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健康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健康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9/30

身體排毒1097輯~飲食

新增說明文字
☆ ☆ ☆
抗發炎飲食,哈佛教授推薦這樣吃
★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

慢性炎症是許多疾病的重要組成部分,飲食是導致炎症的重要因素。因此,遵循所謂的「消炎飲食」是有道理的,《哈佛健康雜誌》(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整理出哪些食物應遠離?哪些是抗發炎食物?遠離加工食品,這些食物的營養價值小、鹽含量高,且添加的糖和飽和脂肪與促進體內炎症有關。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和營養學教授埃里克.里姆說,最大的罪魁禍首是添加甜味劑的任何東西,無論是蔗糖還是用來增加甜味的任何化合物。促進炎症的食物包括白麵包、白麵食和其他由精製麵粉製成的產品以及白米飯。
里姆說,白麵粉直接導致炎症。其他不好的食物包括︰蘇打水、果汁、餅乾和烘焙食品、黃油、奶酪、冰淇淋、椰子產品、糖果、沙拉調料、番茄醬罐頭以及加工和醃製的肉類。對抗炎症應選擇不含糖未經加工的整體食物:如水果、蔬菜、全穀物、豆類(大豆,小扁豆)、魚類、家禽、堅果、種子,少量低脂乳製品和橄欖油。哈佛大學營養師利茲.摩爾指出,色彩鮮豔的水果和蔬菜中的抗氧化劑可能會減少自由基的作用,而自由基會損害細胞。其他有助於抵抗炎症的食物及成分包括︰
水果,蔬菜,尤其是豆類和全穀類(例如大麥,燕麥和麩皮)中的纖維
魚(如鮭魚,鯖魚,沙丁魚,金槍魚),植物油(亞麻籽和低芥酸菜籽),核桃,亞麻籽和綠葉蔬菜(菠菜和羽衣甘藍)中發現的 omega-3 脂肪酸
漿果,黑巧克力,茶,蘋果,柑橘,洋蔥,大豆和咖啡中發現的多酚(植物化學物質)
杏仁,山核桃,核桃,亞麻籽,南瓜和芝麻籽以及植物油(橄欖油,花生,低芥酸菜籽)中發現的不飽和脂肪
摩爾說,通過飲食改變減少炎症,對於關節炎、胃腸道、心臟健康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來說是最強的。不過,不要突然改用新的飲食方式,要慢慢進行改變,使改變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的轉變。

健康網》抗發炎飲食,哈佛教授推薦這樣吃
自由健康網/樂活飲食~2020年09月09日
☆ ☆ ☆
☆ ☆ ☆
☆ ☆ ☆
☆ ☆ ☆
用吃的防護罩!抵抗空汙提升免疫力,營養師推薦台版地中海飲食這樣吃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12月01日/肺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果糖促進糞便菌入血!導致炎症增多、肝臟脂肪變性
★ 林以璿

