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9/15

高齡1096輯

新增說明文字
☆ ☆ ☆
阿明爸爸的願望,盼催生憨老幼共融家園助弱勢
★ 李依如/報導記者

一名48歲的阿明重度多重障礙,多年來,安住在苗栗幼安教養院,體弱多病的他習慣性腸阻塞,經常進出醫院,連吃飯、刷牙、如廁都需教保老師協助,老化急遽加快,進出醫院頻率更加頻繁,80幾歲老父母原本寄望由阿明哥哥接手照顧,然哥哥卻在5年前癌症逝世,父親也跟著撒手人寰,孩子的未來不知道能寄託在哪裡?林勤妹院長更舉例,一位70歲多重智能障礙的阿權,10年前,父母親送來教養院後,因為債務關係再也找不到人。
前幾日,護理師發現阿權早上起床時,走路怎麼歪一邊,察覺有異狀,趕緊送醫進行斷層檢查與抽血,確診為中風,目前正在住院中,因為沒有家人,所有費用皆由教養院吸收,諸如此類的個案,在院內比比皆是。目前苗栗幼安教養院共有138名院生,70多位沒有家人,九成院生是中低收入家庭,其中有27名院生超過45歲,最高齡的一位老媽媽己經80歲。林勤妹院長指出,創辦人10年前就發現「孩子會老,接下來怎麼辦?」積極思考如何讓老憨兒、多重障礙的老寶貝們,活得更有尊嚴。
「院生們到了一定年齡,基於健康考量,需要更專業的協助與陪伴。」林勤妹院長說,籌劃許久的老憨兒家園,朝向老幼共融的模式規劃,感謝一位林老先生,捐贈苗栗車站旁三百坪的土地,目前己完成過戶,主體建築物正在申請流程中,預定今年底動土興建,約一年半完成。憨老共融福祉園將可提供約30位老化中重度身心礙者全日型照顧,30位社區中重度失能老人日間照顧服務,附近許多學齡前的身心障礙者,未來也能得到課後協助與照顧,部分空間將提供社區兒童與民眾使用。參考日本、德國、荷蘭等先進國家,身障機構並非單一性,而是採取老幼共融的概念,讓更多人可以進來活動。
林勤妹院長指出,未來主體建築興建完成後,讓老憨兒跟這些多重障礙的孩子,感覺到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回歸社區,慢慢融入正常人的生活,這也是幼安一直在走的路。「身心障礙者年紀漸長,成了老父母們心中永遠的牽掛,走到人生盡頭,仍卸不下重擔。」林勤妹院長說,沒能讓阿明的父親在生前,看見老憨兒家園興建完成,她感到相當抱歉及愧疚,想到這些家庭沉重的身心負荷,更是流下不捨的眼淚,期盼社會大眾支持幼安,打造一座專業照護的老憨兒家園,給他們一個安居終老的家。

有洋蔥!阿明爸爸的願望,盼催生「憨老幼共融家園」助弱勢
健康醫療網/李依如~2020年07月04日
☆ ☆ ☆
想要老了還能健康生活?耶魯大學研究:保持正向能年輕7.5歲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07月15日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龍井情深!社區長者們的福田心靈居
★ 陳誼謙

