類也是銀髮族健腦水果好選擇,含有黃櫨素(fisetin)和類黃酮 (flavonoid),可抗氧化抗發炎,幫助提升腦力,讓您能輕鬆回味往日時光。
06. 咖哩:薑黃素(Curcumin)是咖哩的主要成分,可抗發炎抗氧化,幫助清理大腦中與阿茲海默症有關的澱粉蛋白沉積,平衡發炎反應,對抗大腦衰老,維持認知功能。咖哩不僅有益大腦健康,還可以協助銀髮族對抗糖尿病及心臟病。
07. 蛋:蛋的營養成分極高,各類營養素一應俱全,尤其是維生素B12,維生素B12能維護大腦健康,預防萎縮,研究發現,缺乏維生素B12的人,其大腦萎縮的機率大大提高,此為阿茲海默症的前兆,不可不防。
08. 穀類食品:葉酸被視為大腦食物,穀類食品富含葉酸,如糙米,燕麥,全麥麵包,小麥,大麥等,葉酸有助於增加通往大腦的血流,提供氧氣及養分,維持腦細胞正常分裂與複製。全麥食品則富含維生素B6,以及硫胺素(維生素B1)。硫胺素(維生素B1)能幫助身體將葡萄糖轉化成能量,能醒腦提神,提高記憶力,若缺乏硫胺素(維生素B1)則造成元氣不佳,難以集中精神。
09. 南瓜:南瓜是首屈一指的健腦蔬菜,是銀髮族大腦的完美補品,其富含的麩胺酸(Glutamic Acid),是興奮性神經傳導物質,能增加神經元活性,有助於提升神經細胞和大腦的代謝反應。
10. 牛奶:牛奶是公認最有價值的營養來源之一,能提供銀髮族蛋白質、鈣,及其他大腦必需營養素。除了補給營養,銀髮族在睡前喝下一杯溫牛奶,還可以幫助睡眠。
11. 堅果類:堅果類泛指富含油脂的種子類,諸如花生,玉米,小米,杏仁等,對大腦十分有益。花生被稱為「長壽果」,含有豐富的卵磷脂、腦磷脂及許多營養素。研究證明,經常吃花生可以改善人體血液循環,延緩腦細胞衰老,增強記憶力。對銀髮族來說,飲食不僅能維持生命之所需,透過適切食材的攝取,更能改善大腦健康,在維持生活機能及心智上,都是極為關鍵的,因此,應該好好規劃每一餐,享受每一道營養。