果糖曾經是「好糖」的代名詞,因為它不僅比其他糖更甜,升糖指數還比其他糖來得低。然而,近日的研究指出,果糖導致脂肪肝的風險是葡萄糖的數倍,它恐怕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一大主因。果糖存在於水果、蔗糖、和蜂蜜中,是一種容易被吸收的單糖,它的甜度高(是蔗糖的1.7倍),而且因為不經由胰臟代謝,跟會刺激胰島素分泌、升高血糖的葡萄糖相比,果糖對血糖影響較少,曾是建議給糖尿病患者使用的糖類取代品。但果糖真有那麼健康嗎?未必,因為它可能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推動者。
在《Nature Metabolism》期刊上,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了果糖攝入與肝臟脂肪增加、炎症和纖維化的發展有關,它在導致肝臟脂肪積累方面的能力是葡萄糖的數倍,而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是肝癌的重要原因。研究人員們一直不知道果糖是如何做導致脂肪發炎的,一直到最近,團隊發現大量果糖進入腸道被分解後,會引起內質網應激和腸道炎症,導致腸道的屏障受損,糞便中的細菌會藉此逃逸,進而發生內毒素血症
增加的促炎細胞因子,會誘導肝臟中的脂質合成、囤積和變性,從而促進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生。具體來說一下這個研究,團隊人員先使用高果糖飲食(60%能量來自於果糖)餵養基因工程改造過的小鼠,對照組則採用總能量相同的玉米澱粉飲食,70%的能量來自於玉米澱粉。兩組小鼠的攝入量差不多,高果糖組很快表現出了明顯的肝臟脂肪變性和三酸甘油脂的增加,而玉米澱粉組則沒有。
6個月時,高果糖組小鼠出現了胰島素阻抗、脂肪性肝炎和肝纖維化。12個月後,高果糖組小鼠的肝臟腫瘤比玉米澱粉組大3倍,腫瘤負荷高10倍。另外,小鼠的結腸變短,說明有腸道沾黏炎症。不但如此,長期的高果糖飲食餵養,還導致了腸道屏障受損。研究人員表示,在美國,有1/3的人受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困擾。而根據台灣肝病防治基金會針對9,000名上班族做的調查,發現有脂肪肝的比例為43%,而且,約有8成以上的脂肪肝患者毫無症狀。
雖然每天攝入一定量的果糖不會造成明顯危害,只有長期超量攝入才會,但現實是,很多加工食品中都含有果糖,大多數人無法很好地估算他們實際上攝入了多少果糖。團隊認為,現在需要一方面提高大家對果糖過量攝入的危害的認識,另一方面,對於已經發展為脂肪性肝病的患者來說,或許「腸道屏障修復」的治療方法會是新的潛在治療手段。

《Nature》子刊:果糖促進糞便菌入血!導致炎症增多、肝臟脂肪變性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09月15日/腸道炎症
☆ ☆ ☆
☆ ☆ ☆
果糖的危害
match 生活網/健談網~2020年08月17日/加工食品 ☆
糖分是發炎元凶,少吃甜食收假不憂鬱
match 生活網/優活健康網 ~2020年10月08日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 ☆ ☆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 ☆ ☆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 ☆ ☆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 ☆ ☆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恐慌、憂鬱未來有望食療!《BMJ》益生菌可緩解症狀
★ 林以璿

過去的研究指出,心理健康的問題與腸道息息相關,而且這個影響是雙向的,也就是說情緒可以透過神經途徑影響胃腸道健康,而反過來腸道微生物群也可能會影響行為和情緒。通過特定的飲食改變腸道細菌,可能有助於治療與壓力有關的神經發育障礙。近日,來自英國布萊頓大學和薩塞克斯醫學院的研究團隊證實,攝入改善腸道有益細菌(統稱為益生菌)分佈的食物,確實可以幫助緩解恐慌和憂鬱。研究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BMJ上。
全球最常見的精神障礙有兩大類型,分別是憂鬱症以及恐慌症。憂鬱症是世界上最常見的心理健康疾病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2015年全球抑鬱症患者人數超過3億,許多人通常還會同時出現恐慌症。這些精神障礙,不止造成個人與家庭困擾,甚至還會造成社會損失。研究團隊查看了2003年至2019年間發表的71項研究,這些研究探討了益生菌如何幫助患有恐慌和憂鬱症的成年人。最終入選的7項研究顯示,與未進行治療或安慰劑相比,服用益生菌的憂鬱症、恐慌症患者的病情,都有所改善。
也就是說,益生菌可能是緩解恐慌和憂鬱症症狀的輔助治療方法。此外,研究小組還發現,同時患有腸躁症等疾病的患者,還能夠同時改善自身症狀。而益生菌要如何在這之中起到作用呢?首先我們要認識到,消化道中存在至少有400種細菌。這些微生物對於消化食物、抵禦潛在的病原體或有害微生物以及合成維生素至關重要。益生菌能幫助人體維持腸道內健康細菌和其他微生物群落,因此,補充益生菌能夠讓腸道的好菌成為優勢微生物群落,腸道微生物群能進一步影響大腦的行為和情緒。
「腸道是人體免疫相當重要的一環,促進腸道健康,對人體的健康狀態都是有益處的,」營養師呂孟凡曾表示,若是要補充益生菌,建議採用粉狀或是錠劑形式的益生菌,純度較高。「優酪乳、多多類的飲料雖然也可以補充益生菌,但因為加了非常多的糖,像是100c.c.的多多就有15公克的糖,因此,飲用時要控制量,以免造成肥胖問題。」另外,也可以選擇多補充膳食纖維,同樣有助於穩固腸道微生物聚落。