盛夏的蟬鳴不已,樹下和風徐徐,這裡是「社區客廳」,長者們每天到來,不需分工,各自拿工具打掃,接著展開今天的活動,中午共餐享用自己種的菜,餐後共同收拾、各自回家,就算是陪同爺爺奶奶來的小孫子,也會主動整理環境;這裡是「友善農耕菜園」,蔬菜收成後各自加菜、分送親友、分享給弱勢;這裡是「C級長照據點」,每週二都有專人來帶動長者健康操;這裡是長者的「福田心靈居」,每天都能做環保,或是相揪來練習要表演的曲目,有時一起到安養院陪伴生活無法自理的長者。這裡是長者們的「第二個家」,這裡是「慈濟龍井共修處」。
慈濟龍井共修處鬱木蔥蔥、蟲鳴鳥語、和風舒爽,慈濟志工陳榮忠把這裡當成社區的聯誼客廳,除了自己提供土地,還帶動鄰近地主出借土地作為環保站、菜園、活動場地等用途。快60歲的陳榮忠把這裡營造為長者的心靈居,將長者們當成自己的伯伯嬸嬸,每天午餐所吃的米,是陳榮忠自己種的,而菜園內一畝畝分區,共有12位長者認養。絲瓜、茄子、高麗菜… 每一株都是長者們用心灌溉、使用有機肥栽種,因此土壤肥沃、收成豐富。每有收成,長者們除了自用、分送親友,也會給鄰近的弱勢家庭。
陳榮忠表示,這群年長者過去都是種稻較多,現在讓他們種菜,除了可以分享,主要是「種子播下後,可以看到生命力」。使用有機肥,是否會有蟲害? 陳榮忠笑著說:本來都會有老鼠,自從在田裡放佛號,我們也曾在菜園邊繞佛繞法,現在老鼠比較不會過來。呂菊說:種地瓜葉、長豆、麻芛,有人要吃,跟我說一聲讓他們自己去摘。快70歲的吳幸蓉表示,來到這裡種菜跟人分享,也可以給照顧戶。
慈濟龍井共修處自從2018年成為C級關懷據點,2019年和台中市政府衛生局合作,定期有健身教練來帶動長者做有氧運動、增強體適能,陳榮忠也安排老師來帶紓壓拉筋、健身操等等。每週一做環保、每週二長照課程,約40多位長者一起活動,最年長的80多歲,最遠的是離共修處4公里的王老先生,70多歲的他每天走路當運動約50分鐘前來,抵達後開始打掃、做環保。
70歲的慈濟志工方玉琴,28年前從事教職時就投入志工服務,目前除了慈濟活動,平時也在健保局、警察局、學校當志工。方玉琴會帶長者上台表演,方玉琴分享:他們怕表演不好,會相約到共修處練習、走隊形。方玉琴也會帶長者們到鄰近的安養院表演,方玉琴表示,有的長者還比安養院坐著的長者還年長,透過眼神交流,讓長者們珍惜:我們能動是很有福,有福的人要再造福,為子孫植福。
76歲的慈濟志工呂菊,同樣也是社區掃街、發展協會等等志工。呂菊是陳榮忠的阿姨,過去從事磨石子工作,還沒60歲就退休,當時是慈濟會員,十幾年前陳榮忠請她協助幫龍井共修處的地板做磨石子,後來陳榮忠邀約,呂菊平時就到共修處當志工。呂菊認為,不要讓自己無聊,一天到晚沒事做容易老化,來參加長照活動,有唱歌、老師帶動,出來頭腦有在動,比較不會老化失智,流流汗也很好,有動比不動好。
「一元阿嬤」過去總是為家計愁容滿面,以拾荒來的回收物為寶貝,三合院裡裡外外都是堆積如山的回收物,阿嬤每天進到屋內都要花很多時間,缺錢才拿一部份去賣。將近20年前,有民眾向政府單位反應,慈濟志工協助輔導,陳榮忠才認識了阿嬤。志工邀約阿嬤來環保站教大家分類、幫社區掃街。有一天,阿嬤掃街時撿到一塊錢,交給陳榮忠。陳榮忠被她的拾金不昧感動,告訴她一塊錢可以捐出來做善事。
陳榮忠說:阿嬤的善念被啟發,我們後來引導她,協助她把所有堆在家裡的回收物拿去賣掉,把賣來的錢給她,讓她把家庭維護乾淨。如今的「一元阿嬤」仍在社區掃街,在環保站教人家回收、洗手套,也加入慈濟會員,過去憂愁滿面的她,如今看到人都笑咪咪,也交到很多朋友。陳榮忠表示,每一位長者背後都有故事,也很感恩左右鄰居、附近地主提供場地,讓這群長者有個依歸的家。

龍井情深!社區長者們的福田心靈居
match 生活網/慈善新聞網~2020年08月07日
☆ ☆ ☆
☆ ☆ ☆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長者「健康識能」普遍不足,這四策略有效提升
★ 李依如/報導記者