銀髮族好記憶~別忘了11種健腦食物
Hello 醫師~2019年03月23日
☆ ☆ ☆
☆ ☆ ☆
龍井情深!社區長者們的福田心靈居
★ 陳誼謙

盛夏的蟬鳴不已,樹下和風徐徐,這裡是「社區客廳」,長者們每天到來,不需分工,各自拿工具打掃,接著展開今天的活動,中午共餐享用自己種的菜,餐後共同收拾、各自回家,就算是陪同爺爺奶奶來的小孫子,也會主動整理環境;這裡是「友善農耕菜園」,蔬菜收成後各自加菜、分送親友、分享給弱勢;這裡是「C級長照據點」,每週二都有專人來帶動長者健康操;這裡是長者的「福田心靈居」,每天都能做環保,或是相揪來練習要表演的曲目,有時一起到安養院陪伴生活無法自理的長者。這裡是長者們的「第二個家」,這裡是「慈濟龍井共修處」。
慈濟龍井共修處鬱木蔥蔥、蟲鳴鳥語、和風舒爽,慈濟志工陳榮忠把這裡當成社區的聯誼客廳,除了自己提供土地,還帶動鄰近地主出借土地作為環保站、菜園、活動場地等用途。快60歲的陳榮忠把這裡營造為長者的心靈居,將長者們當成自己的伯伯嬸嬸,每天午餐所吃的米,是陳榮忠自己種的,而菜園內一畝畝分區,共有12位長者認養。絲瓜、茄子、高麗菜… 每一株都是長者們用心灌溉、使用有機肥栽種,因此土壤肥沃、收成豐富。每有收成,長者們除了自用、分送親友,也會給鄰近的弱勢家庭。
陳榮忠表示,這群年長者過去都是種稻較多,現在讓他們種菜,除了可以分享,主要是「種子播下後,可以看到生命力」。使用有機肥,是否會有蟲害? 陳榮忠笑著說:本來都會有老鼠,自從在田裡放佛號,我們也曾在菜園邊繞佛繞法,現在老鼠比較不會過來。呂菊說:種地瓜葉、長豆、麻芛,有人要吃,跟我說一聲讓他們自己去摘。快70歲的吳幸蓉表示,來到這裡種菜跟人分享,也可以給照顧戶。
慈濟龍井共修處自從2018年成為C級關懷據點,2019年和台中市政府衛生局合作,定期有健身教練來帶動長者做有氧運動、增強體適能,陳榮忠也安排老師來帶紓壓拉筋、健身操等等。每週一做環保、每週二長照課程,約40多位長者一起活動,最年長的80多歲,最遠的是離共修處4公里的王老先生,70多歲的他每天走路當運動約50分鐘前來,抵達後開始打掃、做環保。
70歲的慈濟志工方玉琴,28年前從事教職時就投入志工服務,目前除了慈濟活動,平時也在健保局、警察局、學校當志工。方玉琴會帶長者上台表演,方玉琴分享:他們怕表演不好,會相約到共修處練習、走隊形。方玉琴也會帶長者們到鄰近的安養院表演,方玉琴表示,有的長者還比安養院坐著的長者還年長,透過眼神交流,讓長者們珍惜:我們能動是很有福,有福的人要再造福,為子孫植福。
76歲的慈濟志工呂菊,同樣也是社區掃街、發展協會等等志工。呂菊是陳榮忠的阿姨,過去從事磨石子工作,還沒60歲就退休,當時是慈濟會員,十幾年前陳榮忠請她協助幫龍井共修處的地板做磨石子,後來陳榮忠邀約,呂菊平時就到共修處當志工。呂菊認為,不要讓自己無聊,一天到晚沒事做容易老化,來參加長照活動,有唱歌、老師帶動,出來頭腦有在動,比較不會老化失智,流流汗也很好,有動比不動好。
「一元阿嬤」過去總是為家計愁容滿面,以拾荒來的回收物為寶貝,三合院裡裡外外都是堆積如山的回收物,阿嬤每天進到屋內都要花很多時間,缺錢才拿一部份去賣。將近20年前,有民眾向政府單位反應,慈濟志工協助輔導,陳榮忠才認識了阿嬤。志工邀約阿嬤來環保站教大家分類、幫社區掃街。有一天,阿嬤掃街時撿到一塊錢,交給陳榮忠。陳榮忠被她的拾金不昧感動,告訴她一塊錢可以捐出來做善事。
陳榮忠說:阿嬤的善念被啟發,我們後來引導她,協助她把所有堆在家裡的回收物拿去賣掉,把賣來的錢給她,讓她把家庭維護乾淨。如今的「一元阿嬤」仍在社區掃街,在環保站教人家回收、洗手套,也加入慈濟會員,過去憂愁滿面的她,如今看到人都笑咪咪,也交到很多朋友。陳榮忠表示,每一位長者背後都有故事,也很感恩左右鄰居、附近地主提供場地,讓這群長者有個依歸的家。

龍井情深!社區長者們的福田心靈居
match 生活網/慈善新聞網~2020年08月07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女棄鐵飯碗,投入偏鄉遲緩兒治療
★ 李佳玲/台北報導