恐慌、憂鬱未來有望「食療」!《BMJ》:益生菌可緩解症狀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08月11日
☆ ☆ ☆
☆ ☆ ☆
☆ ☆ ☆
☆ ☆ ☆
身體排毒1099輯
身體排毒1097輯~飲食
陸戰隊怪喀 ▶ 部落格文章輯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2020/9/5

飲食毒素1096輯

新增說明文字
☆ ☆ ☆
《刺胳針》這三種天天接觸的環境荷爾蒙正在摧毀健康!
★ 林以璿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但是生活環境卻越來越糟,各種疾病和災難更加頻繁地出現。與百十年前相比,我們似乎正生活在一個更加惡劣的世界,各類化學合成物質的廣泛使用似乎正在改變著我們的體質,摧毀著我們的健康。7月21日,《刺胳針•糖尿病和內分泌學 The Lancet Diabetes and Endocrinology》發布的一篇文章,分析了在工業和家庭用品中常見的化學合成物質及其對人類健康的影響。
這個由美國紐約大學格羅斯曼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分析了過去5年裡,有關環境內分泌干擾物的研究後發現,在不沾鍋、防水衣服、塑膠瓶等物品含有的化學物質,會造成包括不孕不育、糖尿病、大腦發育、肥胖等多種疾病。環境荷爾蒙(EDC)主要是指在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活動中排放到環境中的有機污染物。常見的EDC環境荷爾蒙,包括了全氟/多氟烷基物質(PFAS)、雙酚類化合物、鄰苯二甲酸酯 (phthalate)、有機磷農藥等,這些物質進入人體後能夠影響內分泌系統功能。這項新研究重點關注與目前常用的合成化學品相關的研究報告,並確定了一系列與神經發育、新陳代謝以及生殖結果等關聯的環境荷爾蒙暴露後果。
全氟/多氟烷基物質 PFAS
這是一種人造化學品,因為具備防水、防油、及摩擦力小的特性,廣泛被用來作為表面塗料,如衣物、紙張護膜、食品包裝材料、炊具、消防泡沫等。研究人員發現,PFAS暴露似乎與兒童和成人的肥胖、葡萄糖耐受性不良、妊娠糖尿病、出生體重減少、精液品質下降、多囊卵巢症候群、子宮內膜異位症和乳癌密切關聯。台灣的食藥署過去曾針對民眾血液中PFAS進行檢測,研究結果顯示,民眾血液濃度檢驗結果,並沒有明顯高於其他國家的情形。陽明大學醫學院藥理兼任教授就曾建議,因為這一類產品對於環境也有傷害,只購買不含PFAS的產品,例如一般布料的外套、不鏽鋼鍋等,為地球環保盡一份心力,也保護自己的健康。
雙酚類化合物
電子發票、ATM提款明細、信用卡簽帳單等都可能含有雙酚類化合物。有證據表明,這類物質的暴露與成人糖尿病、精液品質下降、多囊型卵巢症候群等密切相關。臺中慈濟醫院小兒科主任李敏駿分享,有些家長想讓子女學習社會人際互動,會讓孩子去櫃台付錢、取食,卻忽略孩子拿到發票跟食物後,可能沒洗手就直接進食,潮溼或沾有油脂的手接觸感熱紙,雙酚釋出量比乾燥時要高出十倍,相對危險性提高,建議還是要叮嚀孩子先洗手後再吃東西比較安全。李敏駿提醒,含雙酚的物品遇熱與油脂或經搓揉、或在陽光下曝曬,都容易釋出更多雙酚,不論業者或顧客都要特別注意,拿感熱紙時手要保持乾燥,取用感熱紙後記得沖洗雙手,避免潛在接觸與吃進雙酚風險。
鄰苯二甲酸酯 phthalate
是常見的塑化劑,在塑膠和油漆中普遍存在。這一類物質的暴露與孕婦早產、男性不育及生殖力降低、兒童肥胖和葡萄糖耐受性不良等相關。另外,有機磷農藥的暴露與男性精液品質下降、前列腺癌、乳癌的發生有關,產前暴露於有機磷農藥則與嬰兒智商下降、ADHD等密切相關。這箱報告的主要作者之一、紐約大學朗格健康學院兒科系博士後 Linda Kahn 表示:這些新發現加強了將環境荷爾蒙與身體、尤其是神經系統健康問題聯繫起來的證據。儘管仍需進一步研究以進一步確定環境荷爾蒙暴露與健康問題的因果關係,但現在應該採取緊急行動,我們的公眾已經為嚴重和長期的健康問題消耗了太多。