健康識能被定義為一種技能,使個人有能力去獲得、了解、評判並應用健康資訊,進而發展保持健康的動機。隨著醫療發達以及人們對於生活品質的追求,健康識能近年來引起越來越多關注,然而我們卻發現在老年人口中,健康識能低落仍是一大課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家庭醫學科醫師李孟澤表示,高齡健康識能低落常見的影響包括:
錯誤的健康行為與觀念(如缺乏健康的醫療知識、不良生活習慣、迷信或聽信坊間謠傳等)、不適當的健康服務使用(包括老人多重用藥、就醫習慣、疫苗接種狀況等),以及缺乏醫療政策與健康資訊的參與。這些影響最終將導致進一步的健康問題,同時耗費龐大社會成本及社區負擔。李孟澤指出,目前世界上已經發展出許多促進高齡健康識能的方案,我們認為可以透過以下的策略來達到提升高齡健康識能的目標:
① 友善的環境及取得健康知識的簡易管道。
② 良好的溝通技巧。
③ 提升對醫療決策核心價值的認同。
④ 強化健康生活的動機。
為了促進高齡健康識能,李孟澤指出,透過多元的管道去幫助社區中的長者,例如:舉辦社區高齡健康講座、舉辦醫院及社區的戒菸及戒檳衛教、推廣社區整合性篩檢、創造友善醫療環境並提升醫院同仁對高齡健康識能的認知,以及推廣社區整合照護服務計畫等,目前在各方面都有不錯的成果與回響。希望在未來,我們能夠繼續落實健康識能的推廣,有效提升社區長者的健康識能,並進一步改善社區長者健康照護的問題。

長者「健康識能」普遍不足,這四策略有效提升
match 生活網/健康醫療網~2020年05月23日
☆ ☆ ☆
☆ ☆ ☆
平均年齡一甲子,這群志工認證「髓緣有愛」
match 生活網/慈善新聞網~2020年08月17日
☆ ☆ ☆
壽星生日藏驚喜,兄弟姐妹合作捐社福團體復康巴士
健康醫療網/林渝樺~2020年06月29日
從家庭小愛到志工大愛,他以和為善獲模範表揚
match 生活網/慈善新聞網~2020年07月19日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 ☆ ☆
奶奶不用說抱歉,認真看到病人真正的需要
match 生活網/慈善新聞網~2020年07月24日
☆ ☆ ☆
慈大社教中心爺奶活力營,跨國跨世代交流
match 生活網/慈善新聞網~2020年07月24日
我們都是老同學,來苗栗長照據點上課
match 生活網/慈善新聞網~2020年07月27日
志工用心家屬放心,臺中清水長照用心關照
match 生活網/慈善新聞網~2020年07月30日
☆ ☆ ☆
長者住院不失能,高齡友善復能教室啟用
match 生活網/慈善新聞網~2020年08月04日 ☆ ☆
老玩童開心玩,失語長輩玩桌遊健腦
match 生活網/優活健康網~2020年08月04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青銀共伴」深耕社區,國北護展服務熱忱
match 生活網/健康醫療網~2020年07月10日
☆ ☆ ☆
偏鄉離島的多元與活力,社區多功能學習中心
match 生活網/慈善新聞網~2020年08月05日
推動新照顧組合訓練,護理全聯會提升長照量能
match 生活網/慈善新聞網~2020年08月21日
里里銀髮俱樂部聯合授牌活動,多元照顧長輩
match 生活網/慈善新聞網~2020年08月26日/新北市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老人家出現譫妄症狀!可能是重大疾病前兆
★ 盧映慈