拋開人人稱羨的鐵飯碗,需要多大的勇氣?,40多歲的語言治療師張乃悅17年前決定放棄「醫事技術人員」公務員身分,出走台北榮民總醫院,前往花蓮慈濟醫院服務,後來更離開慈濟醫院,成為一名「路上語言治療師」,全心投入花東地區到宅早期療育服務,並獲得第10屆早期療育棕櫚獎肯定。張乃悅說,自己大學時參加山地青年服務社,在假日常和朋友開著一卡車募集來的木材、書籍到部落幫忙教會訂書櫃、贈送書籍,她笑說,也許在當時就已種下這份想到偏鄉服務的種子,張乃悅表示,自己在台北榮總服務7年後,受到花蓮慈濟醫院復健科梁忠詔醫生的邀請,期盼她能至花蓮慈濟醫院擔任語言治療師。
「當時花蓮慈濟醫院內僅有一位語言治療師,而且就要離職,我更覺得更一定要下鄉去。」因為這份使命感,張乃悅決定跳脫生活舒適圈,接下這份「錢少事多離家遠」的工作,張乃悅也說,花蓮地勢狹長南北就要137.5公里,但花蓮加上台東的語言治療師仍不超過10位,因此她在9年前離開慈濟,決定成為一名路上語言治療師,走入更偏鄉的部落地區,提供無法到院就醫的孩子到宅早期療育服務。「很多時候不小心誤判,讓孩子在智障和資優之間只有一線差隔!」張乃悅說,花東地區因資源缺乏,曾接觸過一名小四的孩子,她其實有嚴重聽障,所以才不會講話,卻被誤判成智能障礙者,「但其實只要裝上助聽器,問題就都解決,等我發現時也來不及治療。」
加上服務對象多為原住民,張乃悅也說,有時因為認知上不同,也會導致錯誤結果,「部落孩子很多根本沒看過葡萄,所以當你問她什麼是葡萄時,她自然不曉得,卻可能被認為是智障或語言障礙,但若問說什麼是「巴基魯」(註:此為麵包樹果實的原住民語),孩子都知道這是指麵包樹的果實,相反的台北孩子就算不知道巴基魯是什麼,也不會被判定為智障或語障。」目前張乃悅是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協會、花蓮教育處及花蓮縣畢士大教養院的兼任語言治療師,同時也為台東大學的兼任講師,在服務的路途上,雖然孤單,但張乃悅總是樂觀的心面對,她說:「我熱愛我的工作,就算覺得辛苦只要看到孩子的微笑和進步就是最好的回報,也就值得了!」
第10屆的早期療育棕櫚獎頒獎典禮於今天(8/23日)下午一點半舉辦,共有15位投入早期療育工作者獲獎,其中由財團法人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基金會董事長雷游秀華及台塑關係企業副總裁王瑞華兩人獲得特殊貢獻獎,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協會理事長孫世恆也說:「早期療育需要從教育、社福和醫療三方面努力,更因為有獲獎人持續在早療道路上的努力,才能成為遲緩孩童背後最強而有力的翅膀。」而蘋果慈善基金會自2011年起,連續5年撥款支持早療協會執行「迎向旭日、愛在慢飛天使-建構花東地區遲緩兒跨專業團隊巡迴服務計畫」,共已補助約914萬元,透過早療協會專業團隊於社區據點及家庭中提供療育到宅服務,進而解決花東地區醫療資源分佈不均的問題與窘境。

女棄鐵飯碗,投入偏鄉遲緩兒治療,「孩子的微笑是最好的回報」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5年08月23日
☆ ☆ ☆
☆ ☆ ☆
最有意義的18歲禮物,為自己儲蓄助人的能量
match 生活網/慈善新聞網~2020年07月29日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長者「健康識能」普遍不足,這四策略有效提升
★ 李依如/報導記者

健康識能被定義為一種技能,使個人有能力去獲得、了解、評判並應用健康資訊,進而發展保持健康的動機。隨著醫療發達以及人們對於生活品質的追求,健康識能近年來引起越來越多關注,然而我們卻發現在老年人口中,健康識能低落仍是一大課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家庭醫學科醫師李孟澤表示,高齡健康識能低落常見的影響包括:
錯誤的健康行為與觀念(如缺乏健康的醫療知識、不良生活習慣、迷信或聽信坊間謠傳等)、不適當的健康服務使用(包括老人多重用藥、就醫習慣、疫苗接種狀況等),以及缺乏醫療政策與健康資訊的參與。這些影響最終將導致進一步的健康問題,同時耗費龐大社會成本及社區負擔。李孟澤指出,目前世界上已經發展出許多促進高齡健康識能的方案,我們認為可以透過以下的策略來達到提升高齡健康識能的目標:
① 友善的環境及取得健康知識的簡易管道。
② 良好的溝通技巧。
③ 提升對醫療決策核心價值的認同。
④ 強化健康生活的動機。
為了促進高齡健康識能,李孟澤指出,透過多元的管道去幫助社區中的長者,例如:舉辦社區高齡健康講座、舉辦醫院及社區的戒菸及戒檳衛教、推廣社區整合性篩檢、創造友善醫療環境並提升醫院同仁對高齡健康識能的認知,以及推廣社區整合照護服務計畫等,目前在各方面都有不錯的成果與回響。希望在未來,我們能夠繼續落實健康識能的推廣,有效提升社區長者的健康識能,並進一步改善社區長者健康照護的問題。