這三種天天接觸的物質正在摧毀健康!《刺胳針》:肥胖、不孕、癌症都有關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07月29日
☆ ☆ ☆
☆ ☆ ☆
☆ ☆ ☆
最致命的食物中毒病原體之一!孕婦聞之色變的李斯特菌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11月17日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 ☆ ☆
節省經常吃隔夜菜?這些事沒做好恐引起食物中毒
match 生活網/健康醫療網~2020年10月31日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 ☆ ☆
☆ ☆ ☆
蛋黃酥的蛋黃不是越紅越營養!當心添加物蘇丹紅有致癌風險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09月13日
☆ ☆ ☆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 ☆ ☆
台灣常見5種重金屬中毒!長期便秘、拉肚子、反應遲鈍建議檢查血液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07月31日
☆ ☆ ☆
☆ ☆ ☆
別讓「鉛從口入」重金屬中毒!毒物專家招名威三步驟防範鉛毒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08月03日
全球1/3兒童血液鉛過量!「大骨湯」也會熬出重金屬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08月10日
鉛潛藏環境無所不在,中毒恐致心血管疾病
match 生活網/健康醫療網~2020年09月08日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 ☆ ☆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 ☆ ☆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 ☆ ☆
☆ ☆ ☆
香菜水助排毒,可免洗腎?
match 生活網/健談網~2020年09月05日
喝香菜水雖可排毒卻有這風險,預防洗腎的說法不可信
match 生活網/NOW 健康~2020年09月22日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科學報告》斷食法抑制癌細胞的成長、改善代謝症候群
★ 王芊淩

近年來斷食法越來越風行,雖然許多人一開始是為了減重、減脂,但醫學界進行研究後也發現,斷食對於人體還有其他健康益處,不僅能改善代謝症候群,也有助於抑制癌細胞的成長。斷食方法很多種,有些斷食16小時、有些斷食20小時,也有相對不是那麼激烈的斷食方法,吸引不少年輕族群躍躍欲試,其中美國貝勒醫學院也對斷食進行研究,發現斷食對於有代謝症候群的人有明顯的改善效果。
研究團隊一共追蹤14名患有代謝綜合症的參與者,他們本身都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和內臟脂肪,參與者被要求以伊斯蘭教齋戒月的方式為基準,每天斷食14個小時並持續4個星期,分別在斷食前、斷食後都進行血液採樣。結果發現這些參與者血液中負責抑制癌細胞的蛋白質,以及修復DNA的蛋白質,明顯增加成長超過一倍,此外,參與者的體重、腰圍和血壓都有顯著降低,研究者艾謝·雷拉博士(Mindikoglu)認為:「間歇性斷食可以主動調節各自的基因,可以做為輔助改善代謝症候群的一種方式。」
特別在現代,代謝症候群的患病率不斷上升,會出現的疾病非常的多,包含糖尿病、癌症等都是危險因素,如今用於藥物治療似乎已不足以降低,發生代謝症候群誘發的癌症的風險,而如今斷食可能有助於改變這樣的現況。研究人員認為:「調整限時飲食是減少代謝症候群,和改善健康的一種簡單,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方法。」不管他們吃的食物或運動,應該讓身體與生理時鐘更匹配,讓器官有時間好好消化,對於想初次想嘗試斷食的人,可先從短時間開始再慢慢把斷食的時減拉長。
只是不少人疑惑為什麼光飲食時間改變,就能有這麼大的改變?晨光健康營養專科諮詢中心院長趙函穎解釋:「當天天吃飽塞滿食物,肝膽腸胃道就需要辛苦地消化食物,長期下來導致器官負荷量太重,慢慢地就開始有罷工的情形,發生脂肪囤積,代謝不良、血糖及血脂異常、免疫失調、睡眠品質不佳等狀況。」但如果改變飲食習慣,開始執行輕斷食,反而可以減少身體負擔,讓身體有機會修復。