高齡社會是現代台灣必須長期注意的問題之一,除了失智症之外,長輩常有的一些慢性疾病、感染、免疫力下降、心臟病等,其實也可能會引起一些精神錯亂的症狀,而這樣的症狀稱為譫妄。根據台灣本土研究統計,如果在住院期間出現譫妄症狀,死亡率可以高達 22~76%,主要是因為大腦神經急速退化,所以如何快速發現長輩的不對勁,是非常重要的。台灣老年醫學暨老年學雜誌在2011年曾做過統計,表示要發生譫妄,需要同時符合「危險因子」跟「誘發因子」。因為譫妄必須要在腦部發生廣泛、瀰漫性的代謝障礙,所以必須要先有身體不是很好的「危險因子」,再加上造成問題的直接「誘發因子」,才會形成。
【危險因子】① 年齡大於65歲。② 男性。③ 本身認知功能失調、有失智症或是譫妄病史。④ 有憂鬱症或其他精神疾病病史。⑤ 身體失能,曾跌倒或是無法自理生活。⑥ 聽覺、視覺、感覺有缺損。⑦ 營養不良、脫水。⑧ 慢性疾病多,如慢性腎臟病、糖尿病、癌症、中風等。⑨ 嚴重感染。⑩ 藥物使用多。
【誘發因子】① 中風前兆。② 心臟病發作。③ 中毒。④ 藥物使用多。⑤ 嚴重感染。⑥ 休克缺氧。⑦ 長期睡眠不足。
所以如果長輩突然出現譫妄的症狀,代表身體可能有些地方突然疾病發作,可能是急性的中風、心臟病,或是發生愛滋、梅毒、敗血症等嚴重感染而產生;也有可能是服用過多藥物而產生的藥物中毒反應,或是吃到有毒食物而中毒等,必須要趕快送醫。而譫妄最可怕的是,它的症狀很不明顯,也很容易跟失智症搞混,但譫妄最重要的一點是會有「意識混亂」,昏昏沈沈、講話會顛三倒四、沒有邏輯沒有組織,像是喃喃自語;但失智症患者通常意識是清醒的,只是會有幻覺、妄想,講出來的話比較不是真實的,會有編故事的感覺。
【譫妄症狀】在幾小時內突然發生,而且很快就變得很嚴重,一天之內會有明顯差異。① 注意力不集中,無法集中注意力進行對話。② 無結構性的思考,對人、時、地搞不清楚。③ 講話沒有組織、無相關性、漫談或無邏輯思考。④ 意識不清、失去警覺性或是昏昏沈沈,看起來迷迷糊糊的。⑤ 有些人會焦躁不安與容易驚醒;另一些人會嗜睡與大量減少活動,但也有人活動力正常。⑥ 出現妄想、情緒波動很大,會恐懼焦躁。⑦ 出現認知功能缺損,失去方向感、記憶力、無法說出完整的話。⑧ 白天嗜睡和夜晚失眠。
台灣老年醫學暨老年學雜誌針對譫妄的研究顯示,譫妄跟失智症最大的不同,就是會有精神動力低落的狀況,比較像是憂鬱症等其他的精神疾病才會有的狀況;會變得沒有動力去做事、心情很憂鬱很低落,跟失智症非常不一樣。但譫妄跟憂鬱症不同的是,憂鬱症不會失去方向感,也不會有意識不清、昏沉的狀況,這一些症狀就跟失智症比較接近;所以在判斷的時候,要仔細觀察、記錄所有的症狀才能完全了解是什麼狀況。通常如果是譫妄的話,經過治療大部分還是可以恢復,所以第一時間一定要送到神經科門診進行更詳細的檢查並治療。
如果是疾病引起,就要儘早處理疾病,如果是中毒、藥物引起,就要調整飲食跟藥物的習慣。而日常生活的陪伴,也可以幫助譫妄早日恢復,持續的跟長輩對話、強調現在的人事時地物,給他正確的資訊,同時也要讓長輩有良好的睡眠品質,但白天時要曬太陽、運動,並多喝水來幫助身體循環變好,都可以改善譫妄的情況;基本上,如果有找到病因,幾個月之後譫妄就會慢慢恢復,並不需要太擔心。《參考資料:劉建良、陳亮恭~老年譫妄症~2011年台灣老年醫學暨老年學雜誌》

老人家出現幻覺可能是重大疾病前兆!這幾種譫妄症狀可能代表心肌梗塞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07月28日/腦部代謝障礙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創世之愛,台灣植物人之父曹慶
★ 黃莉雯/記者