長者「健康識能」普遍不足,這四策略有效提升
match 生活網/健康醫療網~2020年05月23日
☆ ☆ ☆
☆ ☆ ☆
養黑水虻建循環農場,新住民在臺圓夢
match 生活網/慈善新聞網~2020年08月05日 ☆ ☆
偏鄉離島的多元與活力,社區多功能學習中心
match 生活網/慈善新聞網~2020年08月05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耕食篇:讓小鮮肉、小丑魚占領你家
★ 洪綾襄/財訊雙週刊 第 495 期>

植物與魚缸一直都是辦公室療癒寵兒,如今更進階到珍稀多肉植栽賞玩與海水魚缸,飼養者也不再只是消耗性的消費購買,而是更深層的生命生態思索。
◆ 休閒再學習:把生活過好,才算是成就
「我是個容易因工作而焦慮的人,生活的平衡便很重要。所以每天早上上班之前,我會手沖一杯咖啡,到屋頂看看多肉植物後再出門,一整天狀態會比較安定,」談到自己的小花園,36歲、從事文創產業行銷企畫的熒熒說,她去年夏天趁著換工作的空檔,整理了自宅頂樓,就一頭栽進多肉植物的世界裡,從此成為她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平日少有機會踏出戶外,卻仍渴望融入自然的現代人,在水泥叢林中的斗室一隅,為自己打造一個花園、供需平衡的生態系,成為療癒心靈、尋回自我的出口。熒熒本來只是想重新布置閒置空間,便在網路、臉書上找些資料,沒想到愈找愈入迷,甚至被社群內的肉友感染熱情。在爬文中,她才知道多肉不只是擺在電腦前防輻射的「懶人植物」仙人掌,其實種類豐富、賞玩性很高。
例如最近「肉友們」爭相在臉書上分享,在不同地區與氣候條件下,把百合科的「玉露」養出嫩綠晶瑩的「窗」,一張逆光照就能吸引到成千上百個讚;或如何避免應該長得毛茸茸、圓滾滾的景天科多肉「兔耳」,發生「徒長」現象等。光是看著社員的分享,就能讓熒熒忘了生活中的壓力。熒熒分享,多肉雖然長得慢,但每天都有新變化;長相猙獰多刺的月世界,開的花竟相當嬌豔粉嫩,總讓她驚喜連連。她現在開始自組組合盆、做盆器,甚至想自己設計一個架子來擺放。
日本知名景觀盆栽作家小林健二便曾分享,植物吸取人所給予的水分而長出嫩芽,再回饋給人的樂趣,其實是「關懷」。「關懷是很重要的,與其自顧自地活著,關懷不僅能拯救自己,也能拯救對方;這就是植物教導我們的事,」他在自己的書中提到。智榮基金會龍吟研論營運總監李竺姮發現,對年輕世代來說,工作已不是人生的全部,把生活過得好才算成就,懂得培養休閒平衡身心,更能獲得同儕歆羨、為職場加分。而五十歲以上的準退休族與退休族,也比過去年輕時期更重視休閒學習,因為奔波了大半輩子的中年族群,擔心退休後生活出現空白,因此更主動學習休閒,像是到社區大學上多肉組盆、手工課、下鄉嘗試最新的魚菜共生農法,「休閒要轉成興趣,才能不斷重複,進入生活,你才能從中找到快樂。」
而之所能形成風潮,則與當代生活美感與現代人作息息息相關。和需要維持一定溼度的蘭花,或大量日照的香草、松柏不同,多肉適應力強,能配合現代人忙碌、工作彈性的形態;但講究起來,在不同的日照、水分、介質搭配之下,又可養出各種奇巧的顏色與形態。玩家可引用景觀盆栽的原理重新造景組盆,像是大戟科的「白銀珊瑚」、「麒麟座」等常被應用,搭配一個透氣性佳的水泥盆或素陶盆,便能改變整個空間氛圍。「半年多就買了一百多盆吧!」熒熒掛著一抹買太多的心虛笑說。
◆ 百變多肉植物:綠化新美學,適合大忙人
因此,肉友們身上往往反映出某種獨特的現代性格。原為廣告視覺設計、曾為日本歌壇天后濱崎步打造MV場景的陳錫甫,身在五光十色的廣告界,作品風格華麗奇幻,但本人和位於巷弄內的小店卻是一派內斂溫和。喜歡親自動手做器具的他,最近剛創立個人設計品牌「甫工作室」,以水泥、銅、鑄鐵、壓克力製作出現代極簡設計的盆器,盛裝各式多肉植物造景,在業界頗負盛名。「多肉的玩法、價位、層次都很豐富,風潮應會持續下去,」他觀察。