斷食法不只能減重!《科學報告》:抑制癌細胞的成長、改善代謝症候群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11月06日
☆ ☆ ☆
如何安全吃微波食品?跟著專家這樣做
match 生活網/優活健康網~2020年11月30日
☆ ☆ ☆
紙盒、紙碗、紙杯可微波加熱嗎?
match 生活網/健談網~2020年11月11日
使用塑膠製品吃進塑化劑?食藥署教你如何挑選
match 生活網/健康醫療網~2020年11月13日
☆ ☆ ☆
氣炸鍋油煙不小於油煎香腸!專家三招遠離室內空汙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10月22日
氣炸鍋超傷肺!煎香腸油煙增13倍
match 生活網/優活健康網~2020年10月26日
密閉空間無抽油煙機使用氣炸鍋,油煙濃度同油鍋煎香腸
match 生活網/NOW 健康~2020年10月27日
☆ ☆ ☆
飲食毒素1096輯
飲食毒素1094輯
陸戰隊怪喀 ▶ 部落格文章輯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2020/9/1

瘦身排毒1096輯~外毒素

新增說明文字
☆ ☆ ☆
恐慌、憂鬱未來有望食療!《BMJ》益生菌可緩解症狀
★ 林以璿

過去的研究指出,心理健康的問題與腸道息息相關,而且這個影響是雙向的,也就是說情緒可以透過神經途徑影響胃腸道健康,而反過來腸道微生物群也可能會影響行為和情緒。通過特定的飲食改變腸道細菌,可能有助於治療與壓力有關的神經發育障礙。近日,來自英國布萊頓大學和薩塞克斯醫學院的研究團隊證實,攝入改善腸道有益細菌(統稱為益生菌)分佈的食物,確實可以幫助緩解恐慌和憂鬱。研究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BMJ上。
全球最常見的精神障礙有兩大類型,分別是憂鬱症以及恐慌症。憂鬱症是世界上最常見的心理健康疾病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2015年全球抑鬱症患者人數超過3億,許多人通常還會同時出現恐慌症。這些精神障礙,不止造成個人與家庭困擾,甚至還會造成社會損失。研究團隊查看了2003年至2019年間發表的71項研究,這些研究探討了益生菌如何幫助患有恐慌和憂鬱症的成年人。最終入選的7項研究顯示,與未進行治療或安慰劑相比,服用益生菌的憂鬱症、恐慌症患者的病情,都有所改善。
也就是說,益生菌可能是緩解恐慌和憂鬱症症狀的輔助治療方法。此外,研究小組還發現,同時患有腸躁症等疾病的患者,還能夠同時改善自身症狀。而益生菌要如何在這之中起到作用呢?首先我們要認識到,消化道中存在至少有400種細菌。這些微生物對於消化食物、抵禦潛在的病原體或有害微生物以及合成維生素至關重要。益生菌能幫助人體維持腸道內健康細菌和其他微生物群落,因此,補充益生菌能夠讓腸道的好菌成為優勢微生物群落,腸道微生物群能進一步影響大腦的行為和情緒。
「腸道是人體免疫相當重要的一環,促進腸道健康,對人體的健康狀態都是有益處的,」營養師呂孟凡曾表示,若是要補充益生菌,建議採用粉狀或是錠劑形式的益生菌,純度較高。「優酪乳、多多類的飲料雖然也可以補充益生菌,但因為加了非常多的糖,像是100c.c.的多多就有15公克的糖,因此,飲用時要控制量,以免造成肥胖問題。」另外,也可以選擇多補充膳食纖維,同樣有助於穩固腸道微生物聚落。