創世、人安、華山基金會董事長曹慶的人生,為神所呼召他進行的慈善事工傾倒,不靠政府、宗教、財團等支持的經營方式,更是全球少見。30年為植物人奔波的歲月,怎堪幾許滄桑?若不是愛,力量從何而來?曹慶,這位台灣植物人之父,為活著卻不能出聲的弱勢族群發聲;他的淚與汗,為殘、老、窮、弱者而流下,他的肩膀,為他們所倚靠,他的愛,從神而來。
全台250個鄉鎮的服務據點、350輛到宅服務轎車、1000多位志工,創世、人安、華山基金會的負責人曹慶帶著一頂起毛球的帽子,穿著遊民送他的夾克,臉上帶著淡淡的微笑說:「從小,我就夢想當個慈善家。」身為現今台灣數一數二慈善機構負責人的曹慶,小時候在大陸南京就聽聞福音,待到了台灣,曾在幾間浸信會教會中聚會,資質聰穎的他考上人人稱羡的台糖,一直做到60歲退休。「原本退休後想做些幫助人的事,誰知上帝竟然要我去養植物人!」為了「安養」植物人這件事,他可是跟上帝「拗」了8年。
《認識、安養植物人,曹慶從抗拒到降服》
「你,不是要做慈善的事嗎?」「是,但不是要做植物人。」30年前還不太知道什麼是「植物人」的曹慶,被上帝指明要去服事他們,「我當時對植物人根本不了解。」直到去拜訪植物人的家庭,才開始知道植物人的「生存」到底是怎麼回事。安養植物人是神的託付,曹慶從抗拒到接受,到如今運用各方捐輸的資源傾力照顧,一路走來有說不盡的故事。「早期家中有植物人是件可恥的事,沒有人願意張揚。他們總是被關在家中的陰暗處,骨瘦如柴,身體蜷曲,大小便失禁的臥在床上,吃東西也有一頓沒一頓,更不用說衛生問題…。」回憶過往,曹慶歷歷在目。
「這是按照神形像所造的人嗎?」曹慶從震驚中回神,思考「人」的價值。「就算失去行動、表達能力,人的價值還是不能抹滅。」曹慶堅定的說:「只要一息尚存,就有人權。」早期用照顧植物人的棉花棒沾碘酒作畫、寫字,如今這已成了曹慶的個人風格。大石,是他的落款名。本以為「安樂死」才是解決植物人問題的曹慶,先是認真的花了8年時間博覽群書,深入研究國內外死亡、法律、疾病、宗教、醫療等相關書籍,「後來才明白自己一直在幫植物人找『死路』,上帝也耐性等待我,等待我明白在祂手中有一條植物人的『活路』。」
這8年,曹慶不只苦讀,行動派的他,更到立法院爭取安樂死合法化,上各家媒體推廣植物人安樂死的理念。「最後我明白,台灣社會有溫情,將植物人安樂死是一條法不容、醫不肯、親不忍、宗教不許、社會不認同的路。」看到8年努力無法推行,如同付諸流水,曹慶差點崩潰。「死路行不通,你為什麼就不試試我手中的活路呢?」這次上帝說的話,曹慶他聽進去了。「上帝要我做安養植物人的事,我卻白花了8年走自己的路。我想,祂既然叫我做,祂就會負責。」安養植物人,就從曹慶願意向主降服的那一天開始。
《走遍台灣山海線,得到700位愛心名單》
為了尋求安養植物人的資源,曹慶找過政府機關、宗教單位、有名望及社經地位的人,「沒有一個願意回應,一個也沒有。」他於是決定背起行李、離開當時還年幼的2個女兒,走遍台灣各地,推廣安養植物人的理念,「家人自然不諒解我的想法,但我決定花4年,走遍台灣山海線去推廣理念。遇到願意回應的,我就留下他們的聯絡資料。」
當初幾乎走遍台灣鄉鎮,用手抄下來的700位名單,曹慶至今保留珍惜著。4年的時間,睡車站、睡公園,當時的曹慶已60多歲,收集700位寶貴的名單。「這700張名單,到現在我都還留著。」一路上有人要送錢,他都拒絕了。「我不是要募款,我是推廣安養植物人的理念。」曹慶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但當時的他,不是被當瘋子,就是被當騙子,還被嘲笑。
「上帝用祂的方式安慰我。」有一回,他來到草屯的一個路邊檳榔攤,對著賣檳榔的一位老太太說明想安養植物人的理念時,他收到了一份畢生難忘的禮物。「老太太聽完我的話,從口袋抓出一團紙鈔,放在我的手心裡。錢不多,但留有她微熱的體溫,那個溫度直達我心裡,至今都沒有忘記。」現年91歲的曹慶,談起30年前的事,仍記憶猶新。「就此我也明白了,最有力量的是台灣的市井小民們,他們是創世基金會成立的核心力量,這是上帝教會我的功課。」
《打動人心,讓人們看見自己的力量》