南投埔里,也有一群熱愛多肉植物的年輕男孩們。有人類學研究所背景的蔡岳廷,兩年多前和好友創立了小山舍多肉植物工作室,致力於推廣多肉植栽美學。他說,和普通草花不同,多肉是進化到最高級的植物,繁衍、開花、結果都有驚人之美,種植便是與植物的雙向溝通過程,得到的不只是彌平心靈空缺而已,「用對的方法照顧多肉,它也會用最美好的姿態回饋你。」有人喜愛植物,也有人偏好水中世界。過去擺個水族箱,看著魚兒優游水中,三不五時換水、調整一下造景,也成為許多都會白領族的心靈寄託。
◆ 魚草共生自己來:一邊玩造景,一邊愛地球
若有財力,砸錢飼養成群觀賞魚、螢光蝦,又或是造景水草缸,都不在話下,只是受限於辦公空間,大多數人只能擺放一個簡單的小缸或生態瓶怡情養性,不過現在,魚友們有更新、更有創意的選擇。26歲、從事網頁設計的瑞瑞,每天都得長時間盯著電腦做圖,一抬頭,望出窗外也只有水泥大樓,她試著在辦公桌上擺放綠色植物、小公仔紓壓,但看久了也無趣,最近她開始進階到「魚草共生」生態缸,自己動手組裝,養魚又種草。養著養著,許多人養魚造景的功力進化後,海水魚缸也成了另一種新寵。
但有好的工具,提高成功率,才能讓想藉由養魚得到療癒的人,不會愈養反而壓力愈大。
主打極簡海水小丑魚缸的豐彩生技,由一群澎湖科技大學年輕人所創立,創辦人之一的林作丞表示,豐彩原本只專注於發展人工繁殖小丑魚技術,2015年則在群眾募資平台上推出「極簡易海水魚缸」,透過改良傳統海水缸繁複的零配件,重新設計出一組簡易套缸,將過去養海水缸光是「養水」就要兩個月的繁瑣漫長時程縮短為兩個小時,降低海水缸的進入門檻,讓電影《海底總動員》的Nemo、海洋也能在你辦公桌前。
豐彩經營的「繽紛海洋 wawaocean」粉絲團討論也相當熱烈,從海洋生態教育、售後服務與養缸觀念無所不談。原非創辦成員,因在社群內積極分享海水缸經驗而加入團隊的網頁設計師陳盈誌表示,今年中,《海底總動員2》將上映,勢必又將掀起養小丑魚風潮,但他們希望藉由社群討論,推廣以人工取代野生撈捕的飼養觀念,鼓勵魚友盡量把魚養得活、養得好,海水缸熱潮才不會因為魚死了就結束。「水族店老闆往往會說魚只能活半年,其實好好養,小丑魚可以活十幾年,」陳盈誌說,魚是有生命,他們的商業模式不是把魚當商品賣,而是溝通和服務。
◆ 進階版玩家:踏出辦公室,走進大自然
不過對於再進階的玩家而言,療癒追求的就不只是靈魂的暫時遁逃,而是更進一步的行動。電商平台 PayEasy 總經理林坤正曾經也很講究辦公室療癒,而且很喜歡親自動手。在台新銀行信用卡團隊時期開始,他組過偌大的水草箱,養觀賞魚,有一陣子和幾位企業家好友分別在各自的大樓內用LED燈種菜、種稻,後來在辦公室外的陽台上打造一個小小的造景花園。但現在愈玩愈大,他踏出辦公室,直接踩在爛泥裡,扎扎實實地種花、割稻、抓魚。如今他在事業上,將商業思維結合生態觀,用社會企業的精神及電商平台的創新,推廣台灣美妝品牌與在地農作,鼓吹水稻復耕。
在臉書上,他大方分享旅遊、路跑、美食、家庭等各種美好的片段,成立一個「台灣行道樹」粉絲團,分享討論台灣各地路樹、四季自然之美,分享他登山路線上有哪些野菜可採食,默默地竟然聚集了4萬多名粉絲,儼然就是一位熱愛土地與生命的生活行動家。「年紀大了,愈簡單愈好,」現在他已把生長箱、魚缸都收起來,在新北市三峽山上買了2甲地,每個月至少去2次,和父親一起種果樹和花草。林坤正笑說,再厲害的LED都比不過真正的陽光、空氣、水。聊到過去的室內種稻及養魚經驗,他也有新的體悟。他說,不管養魚還是植物都是經營一個生態系,「其實台灣也是一個大水草箱,而這個生態系正因人為的不當干預而崩潰中,」從怡情小物觸發大生命觀,進而從己身嘗試創新改變,對林坤正來說也是意想不到的生命開展。「走出去,不要怕辛苦,自己種的,最好,」他笑說。