恐慌、憂鬱未來有望「食療」!《BMJ》:益生菌可緩解症狀
match 生活網/HEHO 健康~2020年08月11日
☆ ☆ ☆
☆ ☆ ☆
☆ ☆ ☆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 ☆ ☆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 ☆ ☆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 ☆ ☆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埔里上億隻蜜蜂暴斃,疑芬普尼惹禍
★ 魏嘉良/南投報導

南投縣埔里鎮蜜蜂大量暴斃,約自本月上旬開始,就有蜂農發現蜜蜂陸續死亡,起初不以為意,以為只是偶發現象,沒想到本週一開始,同業間交換訊息,初估附近養蜂場超過4000箱蜂蜜遭殃,死亡情形還持續擴大,確實數字尚待統計,農民已通報農業試驗所派員到場採樣。初步研判是附近噴灑環境用藥造成,有蜂農猜測禍首是芬普尼,化驗結果將待一周後公布,南投縣政府農業處呼籲農民減少環境用藥、友善耕作。台灣養蜂協會秘書長潘建銘說,埔里地區登記養蜂共36場4880箱,每年產值約在5千萬元到8千萬元之間,此次蜜蜂暴斃勢必對在地蜂農產生極大衝擊。
埔里受害蜂農梁清凱說,他的養蜂場有270個蜂箱,一個蜂箱約3萬隻蜜蜂,估計死亡率五成,他說,蜂箱口附近都是死去的蜜蜂,甚至引來蒼蠅覓食,暴斃狀況前所未有。蜂農賴朝賢的蜂場也在十餘天前開始出現蜂群死亡情形,他說,蜜蜂是環境指標,只要附近一噴撒農藥,蜜蜂3、4天後就開始發生死亡狀況,截至目前為止,他飼養的2百多箱蜂箱已死亡約300萬隻,倖存蜜蜂因為無法分工,加上受到採回毒蜜影響,跟著死亡,估計損失恐逾六成,必須將現有存活蜜蜂搬離現地,在其他無毒地區才能慢慢復養。
經農民通報農試所採樣化驗,初判可能由環境用藥引起,梁清凱懷疑附近檳榔園正處開花季節,農民為求檳榔結果美觀,噴灑含有芬普尼農藥。也有蜂農認為,環境用藥氾濫,埔里地區種植筊白筍、檳榔園噴藥結果都極有可能造成影響,尤其大面積的檳榔園採高空噴藥方式,擴散範圍可能達一公里,最容易威脅蜜蜂生存。
台灣養蜂協會秘書長潘建銘說,今年三月南部就曾發生因荔枝龍眼果園施藥,蜜蜂飛行距離約2公里,飛返蜂箱過程即「剉咧剉咧」後死亡,當時統計死亡率五成。南投縣農業處長陳瑞慶指出,埔里蜂群大量死亡,研判可能受到環境用藥造成,依蜂農通報,埔里附近蜜蜂死亡數量恐達五成以上,至於環境用藥是益達胺或是芬普尼所致,需再經化驗確認。

埔里上億隻蜜蜂暴斃,疑芬普尼惹禍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8月31日
☆ ☆ ☆
☆ ☆ ☆
☆ ☆ ☆
除蟲慎防貓狗危機
match 生活網/健談網~2020年09月10日
☆ ☆ ☆
洗碗精能稀釋使用嗎?
match 生活網/健談網~2020年11月16日
☆ ☆ ☆
☆ ☆ ☆
居家最強5種吸毒植物,淨化室內又美觀
HEHO 健康/艾蜜莉~2019年03月12日
☆ ☆ ☆
瘦身排毒1098輯~斷食③
瘦身排毒1097輯~瘦身③
瘦身排毒1096輯~外毒素
陸戰隊怪喀 ▶ 部落格文章輯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2020/5/20