不論是對發票、寄發月刊,來自各行各業的志工,一直是創世不可或缺的幫助。成立「創世」安養植物人,進行慈善事工的曹慶,從不對外募款。「我只用理念來敲響人心,希望人們可以發揮一己之力幫幫植物人。」他感激的說,創世從開始的第一個月至今,收支總是能夠持平,「有時會多出一點點,真的很奇妙。我想這是因為我請了上帝來當創世基金會的財務大臣,這是我和上帝的約定。」「很多點子其實是靈光一現,我想這是上帝給我的恩典吧!」例如放置發票箱的點子並非曹慶所創,卻能把它發揚光大。
當他發現募集發票對發展慈善事工有所助益時,也大力鼓吹其他公益團體跟進。他不只希望自己得祝福,也願意和更多人分享。曹慶會把得到的祝福,仔細管理並且善加利用。如何管理收集到的發票,他有一套企業化的管理流程,連志工都按時排班,沒中獎的發票也要收好再捐到資源回收中心,每一期對中的獎金也都透明化的寫在大壁報紙上。「我是來這裡『監督』曹慶怎麼用我的錢啦!」在創世當志工已有20多年的倪阿姨笑著說:「很滿意他的做法。」
《創世將交棒耶穌會,三年前已做預備》
問起創世基金會交棒的事,曹慶並不避諱。「三年前我已經請天主教耶穌會的3位神父來擔任創世的董事職務;今年會再增加人數比例,也增設副董事長一職。如果我有個萬一,副董事長就可以預備接任。」身為創世、人安、華山基金會董事長的曹慶,已按步就班安排交棒。為何想把基金會交給天主教耶穌會呢?曹慶曾接觸過基督教的宗派和醫院機構,但最終談到合作方式和理念時,總是不了了之。
「最後,我透過輔仁大學接觸到耶穌會,我想把基金會交給一個有深厚歷史的組織,會比交給一、二個人來得好。」「再者,我看到耶穌會在全世界有3000多位神父,我也希望他們能使用創世成功的模式,再拉開慈善的格局,到各地幫助更多需要的人。」看重耶穌會百年的基礎與深厚的組織,曹慶的無私和眼光絕非一般人。
《曹慶的夢,為上帝、為老弱殘疾者而做》
曹慶發明的流動烤地瓜攤,不只幫助了單親媽自食其力,更為其找回生活的力量。「上帝給多少,我就用多少在慈善工作上,我不把這些用在自己身上。」曹慶雖已年邁,但他為弱勢者認真打拼的心,比任何人都來得靈活、年輕!「我現在有一個夢,要做1萬個流動型的地瓜攤來幫助單親媽媽。」曹慶說,現在1個流動烤地瓜攤,平均1天有1500元的收入,可以養活一家3口;如果全台灣有1萬攤,1天就可以養活3萬人。不用靠政府救濟,不用向社會募款,單親媽可以自食其力,活得更有尊嚴。
《信仰,用活的,不用說的》
亞伯拉罕所信的,也是曹慶所信靠的。曹慶抓住了神的愛與應許,經歷了神對需要者所賜下的豐滿恩典。他說,自己被上帝感動做慈善工作,並不是做宗教工作。「慈善工作是跨越宗教,重點是人的價值,而不是宗教的分別。」所以在創世、華山、人安這三個分別幫助植物人、三失老人、街友的機構中,不分身份貴賤或宗教派別,有的只是一股凝聚愛的力量。「我一躺下就睡覺,沒有憂愁的事!」說自己活得快樂的曹慶,少說自己遇到的難處。曾有農地爭鬧的事上了媒體,知道這事是有人故意想拉倒他。曹慶表示,在事前已經有友人先來警告過他。
面對各種大小不同的挑戰,曹慶分享他常常對創世同工們所說的:「有路走,大步走;無路走,找路走;找不到路走,就開路走!」這也是倚靠上帝訓練出來的好膽量!「我跟朋友說,能把我拉倒是好事,表示有問題所以才會被拉下來;如果沒有把我拉倒,也是好事,這表示台灣社會上還有正直、經得考驗的人存在。」曹慶的態度十分豁達。「你是基督徒,對吧?」那位友人聽了他的話,馬上反應出這句話。曹慶不用告訴別人他是基督徒,因為他所活出來的愛,早已成了為他發聲的最佳見證。

創世之愛,台灣植物人之父曹慶
今日基督教報/黃莉雯~2012年01月30日
☆ ☆ ☆
科技輪椅大不同,行動不便長輩買菜、接孫子更順心
match 生活網/健康醫療網~2020年08月05日 ☆
☆ ☆ ☆
中華大健康服務促進協會,看見自己的責任
match 生活網/中時電子報~2020年08月27日
☆ ☆ ☆
高齡1098輯
高齡1097輯~健身
高齡1096輯
高齡1093輯
陸戰隊怪喀 ▶ 部落格文章輯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