城市叢林玩種養,耕食篇:讓小鮮肉、小丑魚占領你家
財訊雙週刊 ~ 2016年02月02日
☆ ☆ ☆
☆ ☆ ☆
中華大健康服務促進協會,看見自己的責任
match 生活網/中時電子報~2020年08月27日
北區慈青暑期南下服務,關懷嘉義鄉間兒童營隊
match 生活網/慈善新聞網~2020年08月20日
☆ ☆ ☆
長照向前衝,基礎穩固否?
蘋果日報/即時新聞~2018年07月26日
☆ ☆ ☆
感人!父捐過世2歲兒眼角膜,器官捐贈遺愛人間
match 生活網/健康醫療網~2020年07月28日
像捐衣助人,母子器捐讓生命傳承
match 生活網/優活健康網~2020年07月31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揪團做志工~資誠扶持百家公益組織
★ 陳瑩欣/台北報導

資誠 PwC 及台灣志願服務國際交流協會(IAVE Taiwan)今日舉辦座談會,會中正式公布《全球企業志工的創能實踐》一書,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周筱姿表示,從2009年以來,資誠已經扶持大約100個公益組織,其中約有30 家組織,於扶植後自願加入台灣公益自律聯盟成為會員,部分組織在自己的網站,定期公布組織的財務報表、工作報告書等。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董事長朱竹元致詞時表示,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於當今已廣為世界上大部分國家、企業及社會大眾所接受,企業為股東追求利益的同時,應著重更長遠的目標,兼顧利害關係人之利益,其中,企業志工組成的參與,便是企業回饋社會最佳實踐方式之一。
台灣志願服務國際交流協會理事長陳建松指出,該協會2011年開始著手進行企業志工研究計畫(Global Corporate Volunteering Research),檢視全球48家跨國企業推動的志工方案的成效,並將「企業志工」定義為:企業主為鼓勵並支持員工在企業所屬社區從事志願服務所做的各項努力,打破傳統企業志工的框架,同時指出企業志工是瞬息萬變的全球力量,由企業推動,目的是在全球和地方的重要議題上帶來改變。

揪團做志工~資誠扶持百家公益組織
蘋果日報即時新聞~2015年10月05日
☆ ☆ ☆
【人生轉角】奧運跆拳女神窮過來,深山掘寶救貧童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9年01月13日
☆ ☆ ☆
七成弱勢童沒電腦,林智勝催生無窮世代
match 生活網/優活健康網~2020年07月23日
☆ ☆ ☆
宜蘭青創x新竹青創,江聰淵市長率團參訪竹市32π青年基地推動交流
match 生活網/勁報~2020年11月03日
☆ ☆ ☆
公益1096輯
公益1095輯~退休規劃
公益1094輯
公益1093輯
公益1092輯
公益1091輯
陸戰隊怪喀 ▶ 部落格文章輯
☆ ☆ ☆
新增說明文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