飲食毒素1094輯

新增說明文字
☆ ☆ ☆
隱形殺手磷酸鹽,醫師籲這些東西少吃
★ 江慧珺/台北報導

健康飲食原則是少油少鹽少糖,但少有人注意「少磷」。台大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姜至剛指出,幾乎所有加工食品都添加磷酸鹽,屬於無機磷,過量會累積在體內產生危害,堪稱隱形殺手,但政府卻擬比照國際標準,放寬食品添加物磷酸鹽類含量,腎臟病患恐怕首當其衝。台灣食品安全促進協會今早舉行「毒道之處,談磷風險」食安講座,姜至剛說,成人每天磷建議攝取量800毫克,隨年齡愈低量愈少。但台灣國民營養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各年齡層的磷攝取量皆超過建議量。姜至剛說,人體內存在有機磷,是代謝、酸鹼緩衝、訊息傳遞的重要物質
食品添加無機磷有保水、保鮮抗氧化作用,但過量的磷會累積在體內,特別是高齡、腎臟病患或洗腎病患,更難透過腎臟排出。姜至剛指出,已有研究證實血磷愈高,體內有「長生不老蛋白質」之稱的 Klotho 基因會愈少,壽命也愈短,且血磷愈高,會增加36%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姜至剛說,台灣食品添加物的磷酸鹽含量與國際相比雖然偏低,但台灣慢性腎臟病盛行率高達11.9%,對於是否提高磷酸鹽含量最好持保留態度,並建議民眾日常飲食以生鮮食物為主,少吃加工食品避免磷攝取過量。

隱形殺手磷酸鹽,醫師籲這些東西少吃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08月26日
☆ ☆ ☆
☆ ☆ ☆
☆ ☆ ☆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砂糖對身體有害,美砂糖協會隱瞞50年
★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報導

50年前,一份揭露「吃太多砂糖,對身體有害」的論文,因為美國糖業界施壓,而沒有被公開。國際生物學期刊《PLoS Biology》周二(21日)把整個過程公開,痛批糖類業者為了保住自身利益,不惜隱瞞對他們不利的研究,長期欺騙消費者。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員,針對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保管的「糖類研究財團」(美國糖業協會的前身)內部文件,進行檢驗後,發現業界隱瞞真相。
早在1960年代,就開始有論文指出,比起碳水化合物的澱粉,糖對心臟更有害。為了釐清真相,「糖類研究財團」於是在1968年,出資委託英國伯明罕大學(University of Birmingham)調查「砂糖對白老鼠的影響」。結果發現,白老鼠在攝取蔗糖(砂糖的主成份)後,不但動脈出現硬化、體內誘發膀胱癌的酵素變多,還會因腸內細菌代謝,產生膽固醇及中性脂肪(三酸甘油酯)
伯明罕大學為證實結果無誤,曾要求延長研究期間,但「糖類研究財團」卻中斷金援,令研究無法被公開。70年代的內部報告更指出,財團幹部要求「研究必須導論出,對(糖)業界有助益、有意義的情報」,只要是暗示「糖類有害」的研究,都要把它的學術價值貶為零。對此,美國糖業協會否認隱瞞,反批加州大學「把50年前發生的事情,用推測和假設,腦補出結論」。糖業協會坦承,曾委託伯明罕大學投入研究,但因超過預算及研究期限,才決定斷絕資金。

砂糖對身體有害,美砂糖協會隱瞞50年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 國際中心~2017年11月23日/三酸甘油酯
☆ ☆ ☆
☆ ☆ ☆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深海魚含甲基汞,食藥署首訂「魚類攝食指南」
★ 蔡明樺/台北報導

民眾愛吃的鮪魚旗魚生魚片,及傳統小吃涼拌鯊魚煙等,這些深海大型魚因食物鏈關係,體內蓄積較高濃度的重金屬甲基汞,恐影響大腦神經發育。衛福部食藥署首度針對甲基汞的敏感族群孕婦、育齡婦女及6歲以下兒童,訂定「魚類攝食指南」,鎖定鮪魚、旗魚、油魚和鯊魚4種大型掠食性魚類,建議孕婦、育齡婦女每周攝食量不宜超過35~70克;6歲以下兒童每個月不宜攝食逾35克。魚類富含 Omega-3 脂肪酸、EPA、DHA等營養素,是民眾攝取優質蛋白質的來源,但深海大型掠食性魚類專吃中小型水生物,體內蓄積較高濃度的重金屬甲基汞。
長期攝食恐傷害中樞神經,致手抖、大腦退化等症狀,國內研究已證實甲基汞會增加女性不孕風險,尤其甲基汞可穿透孕婦胎盤傳給胎兒,對下一代的大腦神經發育威脅更大。食藥署日前邀學者專家開會討論,首度針對甲基汞敏感族群訂出魚類攝食指南。參與討論的成功大學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主任李俊璋表示,根據食藥署、農委會漁業署的監測發現,鮪魚、旗魚、油魚和鯊魚的甲基汞濃度較高,且是民眾常吃的魚種,參考國際規範後,建議孕婦、育齡婦女每周攝食量不宜超過35~70克,6歲以下兒童每個月不宜攝食逾35克。
他強調,甲基汞是工業化污染的廢水排入大海後,進入食物鏈最後被人體吃下肚,再經由血流突破腦血管上壁、胎盤,破壞中樞神經系統,影響大腦發育。北榮臨床毒物科主任楊振昌指,甲基汞慢性中毒症狀包括手抖、情緒不穩、記憶力變差等,甚至會影響胎兒大腦發育。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表示,甲基汞為脂溶性,在血液中的半衰期約50天,中毒後尚無解毒劑可治療,建議民眾儘量少吃深海大型魚,尤其是孕婦、兒童,最好選擇巴掌大的魚類,一樣能攝取優質蛋白質。

深海魚含甲基汞,食藥署首訂「魚類攝食指南」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11月02日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無機砷恐致癌,糙米、嬰幼兒米食將限標準量
★ 江慧珺/台北報導

俗稱砒霜的無機砷屬一級致癌物,食品藥物管理署今再度預告《食品中污染物質及毒素衛生標準》草案,除原規範的穀類、藻類、水產動物等無機砷外,另新增糙米以及嬰幼兒食品的原料米無機砷限量分別為0.35 ppm與0.1ppm,經60天預告期後,預計明年中之前公告上路。食藥署科長高怡婷說,過去砷的限量規範都是以食品中的總砷含量為主,但危害較大的無機砷,檢驗技術至近年才有所突破,因此制定限量,糙米無機砷限量為0.35 ppm、白米0.2ppm、嬰幼兒食品的原料米0.1ppm,藻類1 ppm,魚、貝、甲殼類等水產動物則為0.5 ppm。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指出,無機砷會污染地下水與泥土,種植的稻米也會受污染;無機砷屬一級致癌物,除會導致烏腳病、神經血管疾病、肝腎功能異常外,還會增加膀胱癌、肺癌與皮膚癌風險。顏宗海說,目前門診仍可見砷中毒個案,主要是飲用水、來路不明的草藥導致;針對食用米制定無機砷限量予以肯定,但若民眾仍有疑慮,不妨在清洗上多花功夫,因無機砷屬水溶性,故洗米至少洗3次較安全
此外,此草案原規範柴魚的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苯駢芘」(BaP)限量,高怡婷說,目前僅歐盟針對燻鮭魚等製品規範,但柴魚與燻鮭魚製程明顯不同,陸續接獲業者與日本相關柴魚產業提出爭議,因此本次修正草案取消比照歐盟標準制定,僅要求業者必須設法降低含量在30ppb以下,日後再考量是否納入限量標準。

無機砷恐致癌,糙米、嬰幼兒米食將限標準量
蘋果日報 即時新聞~2017年11月22日
☆ ☆ ☆
☆ ☆ ☆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 ☆ ☆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 ☆ ☆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 ☆ ☆
☆ ☆ ☆
☆ ☆ ☆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
☆ ☆ ☆
☆ ☆ ☆
☆ ☆ ☆
飲食毒素1096輯
飲食毒素1094輯
陸戰隊怪喀 ▶ 部落格文章輯
☆ ☆ ☆
新增說明文字
※ ※ ※
※ ※ ※